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版前言

这本书写给那些第一次接触项目管理的人们。我们注意到,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工程师第一次走向管理岗位时大多是承担项目管理工作。这是因为:第一,大多数的项目最主要的工作仍然是技术工作,很多人认为一个不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是很难胜任项目管理的;第二,现在已经很少有那种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胜任的工作了,大多数的任务依赖一个团队,所以我们需要从一群技术人员当中选出一个管理者。这本书正是写给那些第一次走向“管理职位”而承担着项目管理工作的人们。同时对于那些一直在校学习的大学生来说,这本书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虽然在校大学生还没有真正从事过项目管理工作,但是他们的教育背景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工作者是类似的,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意识到“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思维特征和视角。

显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本书在采用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书中所涉及的主题。客观来讲,项目管理的书并不少,但是它们大都集中于讲述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但我以为,对于一个初次承担项目管理工作的人来说,其“项目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那些“技术”和“工具”的学习,而在于形成“管理者”所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多数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的人们习惯于“公式化”这个世界,如果他们被导向成学习项目管理就是认识在“管理领域”中的“牛顿定律”的话,他们将一直无法真正领悟这种差别。

也正因为如此,本书脱离一般性教材相对严谨的风格,而是采用了便于阅读的文体来编写,一切以帮助读者理解为目标,包括文字的编排和论述。虽然本书是讲述“项目管理”的书,但是注重的却是培养“项目管理思维”,而不是罗列知识点和方法。书中覆盖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很多是来源于人人都可以感知的生活常识以及我们身边发生的例子,有些内容读起来还相当有趣。

现代人最稀缺的是“时间资源”。一本厚厚的巨著虽然可以显示作者所具有的渊博知识,以至于总是可以维持读者对作者的崇拜,但实际上却削弱了读者学完它的信心。教师的义务是有效地传授知识,这种“有效”就包括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篇幅让学生掌握知识。

管理学确实不同于工程学,知识并不直接产生价值。当工程师遇到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时,他可以回忆起来某本书上有解决的办法。但是管理学所体现的价值全然在你日常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存在没有正确解的情况,但需要你改变过去的习惯。这个时候你不会记忆起老师曾经讲过的正确方法。久而久之,大概只记得学过某某学了。我经常告诫同学,“知道知识”唯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当老师,因为老师只需要把知识说出来就会有一份传授知识的报酬了。碰巧一个朋友传过来一份80/20原则的PPT,里面说道:“80%的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相信行动才有结果。”看得我一身冷汗,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那20%的人才是成功者。

“授人以渔”,这又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如何做到却并不容易。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物理。课本都很薄,但却让我呆坐在桌前,数小时面对一页纸而不得任何要领。实在无奈,只好去图书馆借来国外大师们的书,却发现原来枯燥的公式会变得那么生动,文字间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深。而看看国内的课本,那吝啬的言语真让我觉得作者是不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一个有趣的例子对比了东西方的教育差别:对一个搭塔的儿童积木玩具,你有两种方法教育小孩子。第一种是,告诉小孩子如何去对照说明书完成一个塔;第二种是,任由小孩子自己去想象,搭出他喜欢的任何东西。我们都在第一种教育方法下生存,因为家长是以谁学得快来判断聪明不聪明的。而在第二种教育方法下的小孩子不可能搭出比说明书更漂亮的东西来,家长自然就会以批判来剥夺小孩子的创造性。这就培养了我们只追求快速地模仿,而不是独立地创造。就好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只追求快速地解题,却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么一道题。这里面说的“渔”与“鱼”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刚才的例子。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知识点的由来和背景,就是要帮助读者形成特定的思维习惯,而不是简单地记住“结果”。因为“结果”可能会过时,但“正确的方法”却可能会不断创造出好的“结果”。

严格来说,本书是给初涉项目管理的人看的,并力求“实用性”,尽量把复杂而高深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故弄玄虚。简单的东西才便于操作和使用,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所以我力求以活泼的文字带给读者阅读的兴趣。说实话,书中的很多观点并不是简单地仅靠阅读就可以体会和理解的,有些时候真正的学习确实是在不经意间的一种顿悟。本书的学习过程可以这么来描述:第一阶段是通过学习和了解项目管理的具体概念和方法来接触项目管理的思维,但重点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仅仅是途径;第二阶段则是在已经形成了项目管理思维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

多年的培训经验让我意识到,在信息表达和沟通的过程中,文字虽然是所有信息传递方式中最准确的一种,用它来定义和表述最终结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显然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却有着其他更有效率的方式。虽然作为一本教材,文字可从维护一种严肃性,但作者还是有目的地寻求其他表达方式,例如图解和案例。

本书在结构上还是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体系,借用了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架构。原因在于:第一,至少我们需要一个架构来进行组织,在没有更好的体系之前,PMI所发布的PMBOK还是相当权威和完整的;第二,PMBOK已经被广泛地采纳和接受了。不过,我在知识点的论述上完全没有采用枯燥的教条形式,很多内容甚至超越了PMBOK原本的范围。在内容的取舍上,我还是强调以应用为主,所以那些在实践中相当起作用的内容被补充了进来。

这本书不是个人的成果,我要感谢对这本书做出过各种贡献的人们。我要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摩托罗拉中国软件中心,是在那里的工作经历才有了我第一次授课与培训的资历。我也要感谢北京软件过程改进协会(SPIN)的朋友们,没有他们所提供的机会和锤炼,我不会自信地走上讲台。我要感谢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领悟了“教书育人”的真谛。我要感谢人大网院的朋友们,是他们实现了我把多年的实践经验汇集成书的愿望。我还要感谢身边的许多同事,书中很多精辟的内容都是在和他们共同探讨中得来的,他们是:谭景文、黎学文、张靖海、邓文、石世寒等。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很难想象这本书会最终完成。

既然项目管理强调的是应用,那么更多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实践,我们这本书也会在后续的再版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谢谢!

作者

2005年4月于杭州龙禧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