二、形胜之地
骊山这片区域有山有水,还有温泉。这里从新石器时代半坡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还有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周天子在这里建有离宫。骊山诞生于远古,又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兴衰荣辱,是关中腹地一处难得的山水形胜之地。
在第四纪时期(距今 800 万至 260 万年),由于秦岭山脉的强烈上升,形成高山峻岭,骊山也相应隆起。从景观特征上看,骊山的北麓、西麓山势更为高拔,各有延绵的山峰,耸立于天际,蔚为壮观。
骊山北侧 5 千米的地方就是纵贯关中地区的渭河。在全新世时期,渭河及其支流全部已形成。骊山北麓逐渐形成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渭河平原三种地形地貌。
◎骊山北麓高空影像
而旧石器时代(距今 1万年前),先民尚无建造房屋的技能,主要居于山洞,靠采集、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距今 1 万年至 3000 年)随着先民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口的增加,逐渐从高处下到河流的两岸,建立了原始的聚居地,关中地区的渭河及其支流两岸成为先民生活的重要区域。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的复杂,人类进入了文明时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居址、宫室、墓葬的选择不仅出于自然环境、防御的考虑,而且还有更多的社会因素。关中地区是周人的发祥地,周人的根据地周原地处北山与渭河之间;灭商之后,周又将都城设立于沣、滈之间;东部新营建的成周洛邑也选择在涧、洛之间。周王室、各诸侯国对都邑、墓地的地理选择,形成了早期的环境观,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风水”。
秦人早期居于西垂地区,受封为诸侯时,处于西戎敌对的环境下,只能将城邑建立在山上,死去的秦王、王后、公子的墓地也设立于山上。进入关中平原后,最早在“汧渭(今千河、渭河)之会”营建了都城;随着逐渐东进,秦人的都城东移,秦人对这种有山有水的环境有了特殊的兴趣。
秦德公在周原故地附近,雍山之南,渭水、汧水、雍水三水环绕的区域营建了最重要的根据地—雍都。此后,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都城的选址已不再考虑背山面水的小局域环境。秦献公营建栎阳城时,选择了石川河畔的开阔地带。咸阳城的营建同样也是处于渭河之阳的大坂上。同时,这种对自然环境的选择也影响到秦国上层贵族对墓地的选择。他们开始认识到骊山的重要,认识到骊山环境的优越性。战国后期称雄诸侯的秦昭襄王就将自己的墓地选在骊山西麓山前的坡地,首次设立了秦芷陵陵区,此后王室成员多埋葬于此,芷陵规模不断扩大。
战国到秦汉时期,地球处于温暖期,对骊山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水经注》中的秦始皇陵区域
这一区域降水整体比较丰沛,骊山北麓的一些山谷会有水流出,并汇集成几条主要的河流。东端的谷口流出的水除了一部分向东汇入戏河外,大部分的水向西北方向流去,现今被称为玉川河。但是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河流的特征仍不明显,夏季时洪水会漫灌而下,而秋冬更像是一片乱石滩。中部的谷口以陈家窑南面的大水沟的水流最大,还汇集了东侧一些小谷口的水向北流去,注入一片湖泊,后来这里被称为鱼池。鱼池还汇集了一部分玉川河的流水,然后向西北流去注入渭河。骊山西段各谷口的水,水流较小,均为西北流向,最终汇入渭河。
骊山到渭河间的区域古环境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后来山前洪积扇不断连片扩大形成山前洪积平原,不断覆盖到黄土基底上,后来又被河流冲刷下切,造成这一区域在南半部地表覆盖着大量的砂石堆积,北部还保留着黄土台塬的地貌。
由于富含砂石的地层吸收了大量的地面雨水,这一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现在这一区域山前地下水位距地表约 100 米,中部区域 30 ~ 50 米,而到鱼池区域地下水则涌出地面。
此外,早在西周时期,骊山区域的温泉资源已经被人们所利用,周王室在此设立离宫别馆。秦汉时期这里更是皇家的重要禁苑之地。
这一区域的植被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是没有高大的树木,依水而生的植物比较多。动物资源也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