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明洞
一、明洞作用
明洞是用明挖法修建的隧道,一般设置在隧道的进出口处,是隧道洞口或线路上能起到防护作用的重要建筑物。
明洞的设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1)洞顶覆盖薄,难以用钻爆法修建隧道的地段。
(2)受坍方、落石、泥石流等威胁的地段。
(3)公路、铁路、沟渠等必须在铁路上方通过,又不宜修建隧道、立交桥或渡槽等的地段。
(4)为了减少隧道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和景观,洞口段需延长。
二、明洞类型
明洞的结构类型常因地形、地质和危害程度不同而异,有多种形式,采用得最多的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
1.拱式明洞
拱式明洞的结构形式与一般隧道基本相似,也是由拱圈、边墙和仰拱或铺底组成。它的内轮廓也和隧道一致。但是,由于它周围是回填的土石,得不到可靠的围岩抗力的支持,因而结构的截面尺寸要略大一些。
(1)路堑式拱形明洞。路堑式拱形明洞两侧都是高边坡的路堑,施工时先开挖路堑,然后在路堑内修建隧道衬砌结构,然后回填上面的覆土。如图2-12所示。
(2)偏压直墙式拱形明洞。偏压直墙式拱形明洞适用于两侧边坡高差较大的不对称路堑。由于压力的不对称性,边墙设计为直墙,外侧边墙厚度大于内侧边墙厚度。如图2-13所示。
图2-12 路堑式拱形明洞
图2-13 偏压直墙式拱形明洞
(3)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当地形倾斜,低侧处路堑外侧有较宽阔的地面供回填土石时,为了增加明洞抵抗侧向压力的能力,可修建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这种明洞拱圈等厚,内侧边墙为等厚直墙,外侧边墙为不等厚斜墙。如图2-14所示。
图2-14 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
(4)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在傍山隧道的洞口或傍山线路的上半路堑地段,一侧边坡陡立且有坍方、落石的可能,对行车安全有危险时,或隧道通过不良地质地段必须提前进洞时,由于外侧地形狭窄,地面陡峻,无法回填土石,为了平衡内侧压力,此时可修建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一般内侧边墙为等厚直墙,外侧边墙应相对加厚,且外边墙地基必须放置在稳固的基岩上。如图2-15所示。
2.棚式明洞(简称棚洞)
当山坡侧向压力不大,或因地质、地形限制,难以修建拱式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1)盖板式明洞。它是由内墙、外墙、钢筋混凝土盖板等组成的简单结构。一般上部用土石回填覆盖,以避免山体落石对明洞的冲击。这种结构内墙一般为重力式墩台结构,厚度较大,用以平衡山体的侧向压力,它的基础必须放在基岩或稳固的地基上。外墙不受侧向压力,仅承受梁和盖板的竖向荷载时,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较小,固外墙较薄,或者根据落石的严重与否以及地质情况,采用立柱式(梁式)或连拱墙式结构。当外侧基岩较浅,地基基础承载力较大时,可采用立柱式结构。如图2-16所示。
图2-15 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
图2-16 盖板式明洞
图2-17 刚架式棚洞
(2)刚架式棚洞。当地形狭窄,山坡陡峻,基岩埋置较深而上部地基稳定性较差时,为了使基础置于基岩上且减小基础工程,可采用刚架式外墙,此种明洞为刚架式棚洞。该种明洞主要由外侧刚架、内侧重力式墩台结构、横顶梁、底衡撑及钢筋混凝土盖板组成。棚洞顶部施作防水层并用土石方回填覆盖。如图2-17所示。
(3)悬臂式棚洞。稳固而陡峻的山坡,外侧地形难以满足一般棚洞的地基要求,而且在落石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修建悬臂式棚洞。一般内墙为重力式,上端接筑悬臂式横梁,其上铺以盖板,在盖板的内端设平衡重来维持结构受外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如图2-18所示。
图2-18 悬臂式棚洞
明洞虽然是在敞开的地面上施工修建,但由于圬工数量较大,而且上部需回填土石覆盖,所以整体造价比暗挖的隧道要贵些。过去,由于隧道造价较高,为了降低造价,很多隧道力求缩短洞身。而在施工后,发现洞口很不安全,只得一再接长明洞,反而增加了费用,还给洞口施工带来了干扰。所以,根据目前的隧道洞口设计理论,宜采用“早进晚出”的设计原则,不宜事后把增修明洞作为补救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