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难以突破的四大创新窘境
找到蓝海容易吗?
企业创新的成功率不到10%,这其中包括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如果单看颠覆式创新,其失败率极高,实践3000个想法可能才会出现1次商业成功。可见,创新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企业才可以真正发现蓝海。
结合我们多年从创新项目中获得的实战经验来看,当今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大多聚焦在以下四大方面:打造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研发新技术和创造新组织。而阻隔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走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大创新障碍或可以说是窘境:产品和需求脱节、服务与体验偏离、技术与市场相悖和愿景与实践不符(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的四大创新窘境
产品和需求脱节
产品和需求之所以脱节,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产品设计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用户想要吃的是西瓜,企业卖的是苹果”。产品没有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2003年,当时如果想玩掌上游戏,仍然需要两种不同的设备:一种用于玩游戏,一种用于打电话。诺基亚的N-Gage试图将手机和游戏结合起来,但产品上市后用户却并不买账:首先外形不够美观;其次价格不够亲民,一台售价要300美元;最后,想换游戏玩的时候,用户需要取下后盖,取出电池,十分不方便。N-Gage为了把多个功能集成在一起,在设计产品时不得不选择均衡,结果每个功能都不够突出,这款产品的市场表现可想而知,它并没有满足用户需求。在发售时,这款产品曾被寄予厚望,但没过几年就被诺基亚下架了。
而它的竞品——任天堂的游戏机却很受用户称赞。2006年11月,任天堂公司推出了Wii系列游戏机。这款游戏机独创了体感操作,玩家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实现虚拟游戏中的操作。例如,挥挥手臂就可以在游戏中实现打网球的动作。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直击用户需求,该产品上市后很受欢迎。
随后,索尼推出的PlayStation 3及微软推出的Xbox 360等游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操作体验,向玩家提供更刺激的视听效果与更完善的产品性能。[1]
服务与体验偏离
当下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无形服务的价值,但服务设计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一旦设计不到位,企业提供的服务和客户的体验之间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客户并不认可企业的服务。
视频消费领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视频消费是文化娱乐消费的“重头戏”,索尼领导的蓝光DVD和东芝领导的高清DVD曾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因为这是行业标准及制式之争,最后的结果会影响整个文娱制作和发行行业,关乎经济利益,所以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当时,日资企业在视频录制播放的相关行业占据主导优势,但是索尼领导的企业集团主推蓝光光碟(Blu-ray Disc),而东芝领导的企业集团主推高清光碟(High Definition DVD)。经过一系列争夺战,最终蓝光阵营获得了更多内容制作商的支持,在竞争中占尽优势。东芝为了挽救高清光碟的颓势,宣布大幅降低其零售价格,降幅最高达50%,这进一步削弱了新一代DVD产品的盈利能力。
索尼主导的蓝光光碟最终胜出,但等待索尼的并不是超额利润,而是已错失的商机。因为用户仍然需要诸多步骤才能播放蓝光DVD电影,而他们最终把钱交给更好的服务体验,那就是视频点播。视频点播彻底抛弃了取出碟片、放入碟片的冗余动作,将播放服务变为一键点播。于是视频点播通过简化服务流程,彻底颠覆了整个视频播放行业,而这一颠覆浪潮的弄潮儿就是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奈飞(Netflix)。
在很短的时间内,曾经风靡一时的光碟,无论是高清DVD还是胜出的蓝光DVD,用户数量都越来越少。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的厂商已经不再把光驱作为标准配置。当两大集团在为下一代DVD标准缠斗时,他们应该都没想到最终的赢家根本就不在DVD存储这个领域。这一鲜活的案例说明,只有克服服务和体验之间的偏差,才能真正把握住创新的方向。
技术与市场相悖
虽然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企业开始其数字化转型之路,但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机器学习的模式与人的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匹配和兼容。
通常情况是,技术足够酷炫,但落地风险重重。以曾经名噪一时的谷歌眼镜为例,早期有数千位用户作为“探索者”购买并尝试使用它,该产品看起来相当炫酷,然而一方面用户找不到适合使用该产品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使用该产品还容易被周围人非议。
知名科技博主在经过了长达8个月的试用后,列出了谷歌眼镜注定失败的9大理由,其中大部分理由与谷歌眼镜技术本身无关,而是关于用户体验的缺失及应用分销、测试、购买渠道的受限。
其中最为突出的争议,就是它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在很多情况下,公众对这款产品甚至产生了敌意。该设备在工作场所、电影院和酒吧中被禁止使用,一些使用该产品的用户甚至遭到了攻击。因为它配置了一个摄影头,有了这样一款设备,偷拍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这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出于对安全的考量,不少公共场所都宣布禁止使用谷歌眼镜。
这些表现都属于没有站在市场的角度全盘思考,技术和市场脱节了。
愿景与实践不符
愿景与实践不符即管理层的想法和基层、中层的想法有错位,大家说的是一套、想的是另一套、做的也不是前两套。很多创新项目失败的根源并不在于前台的产品和服务,而在于后台,在于与项目匹配的人、资源、流程、技能、考核和奖励机制等。创新是一个系统联动并不断变化的过程,系统前、后台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福特汽车公司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其流水线的汽车生产模式是20世纪初的商业典范。在福特的百年发展史中,创新一直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当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比尔·福特的手上时,福特汽车已经成了一家跨国巨头企业,拥有包括林肯、捷豹、路虎、沃尔沃等众多品牌,但是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亏损也在21世纪初困扰着这家企业。2006年9月,汽车行业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比尔·福特请来了波音公司民用事业部的总裁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担任福特汽车的CEO。当时业界的普遍疑惑是,艾伦在波音公司长期任职,并没有汽车行业的工作经验。而当时的飞行器市场为双寡头格局。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客公司长期把持民用飞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干线客机领域几乎完全被这两家公司占据。但相比民用飞机,汽车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除了美国一些较有名的车企,日系车企和欧洲车企的表现也很好,而且当时韩国车企(例如,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也在实施积极的出口导向政策,布局全球市场。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艾伦在担任CEO后,很快就带领福特走出了困境,并让福特汽车安全度过了2009年的金融风暴,成为唯一没有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车企,这份漂亮的答卷也让他成为美国的明星CEO。而他成功的核心,正是解决了愿景与创新实践不符的问题。
2006年的福特汽车集团,可以说是明星品牌云集。这其中有被用作皇家跑车的阿斯顿·马丁,精致典雅的豪华车品牌捷豹,经典SUV的代表作品牌路虎,以安全性能享誉全球的沃尔沃,以及面向中等收入人群的品牌水星。如此强大的明星品牌阵容,却并没有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和其他车企的品牌竞争,恰恰相反,这些品牌在市场激烈厮杀,却造成了严重的内部损耗。
在艾伦刚接手的时候,每一个品牌都在强调创新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奢侈品牌希望能推出针对中等收入人群的高端车,扩大销量从而减少配件采购成本;轻奢品牌希望能够推出高配置车型,从而冲击高端车型;福特旗下的路虎更是直接和同样属于福特的探路者SUV竞争相同的用户群体,而二者的供应链无法完全融合,因此开发成本高昂,福特的整体盈利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格局恰恰和一百年前福特的成功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成果甚至还不如之前。
1913年,福特公司开始引入流水线,大规模生产T型汽车。因为统一的车型和设计,福特公司将原来的手工工序简化为流水生产线上的标准动作,从而实现大规模量产,大大降低了成本。福特仅凭一个车型的标准化生产,就稳稳占据了汽车市场的大量份额。
而21世纪初的福特,就像拥有明星阵容却始终踢不出一场好球的足球队。福特全球各个地区的研发和生产中心都有自己的考核目标,比如欧洲跑车和路虎的研发中心并不和北美的SUV研发中心协同研发。因为各个地区间在技术上不具备通配性,需要自己寻找区域供应商,所以福特虽然有众多品牌,但是联合议价的能力并不突出。没有了规模效应,福特所有的高端品牌在和宝马、奔驰等德系高端车型竞争时,没有丝毫成本优势,利润率也很低。这样的福特,组织庞大,难以实践创新,一场关于组织的创新势在必行。那该如何突破呢?
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作为跨界上任的CEO,艾伦果断缩减品牌,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到福特的主品牌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且出售了一系列看似光鲜的明星阵容。这样的操作立刻消除了遍及全球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组织创新窘境,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事属于同一个福特大家庭,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福特,实现了生存和创新的飞跃。
创新的四大窘境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没有“做对的事情”,这源于缺少对人的需求的深层次洞察,创新浮于表面;
·没有“把事情做对”,这源于缺少好的方法让团队有效协同,创新很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