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箭相期星际游
发射人造卫星是人类征服地球引力、扩大活动范围、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一项巨大进步。它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经济、军事上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中国梦。”在这一伟大事业的背后,总有一个强大的智库作支撑。
1956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956年4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刚回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关于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导弹技术的决策,对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由于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使尚未摆脱一穷二白面貌的中国,能在以国防尖端武器为代表的科研领域走到世界最前沿。郭沫若对钱学森在制订十二年规划过程中表现的卓越才能和重要作用十分赞赏,特向他赠诗一首:
大火无心云外流,
登楼几见月当头。
太平洋上风涛险,
西子湖中景色幽。
冲破藩篱归故国,
参加规划献宏猷。
从兹十二年间事,
跨箭相期星际游。
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涂长望等科学家积极倡导中国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计划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这将是人类的一个伟大胜利,亦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标志,从而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了实现的可能。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表达了我国人民发展航天技术、向宇宙进军的强烈愿望与决心。随后,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大会上,钱学森首先发言,主张研制人造卫星,要送上去,回得来,并建议将人造卫星列入国家十二年规划。1958年6月,聂荣臻召开专门会议,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五院拟定人造卫星发展规划。张劲夫在北京西郊香山饭店组织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陆元九、蔡翘、贝时璋等科学家负责制定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屠善澄、钱骥等负责会务并参加起草工作。经大家冷静思考与热烈讨论后,由钱学森综合大家意见,提出第一阶段实现卫星上天,第二阶段研制返回式卫星的发展战略。因此,整个工作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同年8月,钱学森参与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十二年科学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中指出:“发展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域,为导弹技术动员后备力量。同时,大型卫星上天是洲际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向高层空间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当时中国导弹技术正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中国科学院将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点任务(代号581),为此在当年8月21日,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人造卫星发展规划的业务领导。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由三个设计院构成的空间技术研制体系,其中第一设计院负责卫星整体设计与运载火箭研制,第二设计院负责控制系统研制,第三设计院负责探测仪器研制和空间物理研究。
1958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先后到中关村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观看了运载火箭模型、高空探测仪器模型并了解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设想蓝图。毛主席鼓励钱学森:“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1960年2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其飞行高度达8公里,迈出了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发展的第一步。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参观了上海新技术展览会,观看了在会上展出的我国首次发射成功的试验型探空火箭。毛泽东主席对这次完全凭借本国力量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能飞“8公里,那也了不起”,并殷切希望中国的探空火箭“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1961年6月开始,中国科学院举办了由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主持的星际航行座谈会,在三年中先后召开了12次会议,各学科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这些活动。他们中的一批人后来成为我国航天科学技术队伍的领导者和骨干。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钱学森领导,负责组织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安排各项空间技术的预先研究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早期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其中许多学术理论成果和工程技术成果,为开展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