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台
丛台的出名儿,和赵武灵王相关。颜师古《汉书注》:“连聚非一,故曰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在邯郸城中”,为冀南诸胜之冠。
从外形看,武灵丛台有些像北京的团城,略显高峻。称“台”,很准确;叫城或者宫,都不合适。
眼下的丛台油饰一新,尽显辉煌之色,已经看不出多少旧时痕迹了。台顶的那座据胜亭,是明嘉靖年间增建的,以壮御苑声色,并非赵都旧物。
依雉堞立碑,勒《丛台集序》,邯郸举人王琴堂笔也。始知丛台来历,为武灵王阅军旅、赏歌舞之地。上官仪“送影舞衫前,飘香歌扇里”,王世贞“台上奏伎邯郸姬,台下拔刃邯郸儿”,皆为吟咏的名句。车行酒,骑行炙,该是何等铺张的排场!可怜武灵王赵雍晚年饿死于乱兵之围,悲夫!荒台上那株老槐如残断的孤碣。蝉鸣古树,草蔓斜阳,空余冷雁长唳北飞,笛箫凉。秋风故垒蓬蒿,妆阁粉黛寒影,张弛“犹怜歌者声如燕,不是当年旧舞人”,是千古哀调。歌残舞歇,暮笳声咽,瘦尽前朝宫墙柳,悲风雨。
碧水绕丛台,映着青墙翠檐。水势不及紫禁城前那条护城河宽,却极平缓,静得不漾涟漪。夏秋夜,天上一弯银月闪在河水里,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幽人流水明月,是古今浪漫的情调。阅兵操演似乎不宜,若于清曲中品赏舞袖罗绮春风,且咏且赋,他处鲜有其比。
临高台,邯山远映,滏水绕堤,好看赵都千般风景。最当凌长风而清樽狂啸酒歌。雁影烟痕,翠鬟红颜早凝为历史的皱纹。武灵王丛台上斑驳的古碑,久阅沧桑,站成岁月的化石,空祀赵家楼台。
武灵事业留荒址,乐毅功名剩废祠。丛台之西有湖,水之榭曰望诸,乃因战国时燕将乐毅封号而名之。《战国策·燕策》:“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大将军亦是千秋功名人物,终老于赵,这又很悲剧。墓冢据说就在邯郸县代召乡大乐家堡村北。另有乐毅舞剑房,也成一方风景。
丛台下有七贤祠,乃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诸燕赵豪俊之所。
最后说到的榭和祠,我已经没有时间去看一番了,只站在远远的地方惆怅地望了几眼。
它们没有丛台那样高,毕竟不是帝王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