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习情境2.3 三(四)等水准测量

2.3.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水准测量属于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高程控制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四个等级,其中一等、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测量的基础。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是大比例尺测图、工程测量和地面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根据使用仪器型号的不同,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用DS3级水准仪进行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3。

表2.3

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四等

≤100.0

≤3.0

≤10.0

≤3.0

≤5.0

≤20㊣L

注 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其闭合差容许值为:

fh=±20㊣L(mm)fh=±6㊣n(mm ㊣

㊣)㊣

(2.13)

式中 L———路线长度,km;

n———测站数。

仪器等级采用DS3级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于普通水准尺,它是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划均为零,而红面尺一根尺底刻划为4.687m,另一根尺底刻划为4.787m,这一数值用K表示,称为同一水准尺红面、黑面常数差。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介绍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记录与计算。

2.3.2 观测方法与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和记录见表2.4,括号中数字1~8号代表观测记录顺序,9~18号为计算的顺序与记录位置。其观测步骤如下:

(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填入编号(1)、(2)、(3)栏。(2)将水准尺翻转为红面,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填入编号(4)栏。

表2.4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格

(3)照准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填入编号(5)、(6)、

(7)栏。

(4)将水准尺翻转为红面,照准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填入编号(8)栏。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三等水准测量的顺序为“后—前—前—

后”,观测顺序有所改变。

2.3.3 计算与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根据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下丝-上丝)×100计算前、后视距离。

后视距离(9)=[(1)-(2)]×100;前视距离(10)=[(5)-(6)]×100;

前、后视距差(11)=(9)-(10),前、后视距离差不超过5m;

前、后视距累计差(12)=上一个测站(12)+本测站(11),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

过10m。

(2)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计算(k7=4.687、k8=4.787)。后尺黑、红面读数差(13)=(3)+k-(4);

前尺黑、红面读数差(14)=(7)+k-(8);

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不超过3mm。(3)高差计算与检核。

黑面尺读数之高差(15)=(3)-(7);红面尺读数之高差(16)=(4)-(8);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见表2.4;

黑、红面所得高差之差检核(17)=(15)-(16)±0.100=(13)-(14);

式中,±0.100为两水准尺常数k之差,单站数用“+”号,双站数用“-”号。

黑、红面所得高差之差不超过5mm。(4)计算平均高。

(18)=12[(15)+(16)±0.100]

式中 符号意义同上,但单站数用“-”号;双站数用“+”号。

2.每页的计算和检核(1)总视距计算与检核。

本页末站(12)=∑(9)-∑(10)

本页总视距=∑(9)+∑(10)

(2)总高差的计算和检核。当测站数为偶数时:

总高差=∑(18)=12∑[(15)+(16)]=12﹛∑[(3)+(4)]-∑[(7)+(8)]﹜

当测站为奇数时:

总高差=∑(18)=12[∑(15)+∑(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