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典籍撷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秦汉魏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思想开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随着经验知识的积累和数术之学的兴起,使巫与医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分。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医如医和、扁鹊等,虽大多没有著作流传至今,但能从现存的其他史料中佐证当时的医学发展。而此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现了多次朝代更迭,历经秦汉魏晋,医学体系在此期间逐步完善。《汉书·艺文志》辑录了当时的医经、经方、神仙、房中4种中医典籍;以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为代表的医家,则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各医家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各抒己见。他们的著作为后世医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并进一步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形成的与抑郁症相关的辨证论治体系,更是后世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重要参考来源。

一、中医学对郁证研究的萌芽

在总结战国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内经》描述了抑郁症相关的症状表现,从多方面阐述了抑郁症的病因治法,将病因归于体质、脏腑功能失常与气的失调,提出“思则气结”“忿怒伤肝”“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思伤脾,怒胜思”等理论,是现代心理疗法的雏形。《伤寒杂病论》也记载了一些独创性的见解。

二、郁证诊疗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独创性地提出了与抑郁症相关的病名概念。治疗上秉承了《内经》以气郁为基础的思想,重视对气机的调理,书中已经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为后世医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晋朝医家在继承先贤研究的基础上又加以补充,《脉经》就进一步阐释了《伤寒杂病论》相关的抑郁病证诊疗特点,《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一些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