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异环境 美丽家园
打开中国地图,南岭之南,北部湾以北,便是广西。广西区位优势独特,兼具边海,沟通“三南”(华南、中南、西南),毗邻东南亚,自然禀赋上乘,有山水之奇、海洋之富,是生物资源宝库和有色金属王国。自秦代灵渠开通以来,广西便通江达海,内引外联,开启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世华章。所谓“限隔内外”[1]的南岭山地,从来没有真正阻隔广西与中原内地的交往,早在商周青铜文明时期,广西就已经与中原发生了联系。战国时期,楚国的势力范围更是达到了今广西东北部,为秦灭东方六国后进军岭南奠定了基础,而灵渠的开凿则使广西与中原紧密联系为一体。今天,广西已经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
广西古称岭西、粤西,位于岭南西部百越(百粤)西部,地处北纬22054~2624,东经10426~11204,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广西犹如一颗浑朴厚重的宝石镶嵌在祖国南疆。东、北、西三面分别毗邻我国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西南面与越南毗邻,南面濒临北部湾,隔海与海南相望,是我国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兼有陆疆和海疆。广西幅员辽阔,东西长约771千米,南北宽约634千米,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千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
广西绝大部分在晚三叠纪[2]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时期,先后经过三个构造单元的隆起[3]和四个构造单元的凹陷[4],最终形成了今天广西的地形地貌。在此地质构造下,广西的地形略成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盆地内部因受到大瑶山、大明山等中部弧形山脉的分隔,形成桂中盆地、右江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浔江平原,呈现出大盆地套小盆地的奇异景象。广西的地形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山岭连绵,山区广大;二是岩溶广布,山水奇特;三是平原狭小,丘陵错综;四是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自南而北分属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6.5℃~23.1℃。因为纬度低,广西冬暖夏长,一些年份甚至长夏无冬,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1169~2219小时,热量非常充足。广西濒临北部湾,属于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2754毫米。水、热同步,有效避免了低纬度干旱可能引起的沙漠化危险,与同一纬度上的阿拉伯沙漠和撒哈拉大沙漠相比,广西无疑是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由于积温高,广西发展农业的优势相当突出,适宜种植双季水稻、双季玉米、甘蔗、花生等对水、热条件要求高的作物。同时,广西境内气温在地区与季节之间差异较大,气温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雨水主要集中在4~9月,其他月份为旱季,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从历史上看,广西的地缘格局发生了较大的转换,从秦代岭南三郡之一的桂林郡,西汉交趾刺史部管下的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到唐宋时期的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广西的历史都被置于岭南地区的地缘背景下进行书写。而到元明清时期,广西在很多时候则被放到大西南的地缘背景下进行讨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今天广西在华南、中南、西南三大板块之间的地缘交错,正是历史时期广西地缘政治格局曾经发生较大转换的生动反映。而广西的区域发展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建设成为大西南最为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到21世纪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范围、打造西部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再到2013年中央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以及在21世纪“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有机衔接“一带”与“一路”的重要门户。广西的定位无疑既延续了历史,又融入了时代的内容。具体而言,广西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沿海大港的省区,要充分发挥一头连接“三南”(华南、中南、西南),一头连接东盟各国的区位优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进一步增强对西南、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做出重要贡献。
广西形成独立的高层政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秦代今广西境内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以来,自汉至唐,广西历史的书写从属于岭南历史。唐代是广西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设置岭南西道,治所位于邕州(今南宁),虽然未涵盖今广西全境,但开启了在今广西境内独立设置高层政区的历史。宋初统一岭南后,设置“广南诸州转运司”(又称“广南路”),作为岭南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宋太宗继位后,鉴于“广南路”地域过于辽阔,在988年将广南路一分为二,今广东境内属于广南东路,今广西境内属于广南西路。两路大致以贺江、云开大山为界,以东属于广东,以西属于广西,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两广的分界线。“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的得名就来源于此。宋代广西路管辖今广西、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是今广西境内设置的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高层政区,适应了宋王朝经略岭南西部边疆的需要。元明清三朝大致沿袭了宋代广西路的建置,同时又有所调整。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广西的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北部湾沿岸钦廉地区的政区调整,形成了今天广西的幅员。钦廉地区划归广西,使广西在明清之后又拥有了出海口,由内陆省区演变为沿海地区,为巩固国家边海防和推动广西开放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
广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曾经在“中原中心”视角下的南疆蛮荒、化外闭塞、滨海不毛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如今广西在地缘上完成了三大历史转变:一是从传统时代国家疆域的边缘地带、“化外之地”转变为开放开发的前沿;二是从内陆型发展转变为海洋型发展;三是从被动接受辐射转变为区域辐射中心。广西沿边、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加上作为中国南方东、西部连接点、中国—东盟的交汇点、“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时代定位,造就了广西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机遇,广西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开发、勇于超越的激情与活力。
广西是我国少有的沿江、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中国南方连接东、西部的枢纽,处于东盟经济圈与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经济圈的交汇处,因此成为21世纪有机衔接“一带”与“一路”的重要门户,在中国“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三沿”与“三交”的相辅相成,极大地激发了广西的活力,使广西面临着2000多年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从国家的边缘地区崛起为走向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前沿,从闭塞落后到大开放、大开发,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和宏伟篇章。
二、“八山”之奇
广西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属于两广丘陵的一部分,其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向两广丘陵过渡的地带,多为中、高山地。广西不仅四周多为山地环绕,呈现出盆地地形,而且盆地内也广布山地,因此广西的地貌被形象地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八山”基本上由北、中、南三条弧形山脉组成,其中北弧主要由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天平山和南岭山脉组成,中弧主要由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等山脉组成,南弧主要由六诏山、大青山、十万大山、六万大山组成。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中弧命名为“广西弧”,因为中弧是广西山脉的骨架,其他山脉均环绕它而展布。
广西名山众多,其中北弧最高峰的猫儿山,海拔2141米,是广西也是华南的最高峰。猫儿山位于资源、兴安二县境内,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60千米,宽10~15千米,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猫儿山是动植物王国,建立有广西最大的自然保护区[5]。南岭山地的“五岭”中,有三岭与广西有关,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自湖南新宁斜贯于广西全州与资源两县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00多千米,宽约20千米,高度居“五岭”之首,一般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峰为真宝顶,海拔2123米,是广西第二高峰。都庞岭伸延于广西灌阳县与湖南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长60多千米,宽15~20千米,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米,是广西与湖南的界山。萌渚岭从湖南江华伸入广西贺州境内,姑婆山即为萌渚岭的一部分,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之间的谷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湖南与广西联系的重要通道,其中越城岭、都庞岭之间是湘桂走廊,灵渠和今天的湘桂铁路、公路即位于此走廊内;都庞岭、萌渚岭之间的低谷为潇水、贺江的分水岭,是湘南和桂东的交通要道。
大瑶山是广西中弧的名山,为瑶族聚居地,自荔浦延伸至桂平,长约130千米,宽五六十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大瑶山的海拔一般在1200米左右,主峰圣堂山海拔1979米,是广西中东部的最高峰。大瑶山的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2300多种,居广西各山之冠;动物种类有170多种,包括大鲵、毛冠鹿、苏门羚、白鹇、鳄蜥等珍贵品种,其中鳄蜥更是我国独有的动物。大瑶山还是“天然的绿色药库”,药材种类有1300多种,以灵香草、千金草、石耳最为名贵。大瑶山西南坡的紫荆山,则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策源地。
大明山是广西中弧的另一名山,绵亘于武鸣、上林、宾阳、马山四县区交界处,呈西北—东南走向,长60多千米,宽15~25千米,北回归线穿过大明山中部,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登上龙头山观云海,每当阳光照射云雾,常会见到五彩光环,出现“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奇景,如同四川峨眉山的“佛光”。大明山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广西中部重要的动植物保护基地。[6]大明山同时还是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地,发源于大明山的大小河流有37条,为周边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大明山周边也是广西历史文化的富集地,有武鸣区马头镇广西最大规模的商周墓、上林智城峒的唐碑、千年土司思恩、明代桂中壮瑶民反抗的中心八寨、抗战时期昆仑关战役的爆发地等。
十万大山是广西南弧的主要山脉和中国南疆名山,也是中国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山脉。从钦北区贵台镇延伸至中越边界,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00多千米,宽15~30千米,一般海拔700~1000米,主峰莳良岭海拔1462米,是桂西南的最高点。十万大山是桂南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山南面临北部湾,降雨量大,冬季特别暖热;山北地处背面,降雨量明显少于山南。山上保存着广西乃至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热带森林,热带树种丰富[7]。十万大山的野生动物有269种,包括云豹、金钱豹、林麝、巨蜥、蟒蛇、海南虎斑鳽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中越界河的北仑河,发源于十万大山南坡。而十万大山更是造就了刘永福、冯子材两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著名诗人田汉曾说:“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
广西的山地包括中山(海拔>800米)、低山(海拔500~800米)和山丘(海拔250~500米),这些山地占广西总面积的64%。其中中山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但适宜发展林牧业;低山和山丘坡度较为缓和,谷地比较开阔,适宜发展农业、牧业和经济林木。丘陵和平原是广西主要的农耕区,二者约占广西总面积的26%,其中丘陵主要分布于左江—郁江—浔江以南,平原主要位于右江—郁江—浔江沿岸和南流江沿岸。
广西不仅多山,而且因为岩溶的作用,山体形态万千,魅力独具。广西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于境内的80个县市,面积近9万平方千米,占广西陆地面积的37%。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峰丛洼地、峰林谷地、残峰平原和溶蚀丘陵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这里不仅有世界闻名的桂林至阳朔漓江两岸的喀斯特地貌,而且在桂西北的巴马、凤山、乐业,桂西南的靖西、大新、崇左,都有迷人的岩溶景观。其中乐业天坑群,面积达20平方千米,海拔1300~1500米,最大深度613米,地下原始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深度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
三、“一水”之灵
在广西的地貌类型中,江河湖泊等水体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广西水资源丰富[8],犹如人体中的血管,为广西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广西的江河蜿蜒流淌于群山之中,由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绝大多数河流都从西北向东南流动,形成树枝状水系,在梧州交汇为珠江的干流——西江。西江及其各条支流,穿山越谷,打破山地的阻隔,将广西各地沟通起来,成为舞动广西的彩练,带给广西无限的灵气。在西江水系的南、北两面,还各有一组自成体系的河流。一组属于长江水系,包括发源于兴安县白石乡近峰岭的湘江和发源于资源县老山界的资江。另一组属于向南流入北部湾的河流,包括发源于大容山的南流江和发源于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的钦江。
西江是珠江干流,发源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在云南境内称为南盘江,流至贵州望谟县蔗香双江口纳入北盘江后称红水河,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附近纳入柳江后改称黔江,到桂平纳入郁江后称浔江,到梧州纳入桂江后始称西江。到广东三水境内与北江交汇,称珠江。全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35.5万平方千米。西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已经修建了天生桥、龙滩、岩滩、大化等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在施工,成为西电东输的重要基地。西江作为广西的主动脉,在广西境内的流域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占广西陆地面积的86%),是广西当之无愧的“精血”,也是现代岭南壮侗语民族的母亲河[9]。作为沟通粤、桂、黔、滇的纽带,西江交融了岭南与中原、西南与华南,具有较为明显的山河一体的特征,在中华文化谱系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坐标。
漓江是广西山水文化的代表之一,发源于猫儿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从源头往下,分别称为乌龟江、集义河、六峒河、大溶江,大溶江与灵河交汇后始称漓江,直至平乐县城,全长160多千米。平乐以下的河段称为桂江,在梧州汇入西江。漓江有三大特点:一是清澈见底。漓江上游为花岗岩地貌,植被茂密,表土流失少,而且河床主要由砾石和砂石组成,河水自净能力强,含沙量极少。二是河床蜿蜒曲折,极尽形体之美。江流在石灰岩峰林、峰丛中蜿蜒穿梭,山环水绕,山水相依。三是峰林地貌与清澈蜿蜒的河流和谐交融,形成“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奇妙景观。
红水河位于西江干流的上游,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的中部,古称“牂牁江”“骆越水”等。从贵州望谟县蔗香双江口至广西象州石龙,干流长659千米,广西境内的流域面积为33162平方千米。红水河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红黄壤地区,洪水期大量泥沙随水入河,河水呈红褐色而得名。其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67千克,是广西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红水河穿行于高山峡谷,坡降大,落差达254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水力资源1108万千瓦,年发电量600多亿千瓦时,足以媲美黄河上游、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与黄河上游、长江上游并列为全国三大水电基地。红水河是壮族的母亲河,秦汉以后又迁入了汉、瑶、苗等民族,各民族结合红水河流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创造出师公文化、铜鼓文化、蚂崇拜文化、那文化、长寿文化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左、右江因为20世纪上半叶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而闻名于世,是桂西南地区最大的两条河流,在南宁西郊汇合后称为邕江,成为西江水系的一部分。右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龙山,上游称驮娘江,至百色始称右江,在南宁西郊与左江交汇。全长724千米,流域面积为4万多平方千米,历史上是沟通粤、桂、滇三省的重要水道。左江发源于越南境内,有水口河、平而河两个源头,在龙州县上金汇合明江后始称左江。全长470千米,流域面积3.39万平方千米,历史上左江是沟通广西与越南的一条重要水道。
南流江发源于大容山南麓,向南注入北部湾,全长287千米,流域面积8600多平方千米,在广西南部独流入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丰富。南流江在合浦境内入海,形成了江海联运的交通优势,使合浦港成为汉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广西的“八山”与“一水”是绝佳的搭档,山与水塑造出了广西的阳刚与阴柔,如同神仙眷侣,不离不弃。没有山的水,只有阴柔;没有水的山,只有阳刚。只有江山相会,才是阴阳相济、刚柔互补。广西奇特的山水,提供给文人墨客无比的遐想和创作的灵感,正如明人苏濬在《粤吟序》中写道:“五管之地,盈盈一水,舳舻相错如梭。余由广管历桂管,什一在陆,什九在水。因之东涉海,西穷漓江。其间风雨燠寒,以及昼夜死生之变,飘忽殊状,视之若一。至奇石参差,台榭交映,时而吊古,时遇故知,停桡选胜,为徜徉浩歌者累日云。迨视事苍梧,故称仙窟,古所云勾漏、都峤洞天,岿然犹有存者乎?”[10]在明人王士性眼中,阳朔附近的山体在神韵上甚至超过了瀛洲、蓬莱、方丈三岛,认为桂林处处是雁荡山,到处是太湖石,每条江河溪流都是严陵、武夷之水,即“桂林无地非山,无山而不雁荡;无山非石,无石而不太湖;无处非水,无水而不严陵、武夷”[11]。可以说,广西文化的底色,正是得益于山之奇、水之灵的山水文化。
四、“一田”之富
作为广西稻作农业的根本依托,山前平原、石灰岩残峰平原和沿江平原点缀在广西山麓、江河沿岸,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广西的自然山水之间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更点缀出广西山水之奇。广西的平原共有3.41万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4%,主要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武陵平原、南宁盆地、右江河谷平原、玉林盆地、南流江三角洲等。平原面积虽然小,却集中了广西大部分耕地,是广西最重要的农耕区和粮食基地,也是人文繁盛之地。
浔江平原位于桂平至平南的浔江两岸,面积约630平方千米,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40米,河网密布,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热量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郁江平原主要位于今贵港辖区境内,面积仅次于浔江平原,大致与浔江平原连成一片,因此又合称浔郁平原。郁江平原也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基地,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
右江河谷平原由右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长约100千米,宽5~20千米,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右江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盛产稻谷、甘蔗、玉米、花生、豆类、蔬菜等,是桂西最重要的粮蔗和蔬菜基地,有“桂西明珠”之称。
南流江三角洲分布于南流江下游,长30多千米,宽5~10千米,河口地段宽20多千米,面积550平方千米,是广西最大的三角洲。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光热水条件优越,盛产稻谷、甘蔗、花生等,是合浦县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
广西还有一种富有特色的稻田类型,以龙脊梯田最为有名。龙脊梯田始建于元代,完成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龙脊梯田位于龙胜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充分体现了壮、瑶先民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与生态保护意识。龙脊梯田用流光溢彩描绘着自然的律动,彰显着天人合一的神韵,是广西稻作文化一曲波澜壮阔的绝唱。2018年,包括龙脊梯田在内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被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水稻土是广西主要的耕作土壤,肥力较高,是稻作农业的基础。从宋代至清中期,广西曾是广东的粮食供应基地,所谓“西米东运”就是这一段历史的反映。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道:“广西斗米五十钱,谷贱莫甚焉。夫其贱非诚多谷也,正以生齿不蕃,食谷不多耳。田家自给之外,余悉粜去。会无久远之积,商以下价籴之,而舳舻衔尾,运之番禺,以罔市利,名曰谷贱,其实无积贮尔。”[12]清中前期,广西一直向广东输出稻米,嘉庆十六年(1811年)广西巡抚成林奏称:“每年粤西米谷贩运粤东者,查历届册报数目,均在一百数十万石以上,征收米谷税银约计一万八九千两不等。”[13]其中浔江平原作为水稻主产区,道光时仅平南一县销往广东的稻谷“岁约二十余万石”[14],足证广西一分水田的产出之富。
打上广西传统稻作农业印记的“那”文化圈,生动地反映了从骆越先民到壮侗语民族在广西大地上从事稻作农耕的成效。研究表明,壮族先民居住的岭南及其相邻地区,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生稻为栽培稻的地区之一。早在一万年以前,壮族先民已经发明和种植稻谷,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发明和种植稻谷的族群之一[15]。随着秦汉王朝对岭南的统一和汉族的南迁,牛耕和水利技术也随之传入广西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广西稻作农业的发展。以壮族为主体的岭南西部各土著民族,自从进入农业时代以来,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为各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他们高度依赖水田,以至于在他们命名的地名中,“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今天,广西正以“一分田”滋养着五千多万人口。
五、“一海”之能
千变万化的广西自然环境,除了“八山一水一分田”,还有北部湾的“一片海”。地理概念上的北部湾是指位于南海西北部的半封闭大海湾,东、北、西三面被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和越南的陆地环抱,南面连通南海。广西北部湾地区主要指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沿着北部湾,广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东起合浦与广东廉江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东兴市与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长1595千米。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广西沿海的众多天然良港,可以建设万吨级深水泊位达120个以上。
对广西来说,北部湾的“一片海”既是宝贵的珠场、盐场、渔场,也是自汉代以来广西人民拥抱海洋、走向外部世界的重要水路通道。这里有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的合浦,在今天的合浦汉墓博物馆,透过那一件件琉璃、玛瑙、琥珀等舶来品,仿佛可见2000多年前翩翩而来的船帆和繁忙商旅的身影。“合浦珠还”[16]的故事,折射出北部湾海域在汉代采珠业曾经拥有的繁荣。明代合浦的珍珠是广西向朝廷进贡的重要贡品,白龙珍珠城生动地见证了明代北部湾珍珠业的盛况。直到今天,北部湾仍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而且品质优良,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而宋代钦廉地区的盐场和明代海北盐课提举司的设立,则反映出北部湾一带盐业的兴盛。百年前的北海,是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20世纪初的钦州港,被孙中山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防城港,是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改革开放后,北部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北海被列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正逐渐成为中国人熟知的一个符号,成为广西形象的新标志。
北海银滩是广西自然旅游资源的一张亮丽名片,有“北看桂林阳朔,南赏北海银滩”之说。银滩因沙质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外表又白又细、松软无比而得名。它东起北海半岛大冠沙,西至冠头岭的大墩海,绵延24千米,海滩宽度为30~3000米,总面积约38平方千米,超过北戴河、大连、青岛、烟台、厦门海滨浴场的总和,足以媲美美国夏威夷的怀基海滩、保加利亚瓦尔纳的金沙滩。在阳光照射下,银滩银光闪闪,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银色世界,与蔚蓝的大海交融成一幅瑰丽的图画。
广西北部湾沿海有大小岛屿697个,总面积约67平方千米,其中涠洲岛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岛屿,陆地面积约为26.88平方千米。涠洲岛年降雨量只有1200多毫米,是广西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年均积温超过8200℃,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岛上盛产花生、香蕉等,海产品丰富,包括海参、鲍鱼、鱼翅、鳝肚、鱿鱼、墨鱼、石斑鱼、红鱼等特产,还有海龟、海马、海豚、海牛。近年来随着海域水质条件的改善,涠洲岛正成为布氏鲸的活动地。
北部湾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石油等能源,为广西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红树林是广西最有特色的湿地资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广西红树林的面积达8375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就密度而言,广西每千米海岸线的红树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北部湾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大陆近岸最洁净港湾”,作为海洋“环境卫士”和“海水净化剂”的红树林功不可没。
六、自然资源的王国
广西地形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南北、东西差异较为明显,依山面海,山地与丘陵、平原交错,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矿产资源的富集,广西的植物、动物、矿产资源在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
广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植物种类繁多[17]。国家公布的389种濒危保护植物中,广西占有113种。广西还是中国野生稻种类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18]。4000余种的药用植物,更是广西的一大特色。
在动物资源中,广西已知的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有92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3%。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49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4.5%,包括白头叶猴、鳄蜥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其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要小,研究价值不亚于大熊猫。白头叶猴栖息于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亚热带岩溶地区,目前仅分布在广西左江与明江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19],面积不足200平方千米。
广西沿海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20],其中儒艮、中国鲎、海马、海蛇、牡蛎、青蟹等十分有名。沿海地区的滩涂和浅海地带还生长着大量浮游生物、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有“美人鱼”“水上大熊猫”之称,属于世界濒危海洋生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储量巨大,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目前,广西已知矿种有145种(含亚种),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在广西已探明储量的97种矿藏中,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65种,跻身前五位的有44种[21]。各种矿产中,广西锰矿、锡矿、铝土矿尤为亮眼。广西锰矿保有储量为2.28亿吨,占全国储量的39%,其中大新下雷锰矿是我国储量最大的锰矿床,已探明的锰矿地质储量为1.31亿吨,排在世界前列,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锡矿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广西的锡矿储量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总储量的28%,明代河池、南丹的锡矿产量曾占全国产量的80%。广西有锡矿产地139处,主要分布在南丹、河池、罗城三个县市,探明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75%。南丹县大厂锡矿区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4、占广西的70%,矿区面积168平方千米,是国内最为重要的锡矿生产基地之一。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且矿藏分布集中,矿石质量佳、易于开采,已建成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广西非金属矿产也十分丰富,高岭土、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七、受惠复受制,地利非百利
八桂大地是几亿年来地壳运动的产物,大约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至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广西的山脉和地貌才在陆地上大致形成。其整体格局是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中间低,略成一个盆地形态。四周的山地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广西的影响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为土著族群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有利于民族个性的形成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也有利于自主自强、刻苦勇猛意识的养成;另一方面,地理上的阻隔和闭塞,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在八桂大地上的先民观念意识上的狭隘保守。
古代的广西在经济文化上长期落后于内地先进地区,直到今天,广西仍难有开风气之先的表现。究其原因,在于濒海而长期没有真正走向海洋,位于大陆却与内地有五岭之阻隔,俨然内外有别。在广西内部,其山水虽以千娇百媚、风情万种、“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瑰丽诡怪,奇伟绝特”而闻名全国,但徒为文人墨客和旅行家抒发自身情感之助,并未转化为广西先民赖以发展自身的资源,其生态的脆弱性较为明显。明人王士性从风水堪舆的角度将广西发展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无开阔平原,气脉不能凝聚,指出广西“山牵群引队向东而行,并无开洋,亦无闭水,龙行不住,郡邑皆立在山椒水,止是南龙过路之场,尚无驻跸之地,故数千年暗汶,虽与吴、越、闽、广同时入中国,不能同耀光明也”。抛开风水之说,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多、渗漏多,地表水难以蓄积的弊端确实存在。一旦遇到降雨较少的年份,便容易发生干旱,对传统农业的消极影响甚大,甚至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反过来,不尽如人意的自然环境又激发了广西人绝处求生、险中制胜的刚毅和智慧。气势磅礴的越城岭、都庞岭和萌渚岭逶迤于湘桂交界处,成为沟通南北的障碍。但是自然的险阻难不倒南来北往的官商行旅,先秦时期万山丛中就已存在羊肠小径。秦汉时期更有灵渠的开凿、零陵桂阳峤道的开通和潇贺古道的通达,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将岭南边陲与岭北内地沟通起来。大批人员物资从中原地区越过五岭南下,直达北部湾和南海之滨,大大加速了岭南的开发,开启了汉代广西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来自海外的商品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合浦等港口,通过南流江、北流江、西江、漓江、灵渠、湘江水路运往中原地区,形成沟通广西与中原的水上交通大动脉。湖南通过这条水路与岭南地区保持密切联系,而江西与广东的联系却因为大庾岭的阻隔而困难重重。为此著名历史学家李济指出,与湖南相比,江西与广东有着更多的交界线,但被一条高高的大庾岭隔开,而“湖南却通过改道广西而与广东保持了相当畅通的交往”。由此可见,地之利与不利都是相对的,只要有在绝境中求生的勇气与智慧,不利的环境亦可转化为“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