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蔡州
完颜守绪得知了开封陷落、自己的母亲后妃公主都被俘虏到草原的消息后,几度昏死过去,他哭的猩红的眼睛望着苍天,祈祷宗室和百姓能够免于战火。
望着汴京方向,完颜守绪磕了三个头,缓缓站起起来,当他转过身的时候,群臣发现他泪流满面,眼睛红肿。
1233年6月辛卯,金哀宗完颜守绪带着群臣离开归德,前往蔡州。
天气和完颜守绪的心情一样糟,一路上阴雨霏霏,道路泥泞,很多人的腿都肿了。当銮驾行至亳州时,父老百姓跪拜于道路左右迎驾。看到这一情景,完颜守绪泪如雨下,他拉着几个父老的手说“国家涵养汝辈,百有余年矣。我实不德,令汝涂炭,汝等不念我,应念我祖功宗德,毋或忘怀”。这番自谴之辞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众父老听后,都哭成一片,完颜守绪也恸哭不已。场景令人异常酸楚。
在亳州住了一个晚上,次日接着赶路,等走到蔡州的时候,哀宗一行已是人困马乏、风雨沾衣,抬望眼,蔡州城内也是蒿艾满目,一片凄凉之景。进城后,完颜守绪整顿休息了一下,任命完颜仲德为尚书右丞,总领临时政府的事务;任命乌古伦镐为御史大夫,张天纲为御史中丞,临时性的政府班子搭建起来了。
接着完颜守绪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活动,虽无效果但毅然为拯救大金国做着努力。军事上,他下令加固城墙囤积粮草,命令武仙立刻带兵驰援蔡州,外交上,向南宋派出使节,要求共同抵抗蒙古军。
金和宋,可谓世仇。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靖康耻,犹未雪”的诗句,双方互相敌视了一百多年。随着金国形势的恶化,哀宗继位以后主动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国关系的举措,包括派出使者求和,主动撤出占领的一些城池等,向宋朝示好。
而宋朝的态度呢?
当时南宋朝的皇帝是宋理宗赵昀。他本名赵与莒,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当然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了。他也象常人一样过着日子,没有任何飞黄腾达的奢望。可是命运偏偏让他发达起来,过上不一般的生活。
宋理宗的前一任,宋宁宗,先后生了八个皇子,但都没有成年就先后夭折了,于是宋宁宗立了一个侄子赵竑为接班人,但这个赵竑有些二,总和当时的权相史弥远闹矛盾,史弥远就想着废了赵竑。可是废了赵竑,总得有合适的人来替代他吧?当时很明显宁宗是生不出孩子来了。
史弥远有办法:从民间找。他派人到民间查访,寻找合适的储君人选。后来他找到了赵昀这里,发现这个孩子比较听话,又是太祖的嫡系子孙,就把他带到了宫里,先把他封为沂王,改名赵贵诚。1224年8月,宁宗去世,史弥远施展手段,矫诏宣布赵贵诚为新君,改名赵昀,而把皇子赵竑改封为济王。
就这样,赵昀糊里糊涂的当上了皇帝。
理宗继位后,前十年,碌碌无为;中间10年,立志中兴;后二十年,沉湎酒色。
前期由于有权相史弥远当政,而且他还是一手把自己扶上来的功臣,所以理宗索性大撒把,把朝廷政务悉数交与史弥远处理,自己心甘情愿的过起了碌碌无为的生活。直到1233年10月史弥远病死了,理宗才真正开始亲政。
赵理宗执政时期正好赶上蒙、金、宋三国大博弈的时期,当南宋接到金朝的求和声明,并未立即做出正面回应,毕竟两国积怨太深,敌视的心态一时半会转不过来。当拖雷的右路军深入到宋境借道,将宋朝的领土也抄掠一番后,宋朝惊讶的发现蒙古人比金国更难对付,很可能成为未来更大的敌人,所以对到底是“联蒙灭金”还是“联金抗蒙”拿不定主意了。
当宋廷内部摇摆不定的时候,蒙古国的使者来了,这个使团的团长书上有记载,他叫王檝。他从成吉思汗的时候就作为蒙古国的使者,往返于蒙宋之间,这次已经是第五次来宋朝了。当时窝阔台给了他一项重要任务:说服南宋夹击金国。
王檝到了南宋的京湖地区,京湖地区的制置使叫史嵩之,是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高规格的接待了王檝一行,好生安排住下。兹事体大,他不敢擅做决定,急忙向朝廷请示。
正在宋廷内部讨论如何答复王檝的时候,金国的使者也来了。
听说蒙古派出了使者,完颜守绪赶紧派使者完颜阿古岱到南宋——很奇怪,这个时候南宋成了争相拉拢的对象。完颜守绪想做最后的争取,说服宋朝。
与王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完颜阿古岱到了南宋后,受到了冷遇,住在杭州郊区的一个客栈,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连锁快捷酒店,据说连管饭的都没有,成天泡方便面吃,日子过得相当寒酸。
三天后,完颜阿古岱得以求见理宗。他递交了国书,几乎是以哀求的口吻转述了完颜守绪的请求:“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也。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大概意思都非常明白,现在金、宋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
好了,先后接待了两批使者,下一步该怎么办?宋理宗召开朝议,让诸位大臣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时朝堂之上大多数人认为,答应蒙古人的请求,共同出击金国。理由就不用说了,宋朝人背负着靖康之耻已经百年,现在机会来了,正可趁此机会一雪前耻,恢复中原。
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只是大多数,并非全部,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典型的是一位叫赵范的大臣。
历史上叫赵范的人很多,三国时期有,明代的时候也有,这位赵范就是前京湖制置使赵方的长子,与金军打过不少交道。赵范和他的弟弟赵葵一起为大宋国镇守边陲,既镇压过农民起义,也和金国打过仗,一度做了丞相。他反对与蒙古结盟,但他没有说太多话,他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难道忘了海上之盟的教训了吗?
众人吃了一惊!
当年北宋的宋徽宗为了对抗辽国,派人横渡渤海到辽东,和刚刚兴起的金国缔结盟约,共同讨伐辽国。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
结果辽国在宋、金两国的夹击下灭亡了,但金国很快将矛头对准了北宋这个昔日的盟友,向南大举用兵,终于在1127年靖康2年攻陷了开封,还掳掠了徽钦二宗和大量宗族而北。
现在和当年很相似:金国就是当年的辽国,而新兴的蒙古就象当年的金国,如果南宋帮助蒙古人灭掉了金国,下一个很快就会轮到自己。现在金国除了是敌人,还是南宋的一个藩屏和缓冲区。有它在北边挡着,南宋还安全一点,这个藩屏一旦失去,南宋和蒙古直接接壤了,必将成为蒙古的下一个目标。
怎么办?
好让人纠结啊!
但最终理宗还是决定与蒙古人结盟。
历史学家对南宋的这个决策褒贬不一,这不但是一个外交问题,还是一道逻辑题。
唇亡齿寒的道理,理宗不是不懂,但他必须要这样做,因为这实在是唯一的路。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除了与蒙古人结盟,南宋还有另外两个选择:要么与金国结盟,要么保持中立。
而第一种方案肯定行不通,首先金、宋为世仇,与昔日的仇家结盟,理宗实在是说服不了自己,而且即便是他想这样做,臣民也不会答应,要知道社会民意是左右朝廷决策的重要因素。
其二,这样做会极大的得罪蒙古人。蒙古是个新兴大国,其横扫亚洲的实力让人谈之色变,而且报复心极强,理宗当然不想得罪他。那能否中立呢?
其实在此之前很长时间内,南宋都是保持中立的,没有帮任何一方。大家都不会忘记当年拖雷率领右路军向南宋借路,南宋还曾经堵截过蒙古军,其中一个小官张宣还杀害了蒙古使者,证明此前蒙宋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盟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基本上在犹豫的观望。
但是当金哀宗迁蔡以后,事态的发展逼迫南宋不得不做出决定了。
时局已经很明了:金朝的败局已定,联金抗蒙已经不可能扭转态势,只能是开罪蒙古,使南宋更早的进入与蒙古的交战状态,到时候和金朝一块玩儿完。而联蒙灭金,则既可以维持与蒙古的和平关系,至少能延缓蒙、宋两国开战的时间。同时又可以满足靖康之变以来宋朝国内的仇视金国的民族情绪,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要知道,任何时候,民意都是决策者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宋廷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国内的复仇情绪和收复失地情节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就是,即使是南宋不与蒙古结盟,蒙古单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把金国灭掉,接着再灭掉南宋。与其为自己树立一个更大的敌人,还不如与其联合,哪怕这种联合非常短暂。
所以说,南宋决定联蒙灭金,并非是短视之策,实在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
外交博弈的结果:
1、王檝兴致勃勃的北返,向窝阔台交差去了,带来了南宋答应出兵夹击金国的承诺和三十万石粮草的实质支援。窝阔台大喜,立即派大将塔察儿及汉人万户张柔南下,进抵蔡州附近。作为回报,窝阔台还口头答应打下金国后将河南还给南宋。
请注意,是口头答应,不是书面的。
2、完颜阿古岱失望而悲愤的回到蔡州,哭着向完颜守绪汇报了此次外交失败的过程。完颜守绪哀伤而无奈,不住的长叹“我不负宋,宋实负我”。他现在必须独立面对着一南一北两个敌人。
一般来说,陷入这种绝境,金国应该早就投降或者潜逃了,完颜守绪平静而决绝的进行着准备:他将所有的皇室御用的器皿和财物都拿出来赏给将士,并将自己的战马杀掉犒劳前线,同时他传令南阳的武仙,让他火速打开通往西南的道路,万一蔡州不保,即刻突围再次寻找战机。
上次在三峰山之战中,武仙下落不明,他带着几十个败兵逃到了南阳,收集溃卒进行整顿,将这里逐步变成了自己的地盘,并逐步将队伍扩展到十万人。哀宗得知他还活着的消息后,对他封官进爵加以重用,并让他带兵与蒙古人和宋朝人进行了几次较量,互有胜负,他与唐州、邓州形成犄角之势,处于蒙金宋三角区域,进可以攻襄樊,退可以保蔡州,成了当前完颜守绪唯一的可依赖的武装。
塔察儿带领蒙古军到了蔡州近郊,才发现金兵还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女真人那种祖上时期的血性再次得以彰显,虽然几近断粮的绝境,金兵依然奋勇抵抗,甚至于主动出击,塔察儿连续两次攻城均告失利,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后到离城五十里处,双方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塔察儿一边挖长濠试图围困蔡州,一方面派使者向南宋方面催促,请求赶紧派兵开辟第二战场,并支援粮草。
僵局持续到1233年底,南宋的承诺开始兑现:宋将孟珙率领二万兵马,携带着三十万石的粮草前来支援蒙军!
这个孟珙以前出现过两次,当年他帮着父亲守卫枣阳,还曾经试图拦阻拖雷的右路军,现在他又出现了。这个人需要着重介绍一下。
我们民间小说和文学作品中盛传着岳飞的抗金事迹,而实际上南宋还有一位比岳飞更厉害的将领和民族英雄,他就是孟珙。笔者也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史书对他不怎么提及。可以说南宋晚期,二分之一以上的战事都是由他来统御和指挥或者与他有关,他是大宋朝真正的中流砥柱。
孟珙祖籍随州,出身将门世家,其祖上曾经跟随岳飞进行抗金斗争。他的父亲孟宗政曾任京鄂都统制,镇守襄樊等地,孟珙从小在父亲的军营中之下南征北战,长期的军旅生涯培养出了他良好的军事素养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十几岁就崭露头角,屡立奇功,枣阳保卫战时,他曾经带着十几个人深入敌军大营,对打败中路金军立下了不朽之功。
前章曾提到,金宣宗在金宋拉锯战中,孟宗政和赵方的中路军打得最给力,不但全歼了金兵,还趁势收复了不少失地。枣阳会战后,赵方司令员接见了孟珙,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以后一定会超过我的”。
南宋当时分为三大战区:从西向东,分别是川蜀战区、京湖(荆襄)战区、两淮战区。每个战区有一个统帅,称谓也各有不同,叫宣抚使或制置使、安抚使。统帅下作战部队的有(都)统制、副将和统领等将官,走的是军事系列,管带兵打仗。此外,战区下还有钤辖、巡检、都监,走的是警衔系列,管地方治安。孟宗政当时担任都统制,其职位仅次于制置使,军衔相当高了,但孟珙后来还超过了他。
在以后的岁月里,孟珙从川蜀到荆襄地区,他转战数个省,为南宋镇守边陲。
孟珙还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动防御军事理论的提出者,这个以后就会提到。
其实孟珙本人对南宋朝廷的“联蒙灭金”策略还是有所保留的,但他只是一名军事将领,对于外交政策不便说太多,当时理宗也曾经征询过他的意见。但孟珙说“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意思是我只是个武将,只管打仗的事情,其他的不便多说。理宗也很欣赏他的话,让他作为宋军主帅,前来会攻蔡州。
1233年10月,孟珙和另外一个将领江海带领二万兵马、粮草三十万石踏上了灭金的征程。
听说孟珙前来,完颜仲德组织了两万骑兵进行阻击,企图阻止蒙宋联合阵线的形成。结果这支金兵由于长期缺粮士气低落,被孟珙一举击溃,追杀到高黄坡,斩首一千二百级。宋军乘胜逐步向蔡州挺进,1233年十一月初五,南宋军先头部队抵达蔡州城南。这样,蒙宋完成了对蔡州的合围。
当天晚上,孟珙带着粮草进入蒙古大营会见了塔察儿。塔察儿对孟珙的卓越战功和良好人品早有耳闻,看到这位仰慕已久的人带着急需的粮草到了,非常高兴。他在大营中接待了孟珙,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两人一起喝酒、打猎,甚至还结拜为兄弟,表示永不互相攻击对方。然而人是受历史制约的,各为其主,他们注定了以后还会在战场上相遇——以敌人的身份。
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划地为守,宋兵负责蔡州东南两个方向,蒙军负责西北两个方向,防止金军的突围和两军误伤。
十二月初一,一支200人的金军突然从东门杀出,试图突围,孟珙闻警后立刻率军围追堵截,将这部分金兵消灭。根据被俘的金兵交代,蔡州城已经断粮,城内的金兵将士甚至食草饮血度日,这部分人就是想出城找粮的。孟珙和塔察儿都隐约感到:拿下蔡州城就在春节前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