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儒家思想体系的继承发展
孔子思想绝对是实打实的博大精深,这么光辉闪耀的思想体系没有人继承,理论上不大可能。那么卓越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第一位是谁呢?
是比孔子晚出生一百多年的孟子。
如果说孔子在世时早已敏锐地感觉到礼制时代已处在大崩溃的边缘,那么到一百多年之后、活在战国中期的孟子,看到的那就已经是赤裸裸的彻底的崩溃了。在整个时代都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的时候,逆向而行的、一心向往西周礼制社会的儒家思想能在这个时代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吗?孟子能扛起这杆大旗建立儒家的根据地吗?在战雷滚滚、只讲分割地盘侵占资源的战国时代,我们不禁要为他捏一大把汗。
那么孟子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他有可能担此重任吗?我们先简单理一下孟子的生平故事。
说起孟子,其实他和孔子的共同点真的很多哎。首先他们都是鲁国人( 虽然再往深了追,也还是有不同:因为孔子这一脉是从宋国迁来鲁国的;孟子这一脉却是从鲁国迁到了邹国)——某种程度上也还算是老乡吧?又都是贵族的后代——在教育这件事上,贵族一般会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且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是很早就没了父亲,都是靠母亲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个伟大的智慧的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何其重要!对呀,历史上关于孟子成长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了,汉朝《孟子题词》里面记录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多次搬家,从“近于墓”到“近于市”到“近于屠”,最后才是“近于学宫”。
近于学宫的孟子终于开始认真学习啦! 他凭自己对人生、天下的理解,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学问中,选择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他曾说过“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的高度评价了。
其实,孟子在学成出师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安安静静在邹国教书的。对,他就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传说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甚至可以想象孟老师讲课时那种神采飞扬、气壮山河的样子——孟子是山东人,高大魁梧、性格外向的可能性较大,当时的记载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平静日子的打破是在他45岁那一年。那一年齐威王出了个布告,要广招天下游说之士。正当壮年的孟子动了心,心动之后马上行动,就此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周游列国的历程(孔子是56岁离家周游,孟子则要年轻一些)。
深信儒家思想可以挽救天下人心的孟子也真心希望能在政界一展拳脚。但孟子所处的时代,大家都懂的,是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各国国君,有实力的梦想着称王称霸、威服诸侯;没有实力的也在寻求自保、不要被大国灭掉。学术界的各门各派呢,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毕竟生存才是第一要务,飞黄腾达才是人生目标啊!在这种大背景下,兵家与纵横家深得各国领导喜欢,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了。可是孟子呢,继续坚持仁政思想不放弃不泄气!那么孟子周游列国的过程怎么样呢?会有丰硕的成果吗?
首先孟子的辩才绝对是一流的,而且还特别会讲故事,不惜利用一切机会宣扬仁政,引对方进入自己的逻辑圈套。
比如说他跟当时的齐王那段聊天记录:他问齐王,假设我出去办事,将自己的老婆孩子拜托给一个朋友照顾,可是回来后却发现那家伙根本没有尽心尽力,老婆孩子都在挨饿!你说这样的朋友怎么样?齐王听了很不爽,这算是什么朋友啊?绝交!
孟子继续问:那如果您的下属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下属,天天让他们胡作非为,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一听就火大了,那还用说,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看孩子去!
孟子接着问:那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不好,国君要么不勤于政务,要么不懂治理之道,那又该怎么办呢?这下齐王不说话了,额,这个嘛。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正因为悟透了儒家思想,孟子才能随时随地生动形象地跟别人讲故事,灌输仁的道理。不仅如此,孟子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种特别重要的品质:不畏权贵。话说孟子跑去见梁惠王,人家就趾高气扬地问他:“老先生啊,如果我重用你,对我们国家有啥好处呢?”最讨厌一开口就谈利的孟子老实不客气地回敬他说:“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您做什么都是把利放在第一位考虑吗?”说完还滔滔不绝地把梁惠王给教训了一顿。
私底下和朋友谈到权贵的孟子也表示,没必要把他们当回事,更不要在乎他们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这些都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我得志了,就不会那么干!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不屑于如此的;我的所作所为,又都是符合古代礼仪制度的。所以我为什么要怕他们?为什么要在那些人面前低声下气?为什么要改变自己迎合他们?瞧瞧,孟子就是这么坚定而硬气!
遗憾的是他在风里雨里颠簸了二十多年、跑了好多个国家,也没有真正得到重用。孟子在其他各个国家遇见的情形其实也都差不多。为什么不能受到重用?其实不是孟子没有才华,也不是孟子坚持的儒家思想不够系统有益,而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战国时代!好比现在年轻人常说的那句:在错误的时机遇到了对的人,也不会有结果。
就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孟子在六七十岁的时候,也选择了和自己的偶像孔子一样的人生道路:退而述——除了自己不停思考,便是悉心教育弟子。——为什么感觉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像是重新活了一遍春秋时期孔子的人生?嗯,但是孟子的人生和思想真的就是孔子人生和思想的简单重复吗?
肯定不是的!历史总会重复,但历史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重复!
现在我们回到孟子的思想体系上来,来看看他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孟子是从哪儿继承的儒家学说呢?
据说是从子思的门徒那里,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孔鲤是孔子的儿子(所以孟子是从孔子的孙子的门徒那里学到的儒家思想)。但子思的儒家思想并不是从父亲孔鲤那里继承的,而是从孔子的门生曾参那里学来的。曾参和他的父亲曾点一起在孔子的门下学习,而且都学得很好,多次得到孔子的夸赞。所以后来他成为子思的老师对其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从子思的门徒那里学到儒家思想的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开始带学生了。孔子当年以六艺教导学生,孟子也一样。但孟子作为班主任,他的性格更热情、高亢一些,他就像那个站在讲台上高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青春昂然的老师。他对人类社会有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关心,他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种大无畏的、一派纯真执着的儒家精神,在后世的梁漱溟那里曾经得到有力的回响,梁老九十多岁高龄时还曾说过这样激动人心的话: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世界将为之改辙。——听起来真像傻话,但你品味一下,那里面装着的都是他们对人类社会的无限赤诚之心!就像佛家说的那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敢坚毅,那种为国为民的执着热情,都是一样的舍我其谁!
所以说,由这样一个天生热情昂然、英勇无畏、才思敏捷的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来说,都是一种幸福!那么孟子在继承儒家思想之余,是否还有发展呢?
有的。
孔子强调仁政,为民发声。孟子呢,更进一步,他认为一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应该是为民而设,甚至连国君,都应该为民而设。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民,可以说是孟子思想的根本。
从这个立场出发,孟子对周朝的很多制度作了重新审视:比如说井田制的中间那一块是公田,农民在耕作私田之前先得将公田打理好,这在当时称为服徭役。但是孟子说,农民为王公贵族代耕公田,不是服役,是交税。——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孟子这么一解释,封建农奴制度竟然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经孟子这么一说,农民似乎更容易接受了?
另外,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都是希望人能把心放在中间,以己推人,做到情同此心。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回溯。人为什么能做到情同此心呢?因为人生来就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发源之端,称为“四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能扩充发扬这四心,四端。——孟子的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生来都有这四心四端的基因,但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有的人在培养中扩充了,有的人却在生活中失去了。失去这“四心”的人,在孟子眼中就变成了禽兽。他特别强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他有四心。无此,便与禽兽无异。
还有,与孔子的温柔敦厚不同的是,孟子一直有的是“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大自信,“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的大悲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决。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一条线,那么孟子确实是把这条线拉长、画粗了。但他不仅拉长了,还偶尔会拐个弯,表达一些孔子没有关注过的问题。比如说:命运!
孔子的核心关注点是人这一辈子,从生到死的过程之中应该思考、努力的事情。但孟子却钻研下去,坦然面对天命这一神秘的超自然存在。他说,人只要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去走,至于结果成败,那就是天命了,是人力所无可奈何的事情。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
孟子之后,由于儒家思想本身不太符合战国时代的逐利需求,曾经沉寂过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儒家的另一位继承人荀子出现。
荀子比孟子小74岁,其实在孟子去世的时候,荀子已经9岁了,按说儒家思想不应该有那么一段沉寂的时光,但是荀子是50岁才开始出来讲学,所以这中间还是有40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沉寂期。
荀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冯友兰说: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像苏格拉底之于西洋史;孟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犹如柏拉图之于西洋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于西洋史,其气象之笃实沉博亦似之。
说得很明白,荀子的性格偏于沉稳、持重,与“高明亢爽”的孟子不同,拿中国自己人比喻来说,孟子就像曹植,热情爽朗、聪明倜傥;荀子呢,就像曹丕,沉稳老练。
我们当然不是说不同的性格特点会直接导致他们的思想如此迥然不同,但同样继承了儒家思想的荀子与孟子大有不同确是事实。
孟子说性本善,荀子偏说性本恶。荀子的意思是,人之初,其本性中并没有道德的成分,道德是人后天养成的,比如说刚刚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就是哭着要奶吃,有奶便是娘。难道这个初生的孩子,有恻隐之心吗?有羞恶之心吗?人性本恶,但经过后天的培养,可以从善。这是荀子的观点。
不仅如此,孟子曾主张人要善养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人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每个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智慧,不断用善行来积累自己的人生,到最后,都能培养出浩然之气。而荀子呢,他却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三种力量,天管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地管万物生长,人管群居秩序行为准则,天地人本该各司其职、各不相干,所以人为什么要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人为什么要管天的事、要以天的眼光来行事?
那么你说孟子说的对,还是荀子说的对?
其实在思考天地人这件大事上,很难确定地说谁对谁错。因为这个研究对象实在是太大太广阔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而又无对无错。
荀子猛怼孟子,但对孔子却是尊敬有加的。比如说孔子喜欢周朝的制度安排,荀子也喜欢。庄子认为战国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与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完全不同了,西周时期的制度也必然不能适用了,可是荀子不管,荀子是这样说的,今日之天地,犹是昔日之天地;今日之人类,犹是昔日之人类。类不悖,虽久同理。周制何以不复行?
那么,如果按照荀子的说法,一个制度就可以用千千万万年咯?时移世易,与时俱进,在这一点上,庄子说的似乎更合理一些啊!
荀子对孔子的认同还表现在对于民众的教化上,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诗礼乐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民众自己能掌握好,就让他们自己好好发挥过活;如果民众玩不来这些东西,执政者就要好好教化他们。而荀子就更进一步,说的是“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敌”。主张统一民众思想的荀子,在这一点上又切实影响到了他的学生李斯。而后来作为秦朝丞相的李斯发起焚书坑儒活动,恐怕其源头也是在这里了。
荀子之后的儒家更是突然迷上了《易经》,易经本是占卜之书,但儒家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认为天下诸事,表面繁杂不一,其实均依乾坤之道,各从阴阳之理。表面上的各种变相,其实都在六十四卦之中。于是他们写出《易传》附于《易经》之后,大大扩充了《易经》的范围,让《易经》从占卜走向哲学——这便是后来的新儒家时代了。
荀子之后,到了汉武帝年间,儒家思想的继承者董仲舒更是苦心钻研儒家学说,十年寒窗苦读而著《春秋繁露》,他仔细梳理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并被汉武帝钦点为汉朝的统治思想,从此思想界停止了百家争鸣而改为独尊儒术。
但汉朝的独尊儒术其实只限于官方渠道,私人传授其他各家思想的,仍随它去。只是任何人想要从政做官,必须学习儒学和六经。
这种看似温和的制度设置,实际上把握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考核制度是人才选拔的核心,人才选拔是吏治的核心,吏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国家治理是保天下太平的核心,所以说选拔制度从来都是一个标杆,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树立什么样的标杆,反之,你树立了什么样的标杆,就得到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道理,真是古今通用。
汉朝树立的是儒家的标杆,得到的便是以儒家之学治理天下。
董仲舒的目标,一言以蔽之,他是要在儒家的经书,尤其是《春秋》里找出治世的学问,合着阴阳五行家的体会,为汉武帝找到了一方治世良药。
汉朝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有非常难得的两点认知:
一是借鉴阴阳家关于天人会有感应的说法,提醒皇帝要勤政爱民,若天降异象则皇帝需要认真地问问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汉朝所有的皇帝都坚持如此,这必是极好的。人而无畏,不知其可也,人若有畏,必时时正己,于国于民有利!
二是他虽全心为汉朝服务,却并无媚心,仍然清醒地看到天道,提醒汉武帝及其子孙朝代更替是规律,需静心以待。他一心为着汉的荣华,却也埋下一个悲伤的伏笔……
正是在长达440年的汉朝这段时间之中,儒家思想奠定了它统治中心的地位。从此,以孔子为开端的儒家思想真正占据了中国思想界的舞台,甚至一度被称为儒教。孔子本人也从人慢慢变成了神。后来几千年的帝国时代,虽然偶有以黄老学说为治理模式的短暂阶段,但儒家思想却始终作为官方标杆而一直存在、发展。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帝国时代结束,新的制度又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社会再一次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儒家思想在表面上的影响似乎有所降低,但其实,它只是更深地沉入到华夏文明的内核之中,沉入到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国人主流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