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立国的农业大国。村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最具生命活力的发生体与承载体。然而,由于传统史学研究的桎梏与偏见,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村落历史及其研究的问题未曾引起国内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0世纪上半叶以来虽然出现过一些成果,但都忽略了社会史、文化史和历史地理学层面的村落变迁与发展转型研究。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将传统村落列入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学术界从文化、社会、经济和建筑景观等方面展开了对“村落”或“乡土”的研究,但仍倾向于村落的共时性分析,对村落发展历史这一基本问题极少涉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囿于村落出现与发展中存在着地域性、民族性、庞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则与考古资料的匮乏和相关文献史料长期处于隐废之薮密切相关。然则,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包括乡村建设在内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因此,不论有多大的艰难与挑战,面对近当代以来乡村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历史性变动,或于文献,或于田野,或于考古,或于图像中,梳理并把握中国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从“村落”视角来审视中国的历史、国情与发展的主张,都将为我国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滋养和智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