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一万五千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Les premières migrations humaines en Méditerranée
第一批移民

不久之前,我们还认为人类航海的历史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然而1960年年末弗兰克西洞穴(Σπήλαιον Φράγχθη)(1)的发现却证实了过去30000年来此地一直有人居住的事实,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认知。“几乎可以肯定,在旧石器时代末期(2),弗兰克西的居民对海洋的探索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捕鱼的层面了。在米洛斯岛(3)(Milos)第六层(前6千纪)发现的黑曜石(4)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此地居民就能够出海航行了。”[1]在史前考古学家凯瑟琳·珮勒(Catherine Perlès)看来,这项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将先前普遍认可的地中海航海活动的起始年代又提前了一些。但她还是提醒大家不要草率地混淆了货物或技术的流通、个人的迁徙和可能发生的文化影响[2]这几个概念。在她看来,在地中海地区内陆发现的黑曜石是采用另外一种技术开采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史前时期,在这片广大的区域内,绝对没有一个互动网络。但她却推断,当时应该有一些“掌握航海技术、沿海岸线随后由陆路输送其产品”[3]的特殊商人。就这样,在地中海历史的最初期出现了两类借助海洋谋利的人:一类是居住在陆地上并靠海产品为生的渔民,另一类是靠着自己的航海技术在海上来回的海员[4]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跨海的移民流动似乎变得非常频繁了。经过了活动相对局限的采集和狩猎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以后[5],产生了定居并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而部落内部的斗争有时候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人群分化。从那时候起,人类航海的目的就不再局限于经商,而是利用这一技术携带上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是谷物和牲畜),移民并定居他乡。家畜(山羊、绵羊)的出现也间接证明了史前人类在地中海范围内的迁徙过程。由于此类动物不太可能通过游泳穿越茫茫大海,我们可以认为当时人类掌握的航海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航行,而且还可以运载动物。

自公元前9000年起在塞浦路斯(5)就产生过这样的迹象。正如让-丹尼·维涅(Jean-Denis Vigne)和托马·库奇(Thomas Cucchi)所说,当时“尽管几十片黑曜石和几百克谷物种子很难被人力用游泳的方式带到海洋彼岸,但也无需复杂的运输工具,一叶独木舟足矣。那时还没有能力海运大型哺乳动物”[6]。这两位学者还确切地指出,当时的运载能力,无论大小,都不足以解释大陆植物适应海岛环境这一事实;另外,运输频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运送动物的数量必须能够保证其生存和繁衍。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地中海就成了一片移民和殖民的区域。

尽管如此,让·吉莱纳(Jean Guilaine)指出,地中海的新石器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均衡的[7]。在他看来,新石器化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近东地区形成(前13000—前8000),初期的扩张速度非常缓慢(前9000—前7000),从美索不达米亚发展到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然后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希腊本土(色萨利)最终抵达克里特岛,整个1500公里的距离可能花费了近2000年;随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前7000末期—前6000初期),影响区域包括亚得里亚海、西西里以及后来的利古里亚(Liguria)、伊比利亚沿岸(3000公里)和北非海岸。在新石器时代化的过程中,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推广,文化(陶瓷艺术、饮食习惯)和祭祀(以生育女神和她的公牛儿子[8]为原型的宗教模式的传播)习俗也随之产生。事实上,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孕育了地中海地区最初的共同文化。

最初,海洋航行的目的只是让人类和他们的牲畜从陆地的海岸驶向岛屿,虽然航海的人数不多,但他们似乎有着明显的特征。

马耳他岛上的事件很能说明问题。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也就是新石器时代蔓延至地中海西部盆地的时期,一群来自西西里岛的移民在马耳他群岛定居,并在1500多年的时间内建造了30多座巨石神庙。相对于欧洲和地中海巨石文化,马耳他巨石文化产生更早且自成一体,那个即使在全盛时期人数也不到两千的群落诠释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宗教需求。岛上的宗教信仰不止一种:主要的神明是一位臀部肥大、常伴随着一条蛇和她女儿的母神,她的启示被认为能够治愈疾病和畸形(6)。在这些神秘的庇护所内,人们似乎只崇拜女性神明并庆祝与海神卡吕普索(Calypso)有关的神话故事,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大做文章,但可以肯定的是,马耳他的宗教中心已大大超越了群岛的范围,参与者大多是由海员组成的“朝圣者”,当年船只上和部分神庙墙壁上的装饰可以证明这一点(7)

虽然这个独一无二的祭拜方式在历史时期被众多宗教所继承,但它并未对冶金术产生影响。黄金冶炼远比此类祭祀活动久远,在此我们暂且不提,但最初冶炼出的铜只是给石制物品作金属配件。铜矿的提炼和交易随着青铜器制造技术的掌握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青铜器冶炼自公元前3000年起才开始发展。

在那个年代,最好的铜矿位于塞浦路斯,这座岛也自然成了铜矿“工业”开采中心,采集的铜矿被冶炼成牛皮形状的铜锭。考古学的发现能够让我们对塞浦路斯矿石贸易的范围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从东部的地中海东岸、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爱琴海诸岛、希腊到西部[9]的撒丁岛,地中海的主要铜矿熔炼厂都散布在爱琴海域。

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的过渡给地中海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动荡。自公元前2000年中期,海上贸易日渐频繁,尤其是东部盆地在当时已经成了爱琴海、近东、埃及和意大利之间的一个巨大的交易区。

爱琴海地区(主要是克里特岛)最先受到影响。受安纳托利亚文化的影响,前希腊时期居住在这座大岛上的居民开始使用铜器和青铜器,东部盆地也成了小亚细亚、基克拉泽斯群岛(Cyclades)和克里特岛之间重要的交换中心。地中海地区的物理属性对航海能力有限的远洋者来说非常重要。“在希腊群岛……在地平线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岛屿。它们光秃秃的脊背沿着天际延绵,礁石嶙峋的海滩切入海水。没有混淆。在明确的光线下一切都可以作为参照物。”[10]总之,经济的活力带动了社会和文化的蓬勃发展,克里特岛因此而受益,迅速组建了能够承担其工业和手工业所需原材料(塞浦路斯或埃及的铜、基克拉泽斯群岛的银和黑曜石,从西班牙、高卢或布列塔尼运送到西西里或亚得里亚地区的锡)进口任务的海军。

这一点在该岛的政治方面也有所体现。当塞浦路斯的铜矿成了主要的进口产品之后,东北部的马利亚(Malia)成了一座真正的经济大城市,威胁到了克诺索斯(Knossos)政治中心的地位。在铜工业普及以后,来自亚得里亚地区的进口产品夺取了小亚细亚产品的市场份额,导致经济的中心逐渐向岛的中心迁移,克诺索斯和斐斯托斯(Phaistos)成了主要的中转站。维持对驻扎在小亚细亚新势力(8)的领导并维持对爱琴海地区的控制需要强大的力量,因此克里特人都追随在那些居住在重要农业、商业和工业区(克诺索斯、马利亚、斐斯托斯的宫殿)领主和地方长官身后,这些地方领导者的土地都是被准确划定的。由国王、工人和奴隶构成的严谨的社会组织被一整套官僚系统管理着,由此而创造的线形文字使商品的运输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文化的井喷也随着这种强大而多元化的政治而到来。从克诺索斯延伸到各地的海洋商路,让米诺斯文化得以在整个爱琴海地区传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将这种现象称为米诺斯制海权(thalassocratie),因为如果克里特的控海能力能够保证它繁荣的商业纽带作用,那么在军事上支配爱琴海域也不在话下。

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却是一个建立在其海洋霸权而不是陆地霸权基础上的政治实体。

米诺斯在海洋上的绝对优势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7世纪初期。统治该岛长达五百余年的米诺斯治世(pax minoica)在公元前1700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结束了,猜测可能是一场波及小亚细亚的大地震。在三座大宫殿被摧毁后不久,十几座新的宫殿和豪宅又拔地而起,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中央权力机关的力量逐渐被削弱,地方君主或领主则趁势强化自身。在约公元前1620年或公元前1600年时,这些后来建造的宫殿楼阁也在桑托林火山的爆发中受到严重的损毁。在约公元前1520年或公元前1500年的那场更具毁灭性的灾难发生以后,大部分的宫殿都被人们抛弃。公元前1450年前后,所有的宫殿都已不复存在,米诺斯文化也走上了衰败的不归路。

造成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人们预测有领主之间的内战、人民起义、外敌入侵等),但如果克里特没有被一些新的经济因素削弱的话,恐怕米诺斯文明的消失也不会如此迅速和彻底。对青铜制品的大量需求导致铜矿石和锡矿石的消耗大幅增加。而矿石供应的减少造成了这些金属价格的上涨。对于那些缺乏矿产资源的强大经济体来说,购买金属还需额外支付海运费:爱琴海地区,尤其是克里特岛最先受到影响。在克里特岛宫殿和宅邸发现的大量铜锭只是存货,有的甚至是当地上层阶级[11]的私人储藏,并不能证明当时岛上有大量的工业活动。

随着米诺斯势力的衰退,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了一股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亚该亚人。亚该亚人属于印欧人种,他们于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期间离开巴尔干,首先到达伊庇鲁斯(Epirus)地区,然后经过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色萨利(Thessalie)、维奥蒂亚(Beotia)和阿提卡(Attika),最终征服了后来名为伊奥尼亚(9)(Ionia)的小亚细亚地区。当米诺斯人倚仗其航海术控制爱琴海主要岛屿的时候,亚该亚人通过他们军事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占领了爱琴海的海岸线以及腹地。他们的扩张一方面得益于克里特霸权的倾颓(10),另一方面也依靠他们先进的武器(11)。而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也在这群人中孕育而生。城堡宫殿作为这种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权力的中心,同时也可作为当地丰富农产品的仓库和交易中心。这些被限定的政治实体起初也与外界,尤其是克里特统治下的世界保持着联系;但不多久亚该亚文化就显现出它与众不同的一面,而作为奢侈品的克里特产品并未遭到摈弃[12]。在公元前1600年的青铜时代末期,即地震摧毁克里特的那段时期,伯罗奔尼撒半岛(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上的宫殿群规模达到了顶峰。公元前1400—前1200年,新的迈锡尼文明在希腊本土和克里特岛上发展,但至少在公元前15世纪,米诺斯文化的特点还没有被抹去。

迈锡尼人似乎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2世纪重新掌控了爱琴海、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沿岸以及地中海中部之间的贸易。虽然他们实际控制的地区不过是爱琴海沿岸(欧洲、亚洲或岛屿),但入侵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撒丁岛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在当时的希腊人眼里,海员成为一种介于人和半神、游弋在现世和来生之间的特殊群体。古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卡西斯(12)曾嘲笑希腊人在陆地上的谨慎并惊讶于他们驾驶简易船只在海上可能遭遇的风险:我们应该怎样定义海员们?他们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亡?虽然这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除了在宫殿中统治国家的国王以外,尤利西斯这个人物成了海洋新的探索者。荷马口中的他统治着那片人口众多[13](νῆσοι πολλαὶ ναιετάουσι)的群岛(由四个岛组成,今伊奥尼亚群岛),以展现尤利西斯除经济能力以外的政治能力。据吟游诗人的诗篇记载,他拥有几千头牲畜,种植小麦并酿酒,享受着美丽的树林,并凭着一腔热血踏上旅程,因为光靠采集资源不足以维持伊萨卡国王的奢华生活,航海贸易可以为他带来巨大财富。奥德赛的地图也可以揭示出当时人们掌握的海域范围:希腊、叙利亚湾、杰尔巴岛、马耳他、西西里岛、撒丁岛、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和特洛伊。

已发现的公元前8世纪商船残骸(13)上的铜锭事实上已经可以确认希腊在迈锡尼文明时期和近东地区有贸易往来。在那艘长十多米、满载货物的乌鲁布伦(Ulu Burun)巨型沉船上,也找到了来自黎凡特、塞浦路斯、克里特、希腊本土和埃及的各类货物(14)。公元前14世纪至前13世纪,东地中海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陆地上最强大的政治势力通过不断攻城略地已经到达了地中海沿岸。从公元前15世纪起埃及新王朝开始实施扩张政策,该政策在整个第十八王朝执政期间得以延续,为古埃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扩展其南部疆域至苏丹之后,古埃及将米坦尼(Mitanni)西南(15)黎凡特地区整条海岸线(迦南)都收入囊中,该国海洋商船队从那时候起就可以从比布鲁斯(Byblos)、苏尔(Tyr)和赛达(Sidon)出发,经商获利。公元前14世纪,赫梯王国这个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建立的新的大陆势力,在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位时间:前1350—前1322)的领导下,占领了米坦尼西部(阿拉拉赫港、阿勒颇和卡尔凯美什城),黎凡特海洋北部(乌加里特港和卡迭石城)和安纳托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南岸除吕基亚、位于伊兹密尔的以弗所靠爱琴海的部分)(16)。上面提到的领土扩张即便在政治上未对爱琴海地区产生影响,但它对贸易的增长却是至关重要。虽然诸如公元前8世纪末迈锡尼人向塞浦路斯移民这样的政治和文化的因素不可忽视,但和先前的米诺斯时代相似,迈锡尼人航海活动也主要是商业性质而不是扩张性质。

公元前8世纪,东地中海地区形势不稳定,这场迁徙活动似乎在全球背景下也是相当重要的。有些人[14]认为一些气候原因可能造成了降雨量减少和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食物的短缺导致人口的迁徙,青铜时代就此结束;另一些人则猜测是一些社会和政治混乱在公元前12世纪终结了迈锡尼文化。无论是哪种原因,从那时候开始地中海便提前进入了“中世纪”(17),该时期的特点是人们在敌人的驱赶下,迁徙并聚集在一些乡村居住点,这些据点常建在高耸的岩丘上,四周环绕着防御工事,生活在里面的人勉强可以自给自足。


(1) 位于阿尔戈利斯湾(Argolic Gulf 37°25' 24" N; 23°07' 56" E)的绮拉德港(Kiladha Bay),在埃皮达鲁斯(Epidaurus)以南15公里处。

(2) 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人类身体结构已趋于现代化的时期(智人),能够掌握一些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以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对应的年代是公元前45000年到公元前15000或10000年。据估计,欧洲智人不仅群居,而且还与尼安德特人有交集,而后者在这里的定居时间要早得多(旧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00年之后)。

(3) 距离阿尔戈利斯湾150多公里。

(4) 火山喷发形成的玻璃质岩石,它刃口锋利,材质坚硬,很早就被用于制作箭头或切割工具。

(5) 位于阿埃托克雷诺斯(Aetokremnos)半岛的阿克罗蒂里(Akrotiri)。

(6) 所有还愿时所捐赠之物品都在瓦莱塔(Valletta)的考古博物馆中展出。

(7) 公元前4千纪末至前3千纪初,在马耳他似乎发生了一场很重要的宗教革命:大臀女神的雕像被毁坏,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男性的圣石和一块象征女性耻骨的三角形石块。在此之前,一直保持神秘感的神庙开始对公众开放,造成了“朝圣活动”的减少,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两座岛完全被遗弃了。

(8) 小亚细亚遭受了印欧人(赫梯人、卢维人、帕拉人)的入侵。

(9) 《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描绘的就是这场征服。

(10) 体现在忒修斯(Theseus)杀害弥诺陶洛斯(Minotaure)的神话中。

(11) 除了匕首,他们还拥有剑,他们制造武器只用青铜而不用黄铜。

(12) 公元6世纪哲学家,他不是希腊人,而是一位黑海之滨的斯基泰王国王子和一位希腊人结合所生。

(13) 1960年发现于菲尼凯(Finike)和安塔利亚(Antalya)之间的戈里多尼亚岬(Cape Gelidonya);1982年发现于卡什(Kaş)附近的乌鲁布伦岬(Cape Ulu Burun)。

(14) 一些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是一艘皇家货船。依据船上石板的记载,这艘船装载有非洲的鸵鸟蛋、波罗的海的琥珀、波斯山区的锡矿石、塞浦路斯的铜块、蓝绿色的珍珠、叙利亚的象牙首饰和迦南的陶器。

(15)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

(16) 在美索不达米亚,米坦尼的倒塌让巴比伦和赫梯王国之间的缓冲势力亚述受益。

(17) 这段时期是希腊的黑暗时代(Dark Ages),即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