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辟才胡同
北京西单商场以北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四十多米宽的街道,这条街道非常长,从西单北大街往西一直延伸到太平桥大街。当然,这条街道在扩建之后才形成了现在的模样,在过去,它只是一条四米宽的小胡同,名叫辟才胡同。
其实,“辟才胡同”也不是它的原名,这条胡同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叫“劈柴胡同”。
说起来,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早在明朝大将徐达进北京之后,他便将元大都的内城向南移动了一点,于是南边这一片就繁华了起来,有了更多人居住,并且也有一些外地人前往这里定居。有一天,一个名叫张生的乡下人带着老婆和三个儿子搬到了这里。张生没有什么本事,他原本想自己领着老婆孩子来到北京城后能过上好日子,不愁吃不愁穿,可一到这里才知道,虽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和老婆在北京城定了居,但还是得靠自己去谋生活,如果坐在家里等着,那只有饿死。
一开始,张生是想找一个大户人家去做事,挑挑水,扫扫地,打扫打扫厕所,或者给那些店铺当个伙计,以便养家糊口。可是让张生没有想到的是,他是这样想的,其他很多穷人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张生找了多日,也没有找到任何事情做,全被别人抢了先。
现在该如何是好?张生在乡下就是一个穷人,指望来到北京城里后能让老婆孩子不挨饿,可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租完房子后手里没有一分钱,就连一家人的晚饭都成了问题。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见晚上已经无米下锅,一家五口都要饿肚子了,张生便犯起愁来,暗恨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自己根本就不应该跟风来北京城谋生活。此时的张生,不觉产生了带着三个儿子和老婆再回乡下的想法,可是他的衣袋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再者说,即便要再回乡下,也应该吃饱肚子再出发,总不能空着肚子就起程,再走个三天五天,那么自己一家人岂不是要饿死在半路上?
还是张生的妻子有主意,眼见丈夫张生愁眉苦脸,便对他说道:“怎么可能没有办法呢?以前你在家不是打柴卖吗?如今北京这里有山,山上也有很多树,你还可以重操老本行,上山砍柴卖啊!”
张生一听,觉得老婆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砍刀,向邻居家借了绳子,赶往离北京城最近的西山。那时候,北京的西山还是一座野山,不归任何人管辖,于是张生很快就砍了一担柴回来,挑到集市上卖了,又买了几斤米,这才让一家人在第二天的中午吃上了饭。
为了让一家人能够在北京城长期生存下去,张生便想:“我砍一担柴,就能换一家人两日的吃喝,如果我每天都砍柴去卖,虽然不能富贵,但至少能在北京城活下去,况且这里一担柴的价钱,要比自己曾经砍柴所卖的价钱高出一半,这简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从此开始,张生便整日去北京的西山砍柴,挑进北京城出售,如此一来二去,张生在保证一家人吃喝的同时,也有了一点儿积蓄。
看见自己手里有了积蓄,张生又不满足现在的状况了:“别人都在街上开着店铺,我要是也开一个店铺,专门卖柴火,应该能赚更多钱。”有了这个心思,张生便将自己的想法对老婆和三个孩子说了。这个时候,张生的三个儿子也不再是孩子了,都变成了有些力气的年轻人,并且非常赞同父亲的想法。这一年,张生的长子已经十七岁,当时就一拍胸脯说:“从明天开始,我也去西山砍柴,等再过几年,我二弟三弟也能砍柴了,咱们就能把铺子开起来了!”
然而,张生的长子虽然也开始去北京的西山砍柴,可是除了比原来的收入多了一些之外,张生还是没有将劈柴厂建起来。
十几年过去了,张生老了,砍不动柴了,但这时张生的另外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凭借着力气和头脑,张生的大儿子果然开起了一个店铺,专门卖柴火,并且经营有道。张家不仅富裕了起来,还在这里盖起了几座大房子,拥有三进三出的院落,此时的张家,俨然已是一个大户人家了。
看到张家如此变化,仅靠卖劈柴就富裕了起来,附近的人就开始模仿,做起了劈柴生意。随后,这里又迁来了许多户人家,人越来越多,于是这里便形成了劈柴市场。
可是,张家的劈柴生意因讲信誉、不掺假,做得最红火,那些生意不怎么红火的人家就产生了嫉妒心理,心想:“张家人来这里时一穷二白,随便从这街上拉一个人都比他家富有。但现在他们靠着劈柴生意发了家,我们也这么做,为什么就不如张家人呢?”这种心理一发不可收拾,嫉妒也逐渐变成了嫉恨,认为是张家的劈柴厂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其他的店家在一起商量了一个阴损的办法,找了一个不怕事的伙计,深夜潜入张生家的劈柴铺子,用火给点了。
这场大火烧了五天五夜,不仅将张家的店铺烧了个精光,还将紧挨着店铺的张家院落烧了。因为自家遭了火灾,多年辛劳毁于一旦,张生气愤之下一病不起,没过几天就死了。由于张家家主去世,张家也衰败了下去。
但是,张家被大火烧得败落了,其他人家的生意也没好到哪里去,不仅没有长进,就连保持原样都不可能。因为张家的没落,原先张家的老客户干脆就不到这里来了,闹得这些人也一家家破产,真可谓是人在做,天在看。
之后,燕王朱棣从侄子的手里夺得皇位,又将都城从南京迁来北京。这一切工作都完成后,他又对这里进行了改造,把这一带划归为阜财坊。清朝时,这里又被划为镶红旗的旗地,由于之前这里曾经有很多家劈柴铺子,因此又叫“劈柴胡同”。
后来,清朝末期废除了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创办新式小学堂,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天津人臧佑宸在这里开办了一所学校,名为“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并以“辟才”为“劈柴”的谐音。他亲自谱写了一首校歌:“辟才,辟才,辟才胡同中。苍苍,菁菁,槐柳兼柏松,是何处?私立第一两等。开辟人才,开辟人才,胡同著其名。”由此,劈柴胡同便改名叫辟才胡同了,辟才胡同也声名大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