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如何摆脱控制型母亲的影响
案例1-2
小时候,我和妈妈的关系很好。那时父母经常吵架,不管他们谁对谁错,我总是无条件地站在妈妈这边,认为妈妈做什么都是对的。我很讨厌爸爸,因为他不顾家,乱花钱,又很浮躁。
2009年,爸爸去世了。为了陪伴妈妈,我和爱人搬去与妈妈同住。但妈妈对我的爱人诸多挑剔,两人经常吵架。后来我和爱人分手,多多少少与妈妈有关。这两年,我又谈了一个朋友。妈妈仍旧百般挑剔,她已经成了我追求爱情的障碍。我买了房,打算搬出去和爱人同住,妈妈又千方百计地阻挠。
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我和妈妈没能很好地完成“分离”这件事。另外,妈妈是个非常苛刻且很容易焦虑的人,平时看到的全是负面消息。稍有不满,她就会破口大骂,还不断强调自己多么不容易。我与她的交流越来越少,她对我也越来越不满,总觉得我被人抢走了,常常歇斯底里地和我吵架。我希望她能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去跳跳广场舞也好,但她非常抗拒。我让她去读老年大学,她也以各种理由拒绝。她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思想十分闭塞。
我想问问:除了搬出去住,我还能做些什么改善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完成双方的“分离”,或者能不受妈妈情绪的干扰,过我自己的生活?
——一位35岁女士的自述
执迷于控制,是因为害怕失控
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控制另一个人和他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害怕失控。失控意味着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面临被攻击和被伤害的危险。其实,控制型的人内心都非常焦虑、恐慌,而越是焦虑、恐慌,就越无法忍受失控。一旦出现失控的信号,这种人就会用激烈的手段试图把人或事拉回自己的可控范围。案例1-2中这位女士与自己的妈妈就处于这样一种拉锯状态,但我们很难界定她和妈妈究竟谁是掌控者。妈妈掌控她的方式则是挑剔、吵架、阻挠。母女俩似乎在进行权力的争夺,两人的关系像相互控制,互为因果。就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画面: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不停地追。跑的人问:“你为什么要追我?”追的人说:“你不跑,我就不追了。”
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就无法承受与子女的分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妈妈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疾病、养老和生命中的其他重压。她无法独自承受这些,希望有人一起承担。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妈妈可能会采取攻击、谩骂的方式,让孩子因愧疚而顺从;也可能用“孝顺”对孩子进行道德伦理绑架。这一切都源自妈妈内心的焦虑与恐慌。一个妈妈把自己的人生和女儿捆绑在一起,自然会对闯入她们母女关系的人满怀敌意。这个外来者会破坏她们母女的联结,在妈妈看来,这种破坏简直就是侵略。妈妈必然会把这个外来者当成坏人,无法接受这个人,对其挑剔、指责、抱怨、否定,最终目的是要把这个人驱逐出去。我们在这个案例中能看到,类似的事情在女儿小时候已经发生过了:妈妈和女儿的关系特别亲密,爸爸像个外人,无法融入她们,最终成了家庭的边缘人。
孩子是妈妈生出来的,有些妈妈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专有。比如很多妈妈会对孩子说,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血缘关系是最稳定、最不可切割、最容易掌控的关系。一个妈妈如果无法在其他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必然会牢牢抓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子女,绝不会主动放手。这意味着妈妈同时也要承受子女个人生活中的很多关系。比如案例中这位女士和爱人之间出了问题,最终分手,她认为这与妈妈的干预不无关系。事实的确如此,妈妈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女儿和爱人的关系,自然不会祝福她们,且内心深处一直在想着怎样拆散她们。这位妈妈一方面很强势,另一方面又很脆弱,她一直在用强势掩饰自己的脆弱。
该怎样应对控制型妈妈
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与控制型母亲相处,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尽量避免与妈妈决绝地“分离”。我很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任何事。可是与妈妈“分离”,尤其是过于决绝地“分离”,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来自他人的不理解,他人言语上的指责、攻击或恶劣的态度、对抗的情绪;来自自己,要承受没有归属感的深切孤独。我们出门在外受到伤害时,妈妈往往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港湾,她会接受、体谅我们,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维护我们。如果我们决绝地离开妈妈,妈妈感到被最亲近的人抛弃了,她会很伤心、很愤怒。等到我们再回去找妈妈时,就可能被妈妈拒之门外。这会让我们感觉好像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所,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这种感觉非常痛苦。反之,不在冲突中贸然采取过激选择,而是给彼此留下回旋的余地,或许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爱会改变自己的观念,真正地理解我们,我们也就不用做最坏的选择,即决绝地与妈妈“分离”了。
第二,如果妈妈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愿意妥协,我们不妨用一种友好、委婉的方式实现“分离”,避免激烈的情绪对抗,尽量减少对彼此的伤害。不过,即便是以和缓的方式“分离”,也要做好准备面对以下情况。妈妈正在逐年衰老,她的内心会对自己的未来担忧恐慌,渴望自己的将来能得到保障,简单说来就是正在老去的人优先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的生存状态。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来自被别人需要,或者通过牺牲自己满足别人、取悦别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越来越弱,可以贡献、牺牲的越来越少。老年人更需要的是一种确定感。掌控欲特别强的妈妈最想追寻的就是确定感和安全感。
案例1-2中这位女士为了让妈妈的生活变得充实,建议妈妈去跳广场舞,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去上老年大学,等等。对妈妈来说,接受这样的建议有两点困难:第一,这种规划要求她重新发展人际关系,但是如果她对人际关系没有憧憬,或认为自己无法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滋养,必然会很抗拒。而且如果她的交际能力不强,或曾在建立人际关系时遭遇挫折,对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感到习得性无助,因而也不愿意去发展这种关系。女儿建议她去跳广场舞或上老年大学,相当于把她推进了一个她不擅长的未知领域,她会对此感到恐慌,因而拒绝接受。第二,女儿让她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让她觉得女儿在把她往外推,想要抛弃她。被最亲近的人抛弃,这种感受是很糟糕的。如果她曾有过被抛弃、被忽略的经历,就会受到刺激,再次回想起过去那种可怕的感受。这样,她可能会非常愤怒、抗拒,不管女儿的规划听起来多么美好,她都不愿意接受。其实她最想知道的是女儿如何规划她们的母女关系:女儿对未来的规划中有没有她,女儿日后的生活会如何安排,她在其中占据什么位置,女儿有了爱人,会如何安排自己与妈妈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如果女儿能和妈妈提前沟通好,让妈妈知道女儿将来会如何安置她,而不是直接把她推开或是让她感觉自己正被推开,那么她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恐慌和不安。只有妈妈情绪稳定,母女之间的沟通才不会被情绪左右,母女之间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最终解决问题。
沟通时还要注意一点,即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如果女儿只以女儿的身份与妈妈沟通,妈妈自然就会把女儿当成一个小女孩,要求她听自己的话。只有当女儿以成年女性的姿态与妈妈沟通时,妈妈才会意识到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才会把女儿当作成年人尊重,认真对待女儿的意见,并在必要时做出妥协。
第三,不要一直逃避母亲的对抗,要主动面对她这种状态,关心她,试着理解她的感受和情绪,接纳并包容她。只有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给人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人才会放下防御和攻击。母女之间的问题最终可能还是需要用爱和关怀来解决。对妈妈来说,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她的世界中,她很恐慌,很需要女儿陪伴在身边,给她鼓励和支持,给她安全感。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女儿渴望获得独立自由,会让妈妈觉得很可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女儿独立自由就意味着不再依附妈妈,与妈妈划定界限或拉开距离。如果双方不再信任彼此,这种界限和距离就会被视为疏远或忽略,会让一方担心自己的需求或发出的声音能否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并因这种担心而感到孤单。因此,与亲近的人划定界限必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当然,对方很可能不遵守界限,这时就需要我们去明确界限,用一种比较温和但坚定的方式拒绝对方的入侵。
举个简单的例子,女儿正在忙工作,妈妈却要她马上回去陪自己。这时,女儿不要对妈妈发牢骚说“你能不能体谅一下我”,或者干脆气愤地说“你天天这个样子,我不回去”。用这种抱怨或泄愤的方式拒绝,其实表达的不是拒绝,而是自己的情绪。正确的拒绝方式是“我现在很忙,抽不开身,暂时不能过去”。如果妈妈无视女儿的拒绝,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的要求,女儿就要暂时停止回应。如果妈妈强烈要求,甚至会用寻死觅活这种极端的方式逼女儿就范,女儿就会特别焦虑、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女儿对妈妈的了解非常重要,只要确定以妈妈的个性不会真的有那样的严重后果,就要坚定地拒绝妈妈。
第四,要避免因为自恋或愧疚去撩拨妈妈。这里说的“撩拨”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妈妈三天没有打电话给你,你也没有联系她,你很担心妈妈会因此觉得你是个不孝的女儿。为了维护孝顺女儿这种形象,你主动给妈妈打了电话。本来你们三天没有联系,没有发生冲突的机会,各自平静地生活。现在你主动打电话给妈妈,说自己三天不联系她,感到很不安。妈妈的情绪就可能被你带动起来,用“一连三天都不知道打个电话,没心没肺”之类的话指责你。
因愧疚感而过度满足对方,觉得自己应该多为对方付出一些,这种情况在母女或母子之间,特别是一些成年子女和上了年纪的父母之间经常发生。这其实是在无意中打破了自己好不容易明确了的界限。有时不是父母要追赶子女,而是子女内心深处渴望做被父母追赶的孩子。毕竟与人缺乏连接的孤独感会让很多人无法承受,难以面对。案例1-2中这对母女究竟谁在逃、谁在追,并不十分清晰。所以这位女士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我是真的想与妈妈“分离”吗?
第五,实在无能为力,不知如何应对时,可以试着示弱,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委屈、难过。通常,妈妈都很爱孩子,总能在孩子诉苦时产生强烈的共情。听孩子诉苦比被孩子指责、拒绝、嫌弃或厌恶,感觉要好很多。而且一个人真正表达内心的感受时,是没有攻击性的。妈妈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并理解孩子的感受。这足以激发妈妈对孩子的爱。
攻击只能刺激对方攻击自己,暴力只能刺激对方用暴力对待自己,唯有爱和善意才能激起对方的爱和善意。作为女儿,不妨告诉妈妈,你会一直和她在一起,即使有了爱人也不会与妈妈分开。对妈妈而言,这是最好的承诺和保障。一个人有了爱和安全感,再遭到坚定的拒绝时,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对抗,反而会反思、检讨自己,尝试改变自己与对方相处的方式。一个人只要重视一种关系,在意、珍惜这种关系中的另一方,就一定会做出妥协和调整。女儿要想平稳地完成与妈妈的“分离”,就要多一点耐心,真正理解彼此的需求,这样才能以一种边界更清晰、彼此更舒服的方式与妈妈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