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成长:吉利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的和平建设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蕴藏在亿万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新、创业潜力以惊涛骇浪之势,改变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实现了从渺小到伟大的蜕变。它们从初创时的懵懂,到激烈竞争中的睿智,再到全球市场上的奋力拼搏,最终浴火重生,吉利汽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企业家的聪明、睿智、“异想天开”和运气之时,总有那么一批冷静的观察者、分析者、研究者,力图透过纷繁的表象,看到事物背后的机理和本质。人们看到李书福从乡村走出来,自制相机当摄影师,开照相馆,做冰箱,造摩托车,直到成为“汽车疯子”,造美日汽车,“蛇吞象”收购沃尔沃,造领克、极氪智联汽车,成为奔驰公司的最大股东……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表象,让人们感叹他的“大胆”“聪明”“疯狂”“运气”的时候,作为学者,我们用“第三只眼”所看到的,则是一个典型中国企业从“追赶”(catch-up)到“超越追赶”(beyond catch-up)的非线性成长历程;是中国制造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高效开展“二次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又不止步于此,在“与狼共舞”的开放竞争环境中,通过创造性学习与“忘却学习”,实现范式转变的过程;是中国企业融汇中西,形成独特竞争力的跃迁,进而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自立于世界先进企业之林的一个成功“缩影”。

更可贵的是,从吉利汽车“非线性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得以进一步提炼出与现有的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不一样的管理规律。例如,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实践就突破了传统管理学中以资源观和能力观为基础的单边优胜式竞争思维,也打破了传统并购管理理论和方法中的单边优势治理思维,走出了一条中西文化平等交融的创新型管理之路。研究吉利汽车这样的企业,其意义不仅是讲好一个成功企业的故事,还在于揭示尚不为人所知的规律,启示更多企业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实现更为健康的发展,这就是科学和理性的力量。

我们看到,这些站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国企业,它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一脉相承的轨迹和规律。它们被高度压缩的成长历程,构成了学界观察、研究企业成长规律和管理有效性,进而发展出新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最佳社会实验室。吉利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管理理论最好的践行者之一。吉利的不寻常的发展道路,不是一个单向循序渐进的物理过程,也非一蹴而就的幸运之旅,其中穿插着许多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特征,我们把它概括如下:

其一,基于互补性的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将会指导更多的东西方企业实现建立在更高水平上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以对科学精神的学习和尊重弥补了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缺陷,这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管理中对“灰度”和“协同”思想的应用,在变革中将不同来源的异质性资源和文化视作核心资源等。吉利非线性的成长模式冲击了原有的基于资源观、能力观的并购管理和公司治理理论,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经典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同,它摒弃了传统的西方强国大企业主导的单边、单向、单纯股权治理、单纯经济观点的旧模式,而代之以相互尊重、多向互动、基于互补的东西文化交融、东西智慧升华的新型关系模式。这种榜样的力量不仅在汽车行业产生影响,更将对新时代的全球企业并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二,站在“科学与艺术的交会点”上的企业家作用至关重要。李书福董事长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企业家的创造性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对沃尔沃技术与文化的长期尊敬和追求,使得李书福在市场机会闪现的一刹那,秉持内心的决心和意志,突破常规地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以李书福为代表的吉利与沃尔沃在底层价值观上所形成的高度战略一致性是成功的关键,这是用常规的经济利益和管理效益判断所无法理解的“奇点”。

其三,在学习中快速建立平衡,但也主动打破平衡,是实现非线性成长的关键。吉利汽车通过上下同欲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文化塑造,使得全员具备了包容性的快速学习能力。在快速建立平衡和主动打破平衡的过程中,吉利迭代完善了一套全新的企业文化和学习机制。从一无所有地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吉利的文化就以学习先进标杆为核心。然而,与许多公司不同的是,在全力学习的同时,吉利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开放学习,但决不受制于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乃至其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统。吉利在开放学习中采用的是博采众长、一切为我所用的“吸星大法”。在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收购沃尔沃还是宝腾、路特斯,吉利都以平等、尊重、相互学习为原则,面对难以克服的文化差异,从怀疑到理解再到认可,进而快速升级为协同、共创,然后站在更高的全球共治视角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现状,实现协同效应,实现共同成为产业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在这个看似顺畅的进化过程中,充满了“非线性”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

本书的研究历时两年有余,通过查阅档案与大量公开资料,采访数十位吉利的中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并在详细梳理上述资料后召开多次专家讨论会,我们力图从众多精彩纷呈的叙述中寻找吉利汽车发展和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与特征,揭示其成功背后的科学原理与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撰写得到了数十位吉利集团的资深员工、中层管理者及一线员工的热情理解和支持,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在40余次、总计数百小时的深度访谈及各种非正式访谈中,我们共获得了300多万字的调研素材,研究团队由此对吉利有了更为立体和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升华了认知。

2019年夏,我们在杭州吉利大厦与李书福先生进行了坦诚和深入的交谈,此后,在与更多高管和员工的交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吉利人的踏实、诚恳、自信和热情,更有一种特别的主人翁情怀(包括外籍高管)。特别感谢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孙宏先生,CEO李东辉先生,总裁安聪慧先生,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女士,高级副总裁魏梅女士、冯擎峰先生、杨学良先生;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先生,高级副总裁李相才先生、王瑞平女士、崔载福先生、刘向阳先生,副总裁娄源发先生、康国旺先生;优行科技公司董事长刘金良先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凌世权先生等高管的鼎力支持,以及尹腾辉、金亚平、许乃平、余见山、陈爱国、刘铁江、李传海等部门领导的无私帮助,更有总裁办、档案馆、品牌传播中心各中层和基层干部员工的支持和全力配合。得益于他们的倾力相助,本书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和生动事例,铸就了本书的事实基础。同时,我们也特别感谢吉利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女士,品牌传播中心的宋兆桓先生、罗凰凤女士、潘蕾宇女士、李维女士、李夏女士、高逸平女士等对本书调研中的沟通协调所做的巨大努力。

本书的撰写过程聚集了我们团队的一批青年学子,他们在调研、报告、讨论和修改的过程中学习和进步,他们是吴东副教授,雷李楠助理教授,博士生徐宁、郑秋霞、付亚男、滕远阳、卢柯颖,博士后张武杰,硕士生李嘉伟等。感谢他们的倾心投入,也为他们的成长祝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信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团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尤其是王斌社长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

本书力图为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学者和走在快速成长道路上的企业实践者提供新的理解视角和素材。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我们整理出了一份“导读”(见下文),供读者参考。

科学无国界,而奋斗者有国界。在吉利,我们看到了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前列的“弄潮儿”身上的激情和豪迈,看到了拥有全球视野又肩负社会责任的胸怀开放、勇于创新的管理团队,看到了深入每名员工灵魂的充满自信的“奋斗者精神”!本书的撰写过程也是我们的学习过程,一轮轮的调研、讨论、修改,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深信,中国企业浴火重生的“真经”,将在与世界一流企业管理理论的交流与融合中,为全球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中国方案”。

本书导读

本书在回顾吉利成长历程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它非线性成长的规律。在吉利不平凡的成长过程中,其一次次险象环生的商业决策背后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其中的“必然”就是本书致力于探索的规律。

本书共由五篇组成。第一篇讲述的是吉利创建初期,在“没人,没钱,没技术”的条件下进入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型的汽车产业,如何实现零的突破。第二篇系统探讨了吉利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后来者,如何凭借政策支持和先进技术,通过组织、技术、人才、质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转型和创新,成功在世界汽车市场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第三篇在全球视野下观察吉利非线性成长的历程,对吉利海外并购和全球扩张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复盘,分析吉利是如何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四篇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从穿越周期的视角,探讨吉利战略布局背后的逻辑,进一步探索未来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穿越周期的决定性力量,寻找吉利穿越周期的确定性机遇。最后是结尾篇,通过对吉利的研究,窥见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一脉相承的轨迹和规律——非线性成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中国发展情境的本土原创管理理论“C理论”。

各章的内容,大体包括引出问题、经验提炼和学理解释三部分。每章的引言部分,都是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发读者对吉利在相关领域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策略的好奇。然后,我们对调研和访谈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探讨,抓住最核心的要素来发掘吉利成长背后的规律。最后,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对这些规律背后的逻辑和因果关联做学理上的分析和解读。全书共十三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通过回顾吉利的艰难入局,从一次次看似铤而走险的事件中,提炼出“理性”与“冒险”二元平衡的企业家精神内核。正是这种创新驱动下的企业家精神,使吉利能够准确把握机会窗口,同时,战略理性又消弭了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让看似不可能的吉利造车成为可能。

第二章主要阐释在资源限制、能力不足的困境下,作为后发者的吉利如何打开局面。创业初期一穷二白的吉利,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后发企业,节俭高效地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能力替代、能力转换和能力重构的组织惯例,是吉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制胜法宝。

第三章以吉利发表《宁波宣言》之前的技术发展为主线,从整车开发技术与核心模块技术两方面,解答了吉利的技术能力如何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吉利的技术能力演进过程呈现出典型的“二次创新”特征,即从模仿创新到创造性模仿,再到改进型创新。组织学习模式也基于“二次创新”过程进行演进,具体包括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雇佣中学习(learning by hiring)和合作中学习(learning by cooperating)。与此同时,吉利的互补资产利用能力也在“二次创新”的非线性成长过程中不断演进。通过工艺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本地化掌握,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挖潜增效,通过更新颖技术的融入实现创新能力的质的跃升。

第四章主要回答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促使曾一度饱受“低质”诟病的吉利,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地建立起顾客驱动的全流程竞争力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质量合格”到“质量满意”乃至“质量领先”的质量目标?我们发现,管理层自上而下的质量意识,全员自下而上的主动负责,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形成的质量利益共同体,是促成吉利品质变革的根本动力。

第五章聚焦吉利的研发管理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吉利研发体系蝶变的过程是吉利从“追赶”到“超越”的缩影,正是忘却学习推动着吉利研发体系的动态演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吉利在多次转型中实现了对全球资源的有效抓取、快速配置、高效协同,逐步形成了面向“无人区”的原始创新能力。

第六章探索现场管理的“破与立”。“现场”是直接创造利润的场所,是工业数据的原始发源地。对革新与改善无止境的坚持与追求,使吉利能够在高竞争性、高技术含量、环境动荡的现代汽车制造领域里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并蓬勃成长。吉利不断打破现有体系并建立新的平衡,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现场管理体系。

第七章主要介绍吉利如何进行更具组织特色、更符合组织发展要求的全球化人才梯队建设。吉利致力于打造共赢、共享、共生、共融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森林生态圈,以支持自身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全球创新型企业的持续转型。开放、包容的用人之道,成为企业打造“人才森林生态系统”,实现业务持续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

第八章主要阐释吉利将“元动力”塑造为其特有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现象,支撑企业在克服“官僚主义”陷阱的同时实现韧性增长背后的逻辑。灰度思维(即“悖论整合”的模式)使吉利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各阶段组织内矛盾元素的潜在联系,通过整合协调,形成动态的对立统一,实现有原则的妥协,最终促进企业形成合理创新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在面临内部战略升级和外部环境冲击时表现出蓬勃活力和强劲韧性。

第九章回答的问题是:作为后发者,在缺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吉利如何成功地将沃尔沃收入囊中?收购沃尔沃以后,面对被收购企业和外界的质疑,吉利如何进行管理以取得协同效应?吉利收购沃尔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互补共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平稳过渡和协同共进。

第十章讲述基于二十余年的发展与积累,吉利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正在向全球型企业迈进,吉利将如何实现价值链的全球布局。主动寻找互补、共生的伙伴,共同发展,吉利在国际化的探索中深谙其道。

第十一章的核心观点是,合规正在成为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在企业提高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吉利的合规既是一种远见,也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文化,三者相辅相成。吉利极具前瞻性地发起合规建设,成为自身稳步发展的“加速器”,走出国门的“通行证”。

第十二章主要介绍吉利通过推进产业链中制造环节与服务应用的深度融合,培养出全新的业务竞争优势。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吉利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相互引发,相互驱动,有力推动价值创造系统发生从价值链变为价值网络的转变。

第十三章尝试解释,吉利自身的发展一直蕴藏着变革的基因,“危机意识+自我突破”是驱动吉利顺应时代不断成长进化的根本因素。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吉利在非线性的发展环境中,识别多维机会窗口的出现,从而跳出“追赶陷阱”。与此同时,在高动荡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地抓住机会窗口,从而赢得换道超车的机遇。

以上也是本书的研究团队想要贡献给以吉利为代表的后发企业以实现非线性追赶的根本管理逻辑——C理论的管理体系。C理论中的“C”,不仅指中国(China),还包含互补(complementary)、超越追赶(catch-up and beyond)、变化(change)、共创共享(compromising)等丰富含义。我们认为,构建源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论体系,是当下中国学者的历史使命。

基于从吉利优秀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提炼出的十三条规律,本书聚焦于以下六大认知观点:“冒险且理性”的企业家精神,“节俭且高效”的创新行为,“快速且包容”的学习能力,范式转变期的战略定力,有韧性、有活力的组织模式,“动静共演”的双元制度(见图0-1)。

图0-1 “非线性成长”体系和本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