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开辟鸿茫,告别蛮荒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内战,以轩辕的胜利而告结束,各部落首领推举他为首领,也就是“天子”,尊称为黄帝。

大概在此之前,一种神秘的学说已经兴起,这种学说就是“五行说”。五行就是水、火、土、木、金,在古代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五行说”不仅仅是一种宇宙物质观,同时也被运用于政治领域。比如炎帝的“炎”字,很明显是与“火”有关,代表“火德”。依照五行理论,土从火生,如今轩辕取代了神农部落的炎帝,意味着“土”取代了“火”,土德取代了火德。轩辕使用了“黄帝”这一尊号,是因为“黄”字总令人联想到土的颜色。

黄帝成了新的天子,而炎帝则失去了统治天下的权力。尽管从当时的情形看,炎帝是个失败者,但如果以更长久的目光来看,他却是一个胜利者。在炎帝、黄帝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民族,各个部落是比较分散的。在与蚩尤的战争之后,中原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些部落先后归附于炎帝与黄帝,在文明上趋于一致,一个民族的雏形产生了。炎、黄二帝成为华夏族的共同先祖,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与炎帝都是胜利者。

至于蚩尤,虽然战败身亡,但他的影响力犹存。

据说后来黄帝为了征服南方部落,特地画了蚩尤的像,威慑诸部。在民间,蚩尤更是被当作一个三头六臂的战神来看待。从这个侧面来看,古中国的文明还是显得相当宽容,因为官方似乎无意制止崇拜蚩尤的民间信仰。

司马迁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中有一篇《封禅书》,其中有谈到秦始皇曾经“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在秦统一中国时,中国民间有所谓的八神,其中第三尊神就是“兵主蚩尤”,他排在“天主”与“地主”之后,主兵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战神”。司马迁特地记道:“八神将自古而有之。”可见蚩尤被当作战神加以崇拜,是古中国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而且他在诸神中的排名,仅次于天地,地位相当尊崇。

反动派蚩尤被击毙了,可是他却成为中国人的神,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官方文献一直把蚩尤刻画为一个残暴的反动派,站在公正的角度说,蚩尤对中国文化是有很大贡献的,特别是在军事技术的革新上。从蚩尤开始,中国才算进入大规模使用青铜武器的阶段,把他当作“兵主”或“战神”来看待,是不过分的。

当然,在上古三雄之中,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帝,从他开始,中国有了一个国家的雏形。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征服者。

在黄帝之前,神农氏部落曾经十七代成为各部落的首领,这种领袖地位的获得,除了掌握农业技术之外,也不排除有几分武力的色彩。不过武力应该是第二位的,主要原因大约有两点:其一是人口数量仍然比较少;其二是各部落的组织形式仍然比较原始,并没有十分完善的行政系统。

黄帝的统治,带来了政治上的革命,他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一个国家政权的雏形出现了。这种政府管理机制,想必是中原大混战之下的产物,战争迫使政府必须升级管理模式,原先那种带着浓厚原始部落色彩的简单管理模式,已不足以适应战争的需要。我们从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中,可以看到作战的地域范围已经相当辽阔,从江淮流域一直延伸到了华北平原的最北界,战争波及的范围,恐怕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帝的胜利,得益于其更有力、更高效的行政能力。

我们来看看史料中的一些记录。

根据《史记》的记载,黄帝对诸部落采取了严厉的控制手段,凡有不顺从者,他就前往征讨,平定叛乱后,也不停留,马上收兵离开。为了征伐这些部落,他的军队遇山开路,披荆斩棘。他的势力所及,东抵东海岸,西至崆峒山,南抵长江,北至涿鹿。他把都城安置于涿鹿平原,因为这里是他的福地。

中国古代,君主“坐北朝南”,归顺的一方“南面称臣”,这个习惯的由来,大约也是从黄帝开始的。他从称帝始,就把行政中心置于国家的最北端。这么一来,他的统治区,大致可以说是以涿鹿为中心向南展开的一个扇形区。在建都地址的选择上,黄帝一定是费尽心思。他必须预防诸部落的反叛,如果把都城建在帝国中心,很容易遭到反叛部落的突袭,倒不如离得远一点,即便有变,也有充足的时间应对。

接下来黄帝必须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都城建在偏远的北方,如何对诸部进行有效的控制呢?

他摸索出三种控制手段:

第一,巡视。那个时代通信条件很差,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最保险的办法,莫过于亲自大驾光临了。黄帝是一个非常勤勉的君主,他不断地出巡,实际上也是在向诸部展示他的权威与武力。他似乎对诸部落的忠诚并不是特别放心,因为在出行途中,每到一个地方,他的住所周围都是手执戈戟、全副武装的战士。这种架势,自然会对诸部产生巨大的威慑力,这是他统治的一个手段。黄帝巡视诸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祭祀天地鬼神山川,搞封禅大典,表明自己的权柄并非来自人世,而是来自上天,正所谓“君权神授”也。据《史记》的记载,黄帝登过丸山、泰山、崆峒山、鸡头山、熊山、湘山等,这不全是游玩,主要是搞祭祀,让山川之神庇佑自己的政权。

第二,召集诸部大会。黄帝曾经在釜山召集诸部首领开会,这个釜山当然不是现在韩国的釜山。在《史记》里已经使用“诸侯”这个名称,不过这似乎是把后世的称谓用于黄帝时代,当时应该还没有这种叫法,部落色彩仍然是很浓厚的。通过诸部会议,进一步确立了黄帝的统治权。

第三,他设立了两个机构,分别称为“左大监”与“右大监”,职责就是监察各部落。也就是说,黄帝派出特派员驻扎在各部落里,严密监视各部的一举一动,并直接向上级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中央政府的雏形出现了。通过这种方式,黄帝对诸部的控制力度,要远远超过神农氏统治的时代。

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三皇”的年代过于久远,可信度是比较低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并没有写“三皇”的事迹,而是以“五帝”开篇。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兽、唐尧、虞舜五人,而黄帝则是五帝中的第一帝。

黄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为如此,后世把许多功劳都归之于他,把一个大活人变成了一个半仙,成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先知。正是因为历史太久远、史料太缺少,才产生了一种朦胧美,后世仅仅是凭借着想象力去认识一个人,无论想得多完美都不过分。

说起来古人也算有福,换作现代,要保持完美的形象,那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整个国家的言论都操纵在某个人手中。即便如此,操纵者也只能在自己所能操纵的范围内得意一时罢了,岂能骗得过全世界的眼睛呢?

除了若干个史实事迹外,黄帝的生平差不多就是一张白纸。正因为是白纸,可以随意画上几笔,所以后人拼命往他脸上贴金。他不仅是个征服者,还成了文化巨人,在中国思想的两大源流儒家与道家中,黄帝通通吃香。

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黄帝的。

有一回,孔子的学生宰我问道:“我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黄帝三百年’。请问老师,这个黄帝究竟是不是人啊,他怎么能活三百年呢?”这是古代一种传闻,称黄帝统治了三百年,宰我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这家伙不信邪,别说活三百年,活一百年都没见过呢,所以他拿这个棘手的问题来问老师。

孔子向来不语“怪力乱神”,当然也不能回答说,人家黄帝仙风道骨,活三百年有什么好奇怪的。他还是比较务实的,可是宰我的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刁钻,换作别人是很难解答的。但老夫子毕竟是圣人,没有两把刷子哪行,他见多识广,脑瓜灵敏,灵机一动答道:“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什么意思呢?孔子说,黄帝活着统治了一百年,死后精神又延续了一百年,然后他的那一套教化手段又施行了一百年,加起来三百年。您瞧瞧,老夫子确实有水平,用唯物史观科学解释了“黄帝三百年”的深刻内涵,没有怪力乱神的成分。一个人做出三百年的事业,这在儒家分子眼中,确实是伟大的事业。

黄帝不仅是儒家推崇的对象,也是道家的祖师爷。

在汉代兴起了一股“黄老之治”的风气,把黄帝、老子都当作无为而治天下的典范。老子讲“无为”是有证据的,而黄帝怎么也成为“无为之治”的鼓吹者,这点就奇了怪了,令人难以理解。黄帝夺取天下,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武力与征服,并非“无为之治”,他居然也成为道家人物。倘若黄帝能从坟墓中爬出来,自己准认不得自己了。

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在于中国人喜欢“言必称古人”,后世许多书都假托黄帝之名,黄帝渐渐变成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些书里,最著名的当然是《黄帝内经》,比较有名的还有《阴符经》。除此之外,后世方士、卜者为了提高自家学说的权威性,也都把著作挂到黄帝名下,比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黄帝龙首经》、《黄帝宅经》、《黄帝授三子玄女经》等,五花八门,举不胜举。

黄帝时代,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造字。

据说创造汉字的人是黄帝时代的仓颉,实际在此之前,一些简单的语言符号就产生了。在很早之前,就有“结绳记事”的说法,就是结草绳做成各种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事物。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运用的符号越来越多,渐渐地形成了文字的基础。到了黄帝时,由于他统治的范围已经相当广阔,有必要把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统一为文字。在这个时候,仓颉应运而生了。

仓颉可能是黄帝的一名史官。有人会问,当时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史官是做什么的呢?其实那时的史官并不是要写史书,而是要懂得各种神秘文化,得会占卜、算卦之类的。文字的产生,在文明史上是一件大事,这也是一个国家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做的事,否则国家的命令怎么传达呢?

那么仓颉是怎么造字的呢?据说他是受到鸟儿的影响,看到鸟儿用爪子在地上乱扒而得到启示,所以创造出“鸟迹书”。今天的汉字是方块字,方方正正,以前则不是,歪歪扭扭的,一眼扫过去,还颇有鸟迹的模样。

另一个重要的发明,就是“干支”纪年体系。

这也是对后世产生至深至远影响的发明,所谓的“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人又以阴阳的观念,把十天干分为五阳五阴,把十二地支分为六阳六阴,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依次相配,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便是用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实际上是一种六十进制。

一直到20世纪采取西历公元纪年之前,这种干支体系一直是中国纪年主流,即便现在被边缘化了,在日历上仍然会标注出来。发明干支体系的人,据说名唤“大挠”,当然他也是在黄帝的命令之下,才捣鼓出来的,所以论起功劳,黄帝也有一份。

养蚕取丝,亦始自黄帝时代,发明者据说是黄帝之后嫘祖。这项技术后来不断被改进,蚕丝及丝织业,一直是古代中国技术的骄傲。在汉武帝时,中国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到罗马帝国,大诗人维吉尔还下断言:这东西是从树上长出来的。而那时距黄帝时代,已过去两千多年矣。

除了以上几个重大发明之外,黄帝时代在天文学等领域也有很大进展,包括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历、隶首作算数等。黄帝还曾经用首山之铜铸大鼎,据说舟车也是这期间发明的,我的理解是改进了舟车的制作。不管以上这些说法是否属实,有一点是得到证明的,那就是黄帝时代的文明,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自古以来,黄帝一直被认为是中华始祖,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从黄帝开始,民族、国家初步成形了,有了一个全国性的行政管理机制,有了文字历法。可以说,黄帝是“开辟鸿茫,告别蛮荒”的关键人物。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估计是在最后一次出巡的途中去世的,因为他的遗体埋葬于陕西北部的桥山。

黄帝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文明时代,他的继承者们又如何把他的事业发扬光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