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化的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并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的先导、支柱与战略性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提出了“智慧社会”这一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智慧社会”概念是对“智慧城市”概念的扩展,建设智慧社会对于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社会信息化指明了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近年来,我国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已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特别是在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后,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理念、内涵、目标、路径、模式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融资创新等不断为全球城镇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市文明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领域的很多思想和方法都直接受人类社会的影响,如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客户/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近年来,社会基础设施的运作模式得到了信息技术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人类社会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经营集约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基础设施概括出三个核心元素:客户(Client)、服务(Service)和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例如,有关电力、交通和水利的运作是由发电厂、公路和水利系统等基础设施实现的,采用“即需所取”的商业模式,通过电力输送线路、电源插座、水管、电表和水表等一系列的“服务”工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格和云都是对人类社会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的效仿。

根据IBM前首席执行官Louis V. Gerstner的观点,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人们将其称为“15年周期定律”。纵观历史,1965年前后是以系统性为特征的大型计算机时代,1980年前后是以独立性为特征的个人计算机时代,1995年前后是以共享性为特征的互联网革命时代,2010年前后是以拟人性为特征的物联网革命时代。

物联网技术革命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两个领域中的技术与标准的融合和创新;就是要解决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就是要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物联网能够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起到全面的支撑作用。

目前,信息科技正在进入全民普及阶段,信息技术惠及大众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21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场新信息科学革命将会导致21世纪下半叶的又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物联网应用更是满足人类需求与促进技术进步的又一次升华。物联网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环境监控、食品安全、灾害防护、智慧边疆、智慧家居、智慧医疗和智慧旅游等领域,有效实现“3C协同”,即计算机(Computer)、消费电器(Consumer Electronics)和通信设备(Communication Device)之间的协同,从而达到“5W目标”,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任何地点(Wherever)与任何人(Whomever)进行任何方式(Whatever)的交流的目标。物联网服务真正反映了信息技术惠及大众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