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圆柱体上波力的研究>*
一、概述
关于波力对圆柱形建筑物的作用问题,国际上已进行了近三十年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大致表现为五种不同的类型:①莫利逊(J.R.Morison)>[1]方程为基础的一些解,即作用在圆柱形建筑物上的波力由拖曳力和惯性力组成;②拉拨(Д.Д.Лаппо)等>[2]提出的,假定在理想流体条件下,利用均匀流绕圆柱体流动的绕流原理而获得的解;③麦克卡姆(R.C.Mac Camy)等>[3]在比拟声波绕圆柱体绕射时的解答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解;④查克拉巴堤(S.K.Chakrabati)>[4]和哈里哈拉腊曼-帕鲁丘里文卡顿纳腊撤(Harihara Raman Paruchuri Venkatanarasaiah)等>[5]提出的非线性绕射理论;⑤莎普卡耶(T.Sarpkaya)>[6>,7]和苏布腊塔(K.Subrata)等>[8]提出的横向升力的研究。近年来试验表明,波浪对圆柱体的作用力除了波浪前进方向的作用力外,有时还有垂直于波浪前进方向的测向升力,后者有时可达前者的1.6倍,频率则为波浪的2倍或3倍。并在原型上观察到圆柱体侧向振动的现象。这个力的存在是根据库列根(Keulegan)-卡彭特尔(Karpenter)>[9]参数或称周期参数umT/2a(um是水质点最大水平速度,T是波浪周期,a是柱体半径)达到某值时才出现的;最近苏布腊答试验研究>[8]表明,该值小于5时,侧向升力可略去不计。
鉴于我国石油事业迅猛发展,在近十年内,波力对圆柱形建筑物作用的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我们在渤海湾钻井船孤立圆柱体(直径3.4m)上的现场实验,取得了宝贵的波压资料。我们从现场拍摄的照片、图1及实测的波压示波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圆柱体对波浪具有圆圈式的绕射(反射)作用,而且在柱体各方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射波高产生,而在示波图中也未发现由于波流分离而引起波压的骤然下降,同时我们以实测资料中分析到的周期参数umT/2a=1~2.5,因此无侧力的影响。基于上述观测现象及情况分析,故本文中的波力分析式是从有限波高的观点出发,并应用势波的绕射理论而取得的。
渤海湾钻井船孤立圆柱体照片
图1 渤海湾钻井船孤立圆柱体示意图
图2 实测的波压示波图
>[1]
>[2]
二、波力公式推导
(一)势波线性绕射理论>[3]
势波绕射理论仍属一种线性理论,这种线性微分方程解法是将对柱体入射波与柱体的扩展波(反射波)的势函数叠加,并根据边界条件及拉格朗日方程即可求得柱体上波压公式。选水体的静止自由表面向右为ox轴,垂轴向下为oz轴,水深为d,求解下列两组偏微分方程:
设φ=Pei(kx-σt)为式(1)解,代入式(1)得常微分方程组,再解之,即可求得:
设φ=R(r)Θ(θ)Z(z)e-σt为式(2)解,代入式(2)得常微分方程组,再解之,得:
式中:m为贝塞尔方程的阶数;为第二类汉克尔函数。
现先将式(3)改为圆柱坐标后,再将eikrcosθ用贝塞尔函数表达得:
最后,将入射波的特解φ(1)和扩展波的通解叠加后即得绕射理论势波的通解为:
φ必须满足圆柱体的边界条件[φr]r=a=0,由此φ的定解为: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
得到下列圆柱体上的波压公式:
如取m=1,ka《1则式(9)可简化成:
在柱体上由于入射波引起的波压力为:
显然,柱体上反射波引起的波压力为:
(二)有限波高绕射理论
从有限波高观点出发,通过强迫波分析,导得了有限波高的波压公式,然后结合扩展波理论求得了圆柱体上的波压等公式。
设想有一二维水体,位于一水平底层之上,一端产生简谐运动,强迫水体振荡,另一端水体延伸至无穷远处。坐标同前选择,以p表示压力,u,v分别为ox轴和oz轴的水质点速度分量,则连续方程及运动方程为:
自由表面应满足的条件为
式中:ζ为海面离静止海位升降的高度。其底部条件为:
水体左端边界产生简谐运动,其边界条件为:
水体右端边界条件:当x→∞时,波浪为向右传播的前进波。
上述方程的求解过程,详见文献[10]。根据二阶近似解所导得的有限波高的波压公式为:
将式(17)化成圆柱坐标得:
根据线性绕射理论中圆柱体上的波压公式(10)、式(11)、式(12),这些公式表明波压是入射波和反射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在入射波波压公式(11)右端的第2项中乘以2,即可得到式(10)的柱体上的波压公式,这意味着反射波作用的压力效应。因此,在这里我们是从有限的入射波高的观点出发,在圆柱坐标形的波压公式(18)中,取r=a,同时再考虑到反射波的压力效应,在有关项中乘以2,这样便可得到简化后的圆柱体上的波压公式:
式中:ψ=arctan(2kacosθ);φ=arctan(4kacosθ)。
对波压沿柱体的环向积分得单位高度波力:
对Fz沿水深d进行积分得波的总的水平推力:
三、理论计算与实测比较
在波压、单位高度波力及总波力的计算中,应用了渤海湾塘沽口风浪要素,见表1。这些风浪要素的波型d/λ=0.2~0.43为过渡型。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可以证实,在任一周期T中,最大波力并不发生在波峰出现时间,而发生在波峰出现前的时间,即发生在波峰出现前的相位角σt=35°~90°。在计算中采用0.1T~0.15T、σT=35°~45°较为合宜。
表1 渤海湾塘口风浪要素
表2 柱体的单位高度波力Fz的分布计算
在波压计算中,我们仅作了柱坐标θ=0、a=1.7m时的15组纵向压力分布计算,计算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见计算与实测大致相符,一般相差10%~20%,在波的环向压力分布计算中,仅作了z=2.21m、z=3.00m、z=2.05m的三种水深情况下的15组环向压力分布计算,计算与实测大致吻合,计算结果见图4(图3、图4中,)。
图3 纵向压力分布计算图
图4 环向压力分布计算图
柱体的单位高度波力Fz的分布计算,共进行了三组,计算与实测较为一致见表2。
柱体的总波力Q,共进行了15个波的计算,并与实测进行了比较,各波大部分是较为吻合,其中个别的相差30%,见表3。
表3 柱体总波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
四、结语
从有限波高的观点出发,并结合绕射的势波理论,导得了式(19)、式(20)、式(21)的波压、单位高度波力及波的总水平推力等式。理论公式与现场的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大致吻合的。本文提出的波力公式,适用于Ka<;0.5情况。
参考文献
>[1]Morison,J.R.,Johnson,J.W.,O'Brien,P.M..Experimental studies of forces on piles.Proc.Fourth Conf.Coastal Council on Wave Res.Berkely Calif.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uncil on Wave Research,1954.
волнов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на отделъноопоры и əлементы сквозныхконструкций.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аксинальных наносов,1960.
>[3]MacCamy,R.C.,Funchs,R.A..Wave forces on pile:a diffraction theory,U.S.Army,Corps of Engineers Beach Erosion Board,Tech,Memo.No.69,Dec.1954.
>[4]Chakrabarti,S.K..Nonlinear wave forces on vertical cylinder.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ASCE,Vol.98,No.HY II,Proc.Paper 9333,Nov.1972,p.p.1895-1909.
>[5]Harihara Raman,Paruchuri Venkatanarasaiah,Force due to nonlinear waves on vertical cylinders.Journal of the Waterways Harbors and Ccastal Engineering Division,ASCE,Vol.102,No.WW3,Aug.1976,p.p.12326-12293.
>[6]Sarpkaya,T.,Wave Forces,Periodic,Flow about cylinders.Summaries on the 1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astal Engineering,Copenhagen,Denmark,June.1974,p.p.271-274.
>[7]Sarpkaya,T..Force on cylinders and spheres in a sinusoidally osillating fluid.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Mar.1975,p.p.32-37.
>[8]Subrata,K.,Chakrabarti,M.ASCE,Allan L.Wolbert,Willian A.Tam..Wave force on vertical circular cylinder.Journal of the Waterways Harbors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Division,ASCE,Vol.102,No.WW2,May 1976,p.p.203-221.
>[9]Keulegan,G.H.,Carpenter,L.H..Forces on cylinders and plates in an oscillating fluid.Journal of Research,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Vol.60,1958,p.p.423-440.
[10]倪浩清.二维强迫波的分析.科学通报,1978(6).
>[1]:*本文曾得到陈椿庭及林秉南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实验系在国家科委组织下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交通部第一水运工程设计院、石油部六四一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建材部九江水泥船厂共同协作进行,参加人员有周胜、赵本畏、赵永静、沈洪元、李磊、李世山、郑亚杰等同志。
>[2]:本文发表于《水利学报》,1980年4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