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概述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民间流传的主要有“平吕”“三元”“佛教”这三种说法。

一是“平吕”说。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其子刘盈登基为帝,称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对其母吕后也是唯唯诺诺,于是吕后逐渐从刘盈手中夺取了权力。刘盈因病去世后,吕后就顺理成章接管了大权,将刘邦打下的天下变成了自己的。那些从一开始就跟随着刘邦的大臣们都非常愤慨,但是吕后为政残暴,这些大臣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生怕吕后报复。

不过,在吕后因病去世之后,就轮到跟随着吕后的吕家人惶恐了,他们也怕遭到报复,于是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商议谋反,趁势夺取刘氏江山。然而这件事商议得并不严密,不知为何传到了齐王刘襄耳中。刘襄可是刘氏宗室,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于是便起兵讨伐诸吕,并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一举平定了“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文帝。刘恒登基后便将平吕之日定为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胜利和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于是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欢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时间继续流逝,汉武帝时,他又把祭祀“太一神[1]”的活动定在了这天,司马迁在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定为了重大节日。

二是“三元”说。

除了上边的“平吕”说,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这个节日起源于道教。道教有“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汉朝末期,五斗米道[2]盛行,其信奉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三官,并称上元是天官的生日,中元是地官的生日,下元是水官的生日。吕元明的《岁时杂记》中曾指出,道教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上元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圆月”,中元和下元自不用说。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曾提道:“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三是“佛教”说。

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时期。相传汉明帝信奉佛教,他听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众僧需观佛舍利,并燃灯敬佛,于是便在元宵节中添加了一条,让官员和百姓在这一晚燃灯,一同敬佛。在这之后,明帝倡导的这项活动便开始在全国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