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循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1

数循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杜平

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

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秘书长

从技术层面和供给侧角度看,我完全不是互联网圈里人,也谈不上是数据技术圈里人。但机缘巧合的是,9年前我调入新的工作岗位,我的主要工作则与上述两个领域紧密相关。因此,既有工作职责所在,也是个人兴趣使然,我也就一步一步地走进这两个领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域。当然,我的职责主要还是从需求层面介入,并且主要是考虑如何运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拓展新的电子政务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探索出实现政府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所必需的技术方案及其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我亲历了大数据从概念引入到现实应用、从业界探索到形成国家战略及规划、从数据要素化实践到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展开,这种种变化都显现出我国基于数据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的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已经到来。

十分幸运的是,我在推进所履职机构与我国企业界和大学开展相关合作的过程中(如华为、中兴、东华、神州数码、深信服、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清华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以及在参加一些专业论坛和高端峰会的过程中,陆续遇见并结识了一批十分敬业、特别专业且负有盛名的行家里手和国际大师级人物,我从他们身上受益良多并且始终怀有敬意和谢意。其中,本书作者车品觉先生就是我在大数据领域结识的老师之一。车老师特别令人佩服的是,他既担任过国际著名企业主管大数据业务的技术专家,也在国际著名的专业风险投资机构负责涉及大数据业务的投资咨询,还在诸多地方政府和著名企业中担任大数据领域的咨询顾问,涉及“产学研用金”(1)的经历十分丰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数年如一日地精心梳理其工作和学习心得,陆续完成了三本代表性专著,身体力行地竭诚为我国大数据的发展献计献策。

研读本书后,我深深感到,本书与车老师的前两本专著《决战大数据》和《数据的本质》相比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本书的立论基础是循环论和系统论,初步揭示了“数循环”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这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天生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数据作为基于人类行为而生成的新的要素资源,从数据的生成到数据的应用,再到应用中持续生成新的数据,继而进入新的数据应用阶段,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规律。当然,由于数据的生成就是源于现代社会对人类的各种行为的电子记录以及人们对数据反复加工利用的电子留痕,因此,人们的主观意志可以对数循环的范围、深度、进程、效果等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即数据的要素化、资产化和资本化只能在持续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对此问题,作者在书中给予了明确的论述:“行动产生数据,数据发现规律,规律帮助决策,决策指导行动,周而复始,不失其行”的循环往复规律,这是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在当今时代,任何一家企业或早或晚、或快或慢,都必须融入数字化时代,应用数字化技术。所以,本书多次指出,企业在决定进行数字化转型伊始,就需要牢固树立数循环的数据战略和系统思维,其后启动的行动计划才不至于走弯路,甚至是以失败告终。这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形成企业领导层以及部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思维习惯和自觉意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也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相信,这是作者十余年来持续研究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所深切感受到的许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成功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本书注重研究事物间的递进关系和关联关系,即围绕数据战略、数据治理和数据中台三个关键部分来阐述一体化的逻辑。这样的叙事主线,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了全局,既指出各个部分功能效用的相对独立性又强调前后衔接递进的协同效应,这有利于企业家们进行总体思考并统筹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比如,通过深刻分析企业数字化中的种种思维误区、认知偏差,以及影响数据战略落地的堵、独、慢、漏四大现实阻力,再来强调数据战略的重要性就可以更好地让组织成员接受。

在数据治理方面,作者通过运用一些现实事例分析,得出了一些鲜明的结论,如关于持续性数据治理重于数据资源直接利用;关于数据质量治理需优于数据数量获取;关于制定企业数据战略是基于业务战略;关于数据治理应先于数据中台全面建设;关于定义数据产权要前置于数据流通交易;关于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性须贯穿于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及其大循环;等等。这些结论都给人以启发,引发人共鸣。

关于数据中台,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宏观角度看,数据中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推动处于同一数据生命周期内的数据进行聚合、治理、应用所衍生的管理和技术框架。从狭义角度看,数据中台是一种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与营运架构,其核心是解决数据内外连接能力和数据共享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且很有道理。因为有太多的企业和机构,其内部各部门信息系统隔离、数据不通、网络不快捷、业务不协同,还存在由各类业绩考核评价引发的各立山头、各自为政、各求自保等管理思维偏差。因此,通过数据中台建设促进数据战略及数字化管理理念落地,同时推动数据流按照数据治理目标实现畅通共享和关联互补,最终实现数循环所定义的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变革、企业数字化技术升级和企业数据要素化、资产化的新增商业价值,这就是数据中台的重大现实意义。当然,对于数以万计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否需要建设数据中台?若不必自建,那么如何获得数据中台所带来的好处?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三,本书通篇都体现了方法论导向和操作性解决方案指引的功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归为能够有效启发并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书。在国家明文确立大数据国家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急需进入实质性的全面展开阶段。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问题繁多,企业家如何决策起步?起步后如何少走弯路?在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有哪些?除了必须考虑观念、意识、共识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外,如何从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找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需遵循的一般规律,是更加迫切的,如总体框架及其路线图、主要程序、关联分工、基本规则、技术架构、注意事项等,这些也是大量期待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又十分迷茫的企业特别想了解、借鉴的有效做法。

在我看来,本书以“用数据”和“养数据”之间的循环往复为主线,指出了许多可借鉴、可操作的合规方法。比如,完整的“数循环示意图”、“三阶段”及其“八步法”、数据治理6×6矩阵、“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决策”闭环、数据专区建设5要素,以及阿里、京东等数字化转型先行企业的有关案例等,这些都非常值得当今的企业家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