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艰难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热血青年
从孔子一生的政治实践和挫败的次数之多来看,他确实算是政治界屡败屡战的热血青年!
热血青年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的原名叫孔丘。孔丘出生在鲁国、成长在鲁国,应该算是鲁国人。但孔子的先祖其实是殷商的旧人,周朝建立之后,殷商旧人在原来的地盘上建立起了宋国。孔子的先辈就出生在此,据说孔子这一脉的先辈本来是有机会做宋国国君的,但后来却发扬风格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而且后来他这一脉又全家迁移到鲁国。
在鲁国生活了很久的孔家,到了孔丘的父亲这一代。孔丘的父亲64岁的时候和一个十几岁的姑娘颜征在结婚了。按道理说,这年龄相差的确有点大,在当时的社会也不太被接受,连《史记》里面写到这部分都用了“野合”二字。
传说孔子的母亲是在尼丘山下诚心祷告,才生下了他,所以他的头形也像尼丘山一样是周围高中间低。好有画面感,感觉就像一个大大的山谷,里面装的全是智慧。因为头长得很像是尼丘山的样子,所以母亲就为他取名孔丘,因为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古代取名字,老大带一个伯字,老二是仲,老三是叔,老四是季。)
因为父亲年纪确实大,孔丘生下来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孔丘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应该是很穷的。但是他很好学,母亲对他要求也很严格,长大的孔丘越来越争气。
年轻的他在鲁国政府里做了个小官,因为工作成绩好,很快就被提拔做了大司寇,还是挺厉害的,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孔子的工作做得很出色,这事传到了隔壁的齐国。齐国人怕孔子再这么努力继续治理下去,鲁国就成了一个有威胁的邻居,于是他们就策划了一场会盟,意思是要好好教训教训鲁国,让他们知道旁边还有一个强大的齐国,做事情不要太过分。(插播一句:这时候孔子已经开始收学生了,一边工作一边教书。)
其实这时候的齐国已经不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位时那个厉害的齐国了,齐桓公去世之后差不多100年,孔丘才出生的。但是曾经做过老大的齐国一直自视甚高,所以对于这次的齐鲁会盟,还没正式开始,态度上就已经剑拔弩张了。
这次会盟鲁国方面主要由孔子负责,孔子找当时在鲁国当权的季氏兄弟要五百乘兵车押后,他说:文事都要以武事做后盾才能办得好呀!
季氏虽然口头答应了,可就是一直不给人、不给车、不给马。
没办法,年轻的孔丘和鲁国国君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但孔丘很厉害,他为自己和国君准备了后手。
到了会盟的地方,齐国国君已经在高台之上,气势傲人。鲁国国君就座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就快步向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舞乐。
于是演奏。
孔子急忙上前说道:我们两国国君是来友好相会的,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让他们下去!
齐国国君心中惭愧,于是示意演奏者下台。
接着官员又请示演奏宫中的乐曲——说是宫中的曲子,演奏者其实不过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以及身材矮小的侏儒。孔子再次上前阻止,“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依法论罪这可是要杀头的!请命令管事官员去执行”!
结果这些艺人、侏儒都被执法,齐国国君大为恐惧,他深知自己讲道理绝对比不上孔子,回国之后很是惶恐!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方面孔子更受到鲁国国君的重用,在国内继续改革;另一方面呢,齐国开始想办法阻止孔子受重用。
先说鲁国。
孔子回国后,第一件想干的事情就是削弱把持朝政的季氏三兄弟的势力——臣子比国君势力还大,以下犯上,这可是孔子最不能接受的,他要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要有个人的样子,这样社会才能稳定,秩序才可井然啊!
可是拿什么做借口呢?
爱读书、爱研究周朝礼制的孔丘发现,按照周朝的定例,臣子们的城墙都不能高过一丈,长不能超过三百丈。可是季氏三兄弟家中修筑的城墙明显已经超过了这个标准吗!
热血青年孔丘就带着人去拆毁城墙,很必然的结果是,双方打起来了。最后还是国君出面,总算是成功拆毁了两座城墙。
在孔丘的努力下,眼看着王权就要一步步回收了。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齐国的办法也想出来了,他们精心挑选了美女80人、健马120多匹送给了鲁国国君。
本来心里就害怕季氏三兄弟的鲁国国君彻底被美女、健马拉拢腐蚀了。孔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子路劝老师说,现在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孔子还是坚持说,鲁国马上就要在郊外祭祀了,如果祭祀之后的烤肉能够按照周的礼法分给大夫们,那我就继续留下。
结果并没有分到肉!
没办法,孔丘只好带着几个学生离开了鲁国,这时候的孔丘已经56岁了。56岁,对那时候的人来说,已经很老了。那么老的老人还要背井离乡,他的心里一定很难过吧?更何况当时的情况是回乡不可期,前路两茫茫。
其实关于孔子在鲁国当大司寇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如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判断,比如说木心就很不满意孔子曾经杀掉少正卯这件事。少正卯也是个学者,也收徒讲学,思想新、口才好,还把孔子的门徒吸引过去了一些。孔子会不会因为这件事不开心真不知道,但事实是作为大司寇的孔子以少正卯聚众结社、鼓吹邪说以及混淆是非为由,把少老师给杀了!《论语》中没有提及此事,子思也不说,但是后来是荀子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可惜的是少老师的学术到底是哪一派,我们无从知晓,因为他并没有什么著作留下来。
这件事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毕竟说到底,孔子他不是神,他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就这样,并没有完全灰心的孔子抱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也许能够在别的国家得到实现的美好愿望离开了,对呀,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不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吗?
第一站,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到了卫国,当时卫国的国君是卫灵公,卫灵公真不能算是好国君的代表,他有点老了,浑浑噩噩的,但他有个很漂亮的妃子叫南子。南子因为倾慕孔子的才华,很想单独见一下他。
南子在当时名声不太好,孔子本来是不想去的,但他可能想取得南子的支持以图在卫国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还是应约前去了。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记载说他们两个人的见面是隔着帘子进行的,孔子能听到南子走路时身上首饰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两人的对话内容确实已经无从考证了,但他的学生子路就对夫子单独去见南子这样的女人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为此,孔子还对天发誓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说:如果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让上天厌弃我吧,就让上天厌弃我吧。——还重复了两次,《史记》有记录。其实孔子是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赌咒发誓过的,这样激烈的情绪在孔子也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起了些波折,但有一段时间卫灵公还是重用了孔子,然而最终孔子还是带着他的学生离开卫国继续前行了——直接原因是孔子看到卫灵公的办事风格,深知他不是可以长期合作的人,所以选择了离开。
他带着弟子们来到了宋国。
按理说,宋国人应该会很欢迎他,因为孔子本来就是宋国人,而且他的祖先本来还应该做宋国的国君。
然而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宋国国君特别怕他回来夺权,所以拼命赶他们走。第三站,一行人颠沛流离来到了郑国。
当时正逢郑国战乱,孔子和弟子们就被冲散了——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样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孔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学生子贡满大街跑,才终于找着了孔子。孔子当时好凄惨,问子贡说,街道上这么乱,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啊?
子贡说:人家告诉我东门这边坐着个外乡人,额头长得像尧,神情像是个大人物,却狼狈得像一条丧家犬。我就知道肯定是你了。
孔子笑了,你说的对啊,我就是一只丧家犬,惶惶然如丧家犬!这七个字就成了孔子那十几年颠沛流离生活的最好描述。
有人说孔子五行属土,而且还是路边土,所以一生注定要辛苦辗转、漂若浮萍。
就这样,他们好不容易想办法从郑国到了陈国,又碰上陈国内乱,十几个人终于到了绝境,他们被困在一个山洞里,十几日都没有饭吃——这就是在陈绝粮的故事。
在绝境面前,有些学生心里就想不通了,他们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孔子的治国理念本来就有问题?
孔子的学生颜回说,夫子是个高人,他们看不懂,所以才不能重用他。
听到这个讨论的孔子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再后来他们就南渡到了楚国,楚国倒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国君也很想重用孔子,但是楚国的宰相对楚王说,孔子这个人很厉害,身边又有那么多人辅佐他,他又不是楚人,留下来恐怕会对楚国不利吧——宰相说的恐怕是对自己的地位不利吧!
实在走投无路的孔子又不得不回到了卫国。
再后来,当年的鲁国国君去世了,新任的国君很想重用孔子,于是孔子终于受到自己的祖国鲁国的邀请,在他整整漂泊了14年、从56岁到70岁,风里雨里、颠沛流离了14年之后,他才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著名的《春秋》也是孔子在十几年的漂泊之路上坚持而作的。
回到家的孔子终于过上了安详的老年生活,他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安心讲学。
回家三年之后,孔子逝世。逝世前七天,子贡去看望他,他正一个人拄着手杖站在门口,他对子贡说,泰山要倒了,梁木要断了,有学问的人要死了。他说梦见自己的棺木停在两楹之间,就像自己的祖先殷商人那样。
曾经的热血青年孔子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一个伟大的灵魂停止了思考,一个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辛苦辗转希望理想得以实践的圣者,终止了自己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