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梦想的孩子(实践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教育,成就孩子的未来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平时在给职场人做咨询的时候,看到有人因失去方向而迷茫,有人因发展受阻而焦虑,我就想:如果他们能早早建立一些生涯认知,储备发展的能力,或许会发展得更顺利,或许就有更大的职业成就。于是,我把视角从职场推进到大学,再推进到中小学。

当我开始关注教育以后,我又在思考: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好教育”?

如果说不能只关注分数,那么我们还应该关注些什么?如果说不能把教育的节点停留在升入名牌大学,那么我们应该放在哪里?如果说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理念和观点上,那么抓手是什么?

回到源头上,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不为生计发愁,不为生活烦恼;希望孩子能够建功立业,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够心怀梦想,营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考高分、上兴趣班、参加高考、上大学、从事第一份工作,这些都是手段和经历的过程罢了。

如果说,面向未来是教育的方向,那么,提升能力就是教育的抓手。训练阅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借以拓展视野,了解世界;训练写作,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借以交流思想,呈现内心;各个学科的学习更是在全方位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考、书面理解、问题解决、形象记忆等多种能力。然而,这些似乎还不够。

面向未来,一个人需要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学会理解别人,需要恰当表达自己,还需要接纳自己,善用优势。面向未来,一个人需要发挥创新创意,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视野,有灵活的思考逻辑,有可以充分建构的思维空间。面向未来,一个人需要与时俱进,善于应对各种变化,这就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规划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运用和训练,或许会出现在课堂上、校园里、考场中,但是,和未来的需要相比,这样的准备远远不够。其实,教育本来就有两个主战场:一个是学校,另一个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

家庭教育该怎么做?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家庭教育的方法,依然还是不会用呢?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到“让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可以进行家庭教育的场景: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换一所学校,换老师,升了新的学段,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适应能力;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产生担心、惧怕、愤怒、痛苦等情绪,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情绪处理能力;孩子面对竞争,屡次遇挫,失去信心,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竞争,获得成长;孩子学习倦怠,缺乏动力,做事效率低,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寻找原因,进入状态,发现自我,找到梦想。总之,生活之中,可以进行教育的机会无处不在。

具体如何做呢?这就需要提升教育者的格局和视野了。在父母眼中,看到的不应该只是问题,还要看到机会,不应该只有无奈,还要有悦纳,不应该只是对抗,还要有合作,不应该只是独自努力,还要借助系统的力量。可以说,教育者才是教育唯一的天花板。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生涯教育,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把关注点仅仅放在高考志愿填报上,没有仅仅放在高中选科上。因为我知道,父母更关注的是,比高考更远的未来。于是,我的关注点也在于更长远的生涯发展,我希望从一个成年人进入社会之后的视角回过头来看教育,看看可以做些什么,以帮助孩子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更幸福地生活。

我的一些课是讲给老师和父母听的,主题是关于生涯教育的。在课程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一两年,总会有学员回来找我反馈:亲子关系改善了,家庭更和睦了,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自己的状态也变好了。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埋下一颗种子,让它慢慢发芽。

如果说《通往未来之路》是对生涯教育理念的全面系统阐述,那么这本书,我把焦点放在了家庭——教育的另一个主战场,父母是这里的主力军。从兴趣培养到梦想激发,从时间规划到决策能力,从合作竞争到建立自信,从保持独特到融入系统,我努力为大家呈现一幅家庭生涯教育全景图。

我特别感谢我的两个儿子,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件件“趣事”,为我提供了教育实验的素材。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也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特别是我的一些学生,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征得他们的同意,在这里,列出他们的名字:

伊红光、侯亚男、应晓菲、冯忠英、曹凤阁、毛永明、符充、龙青、贾永洁、李娜、王小燕、玉老师、许庆凡、邱良、玛丽、豆妈、采蓬、钱悦、梁敏、墨白、霏璐、肖熙如、志轩、王茈芊、任爽、王万秀、黄宣洁、李晓莉、谢颍辉、张奇峰、王姿茜、阿康、黄玉文、辛玲。

感谢他们分享的故事,更感谢这些故事给我带来的感动和启发。

这么多人都因生涯教育而成长,你也来加入吧!

赵昂

2021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