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开发家园(7)
刘丹桂没有忘记李记者的嘱托,她利用雨天和晚上的时间,去找上了年纪的老人采访桂花坪古民居的历史。留在桂花坪上古民居的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掐着指头算总有二十来人。有些老人不管事,一问三不知。倒有三个很健谈,一个是老屋德三爹,他八十四岁了,读老书的人,在私塾教过书,对刘氏宗谱非常熟悉。一个是上新屋刘纯金,读过两年私塾,什么都晓得一点皮毛,但不精。再一个是下新屋刘明会,他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老牌初中生,脑子里装了不少的古董,老书也读了一些,记性好,能说会道,堪称乡村老文化。他爱讲,一讲开两个小时不喝水,因此经常有人到他家去坐,听他讲故事。
一天晚上,刘丹桂拎上一袋水果,约上山桃来到老屋德三爹家,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了,老伴早在十年前就走了,有一个女儿在县城当老师,一个月回来看他一次。他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因眼睛模糊,很少看。另有一个小型收音机,每天揣在口袋里,听听新闻和楚戏。刘丹桂和山桃走进德三爹家,他正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听收音机。看到有客人来忙坐起来叫坐。刘丹桂和山桃坐在木靠椅上,德三爹问:“丹桂,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晚上门来有什么事吧?”
刘丹桂说:“您是我们刘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文化人了。上次有个记者对我们村的古民居古桥蛮感兴趣,让我收集一下古民居的来历及有关的传说故事。我想您年纪最大,辈份最高,您一定知道不少。”
德三爹听了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说:“你算是找对了。现在呀,没人重视这些老古董了,都去赚钱去了,我正担心我走了,这些老古董烂在我肚子里,带进坟墓里了。”
刘丹桂也兴奋起来,说:“德三爹,那太谢谢您了。”说完,她从提包里拿出笔记本,又让山桃打开录音机,便请德三爹讲。
德三爹关了电视机和收音机,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
桂花坪老屋于明代成化九年始建,繁衍至今已有二十二代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刘交的第五十三代刘用谋,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在他部下任副总戎。天下平定后,敕封刘用谋镇守岳州。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以病告休,在其子刘元武的陪同下,返乡江西瑞州天宝。途经远山不幸卒于白沙,灵柩落放当地包方村,后迁移到南川石墨塘下葬。刘元武等人就在石墨塘安居创业。刘元武在石墨塘安居落业后,发现鄂南这里山青水秀,人烟稀疏,植物茂盛,是个好地方,就让他的四个儿子都来插标占地盘,大儿子军宝在江夏,二儿子军叔在双溪,3儿子军德在高桥,小儿子军迁在白沙刘沙畈。至第59代,落户在刘沙畈的刘伯常发现桂花坪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大片开阔地,状如葫芦,土地肥沃,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带小儿子刘如鹤来这里兴基创业。明成化九年(即公元1472年)始建老屋、鹤皋学校、石拱廊桥。崇祯三年由刘如鹤后代刘世宏分支出来做了上新屋,清道光十三年再由刘世宏的后代刘大本分支出来做了下新屋。
咸丰年间桂花坪刘祚旭(村人称旭三爹),字炳元,熟读经典,知书达理,孝敬父母。据刘氏宗谱记载:刘祚旭“幼读诗书,精明迈众,应童子试,屡列前茅,只以家计中落,莫克致身青云,未冠即弃儒而贾,戴历人为,厥有天幸,得以扩立业,家务渐成,孝思不匮,光前为急,乃于嘉庆六年,以藩黍军加二级,请诰封赠父母,驰赠祖父母,旋复恩加二级纪录一次,诰授朝议大夫。后封例例授修职郎。光绪帝时,刘炳元的儿子刘应德,字毓华,也被授修职郎。州府为此给父子俩授予‘父子明经’匾额。”
桂花坪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有“墨庄世第”之称。祖人刘如鹤,号阴皋。有句家训:“不求富贵在,但愿子孙贤”。他非常重视教育下一代,老屋和下厂建起后,便建了皋鹤学校,供子孙熟读贤书。据初步统计,刘家桥几十户人家,民国前有举人两人,贡生四人,庠生六人,秀才二十三人。
据统计,文化大革命前桂花坪村存各类匾额五十余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四十余块,如今仅保存十一块还都在你们下新屋。
刘丹桂问:“您说都在下新屋,我怎么只看到大门口仅挂了‘父子明经’这一块呢?”
德三爹说:“我问过你们组长刘明瑞,他说那十匾文化大革命时做谷仓了,躲过了一劫,现在还在厅堂屋楼顶上放着。‘父子明经’那块匾多亏刘明贵,文化大革命时他从学校回来,画了一幅毛主席头像贴在匾上,不然也早毁了。”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临走时德三爹还把厚厚的五大本族谱交给她,叮嘱她千万不能弄丢了,看完就还给他。
从德三爹家出来,刘丹桂和山桃感到收获不小,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夜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