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城镇市政工程的特点
一、基础设施与市政工程
基础设施又称基础结构,英文为infrastructure,日文为“基盘设施”。基础设施泛指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经营,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的一般条件的非营利行业和设施。基础设施不直接创造社会最终产品,但又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被称为“社会一般资本”或“间接收益资本”。
世界各国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多数经济学家将基础设施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过程服务的有关成分的综合,是为物质生产过程直接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服务的设施,是通过保证劳动力生产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而间接影响再生产过程。
1985年7月,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单位在北京召开的有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城市基础设施学术讨论会”,给城市基础设施的定义为:“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此定义,可见城市基础设施的范畴甚广,通常将此分为广义与狭义(或称为常规的)的城市基础设施两类。
1.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含能源系统、水资源与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包含行政管理、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宗教、社会福利、大众住宅等。
2.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
(1)能源系统通常含电力、燃气、热力三部分。电力包括电力生产、输配电、变电等。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输储配,人工煤气的生产、输配等。热力包括热力的生产、输送等。
(2)水资源与给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自来水的生产、输配,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污水的收集、处理与排放等。
(3)交通系统通常从功能上分对外交通、市内交通两部分。对外交通为城市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以及管道运输等。市内交通包括城市道路、桥涵、交通集散场所、公共客货运交通、货物流通存储及交通指挥管理等。
(4)通信系统含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四部分。邮政包括邮件传递、报刊发行及邮政储蓄等。电信包括长途和市内电话、微波通信、无线寻呼、信息网络等。广播包括广播、节目制作、信息发布等,电视包括电视节目制作、电信信号发射与接收等。
(5)环境系统包含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环境卫生包括环境清理,废弃物收集与处理等。园林绿化包括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环境保护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
(6)防灾系统包含消防、防空袭、防洪(汛、潮)、防震、防风、雷电及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3.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
我国城市建设中所提及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狭义的,以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为主体,含有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卫生、防灾六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等特点。这种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也称为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简称市政工程。
二、小城镇市政工程与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
在小城镇中,城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燃气、供热、供电、通信、环卫、防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筹划和监督管理是由城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直接负责的,因而称为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简称小城镇市政工程。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是以给水、排水、能源、通信、环卫、防灾六大系统为主的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城镇道路交通与道路竖向规划、小城镇给排水工程规划、小城镇能源工程规划(含电力、燃气、热力)、小城镇通信工程规划、小城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小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小城镇综合防灾规划。
需要说明的是,在许多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一般城市道路与交通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故在本书中侧重用地竖向规划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