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预制、装饰混凝土及GRC裂缝的成因、预防与处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40多年前,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小活是渔港火车专用线站台混凝土柱的裂缝修复设计,如彩插图C-14的那种钢筋锈蚀裂缝,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混凝土裂缝,因此对海风带来的氯离子侵蚀的破坏性印象极深。

非常巧,我退休前主持设计的最后一个项目也与裂缝有关。那是为沈阳棋盘山秀湖设计的3km长的水上浮桥,用2600多个薄壁混凝土封闭式趸船连接而成。单个趸船是半圆柱体,就像一截被锯成一半的粗原木,弧形表面是树皮质感,平面是木纹质感,材料用的是装饰混凝土+GRC+钢筋混凝土肋,总壁厚40~50mm,净壁厚只有20mm。这么薄的混凝土趸船,用于风大浪高的湖面,要保证在制作、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裂缝,是非常非常难的。设计过程中,与预防裂缝有关的试验做了几十项。最难的还不是技术,而是管理,许多裂缝是因为作业不当造成的。

我参加工作初期从事港口工程技术工作。港口工程领域混凝土裂缝预防工作做得比较好。按说,港口工程混凝土在海水中,服役环境比建筑工程恶劣得多,但裂缝现象较少。后来我转入建筑领域,做过与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和GRC有关的技术工作,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与港口工程行业比较,建筑业预防裂缝的科学态度和执行力存在差距。以水灰比和坍落度为例,港口工程行业控制得比较严格,而建筑行业随意了许多。

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裂缝是可知可防的,裂缝不可知论是偷懒的托辞,裂缝不可防论是在推卸责任。我去过几十个国家考察建筑,与日本装配式建筑同行有深入的合作,国外建筑工程的裂缝比国内少很多,尤其是日本,裂缝非常少见。差别就在于是否真重视,是否知其所以然,是否用心做好预防裂缝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举个例子,日本鹿岛在沈阳做预制构件,水泥和钢筋有厂家检测报告还不行,第三方实验室做的检测也不放心,他们不怕麻烦把水泥和钢筋样品寄到日本检测,合格了才敢使用。他们甚至把混凝土拌制用的水也寄到日本检测,以确定是否可用。

近年来,现浇清水混凝土成为时尚,装配式建筑蜂拥而起,装饰混凝土与GRC应用越来越多。这些类型的混凝土或形体复杂;或增加了预制、运输和安装环节;或混凝土自身具有装饰性;或混凝土表皮直接裸露于自然中;更容易发生裂缝,对裂缝的宽容度更低,裂缝修补要做到没有痕迹也更难。有的著名的现浇清水混凝土建筑或使用装饰混凝土和GRC构件的建筑,存在严重的裂缝问题;有的预制构件工厂硬件不错,管理团队也不缺专业人员,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也齐全,但还是出现了大量裂缝,工厂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或不知道产生裂缝的原因,或分析的原因不对;这表明一些专业人员对裂缝的机理与成因、预防与处理,还不是很清楚。

本书结合建筑工程裂缝实例,系统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基本知识;将建筑领域的混凝土常见裂缝进行归类,列出清单;对各种类型的裂缝机理与成因进行分析,给出预防裂缝的具体措施和调查、分析、修补裂缝的具体办法。

本书虽然聚焦于现浇清水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装饰混凝土和GRC构件的裂缝,实际上基本包含了建筑混凝土各种类型的裂缝。

需要指出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裂缝只是施工或构件制作环节的问题。其实,许多裂缝与甲方特别是与设计方有关。例如,笔者看过国内几个著名的现浇清水混凝土项目的裂缝,主要责任就不在施工方,是设计存在问题,一些非荷载效应裂缝和异形形体、新材料裂缝与规范覆盖不够或规定不细有关。事实上,预防裂缝各个环节都有责任,包括甲方、设计者、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预制构件安装环节。

出现裂缝不仅是技术问题,管理责任也非常大。预防裂缝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知道该做什么,由谁来做和如何做。

本书共分成4个部分,总计18章。

第1部分 第1章和第2章,介绍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和形成机理。

第2部分 第3~11章,共9章。介绍收缩龟裂、碱-骨料反应龟裂、冻融裂缝、钢筋部位裂缝、应力集中裂缝、现浇清水混凝土裂缝、预制混凝土构件裂缝、装饰混凝土构件裂缝和GRC构件裂缝的成因、预防与处理。

第3部分 第12~16章,共5章。是写给甲方、设计者、混凝土搅拌站、构件工厂和施工方的预防裂缝工作要点。

第4部分 第17章和第18章,介绍如何进行裂缝调查分析和修补。

本书开头有8页彩插,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裂缝的彩色照片,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裂缝形态。

本书给出了“裂缝类型、成因以及各环节预防要点表”(附表Z-2),以使读者对建筑混凝土裂缝有一个总体了解。读者可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或工程项目,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减法就是把表中与该项目无关的裂缝删去;加法就是把表中未包括的裂缝加上去,如此即形成了该项目可能发生的裂缝清单,以作为预防工作的目标。

考虑到许多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时间系统读完一本书(其实也没有必要通读),本书给出了本书“导读表”(附表Z-1),从事不同环节技术和管理的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需选读。

我担任主编的装配式建筑系列技术丛书的部分作者为本书贡献了他们的知识与经验,或参与谈论,或提供案例分析,或提供实例照片。包括:许德民、张玉波、高中、李营、郭得海、王炳洪、叶汉河、张健、杜常岭、黄营、叶贤博、张岩、李青山、张晓娜、韩亚明、张长飞、张玉环,在此深致谢意。

感谢郭东肸调查搜集了本书所需部分术资料与信息。感谢苏锦川为本书提供了实例照片。感谢孙昊为本书绘制插图。特别感谢梁晓艳绘制了本书大部分插图。特别感谢张玉波为本书最后成稿所做的辅助性工作。

最后,不无得意地介绍我9岁的小外孙高近腾,本书有两张照片(图8-1、图8-2)是他拍的,这是我编著的书中第3次用他拍的照片,我们俩都非常高兴。

很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了解混凝土裂缝基本知识的便捷的工具和预防解决裂缝问题的引玉砖。由于作者水平和经验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差错和不足,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郭学明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