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我国地处中纬度,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km2。但在很多地区,水的问题仍旧是限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面临的水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1)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威胁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几大江河已发生了5次比较大的洪水,损失近9000亿元。特别是1998年发生的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充分暴露了我国江河堤防薄弱、湖泊调蓄能力降低等问题。防洪建设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干旱缺水日趋严重。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年均受旱面积1.7亿亩,到90年代增加到4亿亩。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水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198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310多亿t,1997年为584亿t。受污染的河长也逐年增加,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km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06%。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国水蚀、风蚀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多年断流,年均达107天。此外,河湖萎缩,森林、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环境。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仅从水资源的供需来看,在充分考虑节约用水的前提下,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6400亿~6700亿km3;2030年人口开始进入高峰期,将达到16亿,需水量将达8000亿km3左右,需要在现有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新增2400亿km3。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