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防汛抗洪优秀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湖北龙感湖 叫洪水不越“雷池”一步

□本报记者 林若箐 张强

7月4日,大雨滂沱,龙感湖汪洋一片。走在青泥湖小圩堤西侧堤坝上,因多日降雨,泥土路变得非常松软与湿滑,记者的胶鞋时不时陷入小泥坑里。

龙感湖,地处长江北岸,是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一个淡水湖泊。它曾有个名字叫“雷池”,成语“不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正是来源于此。今年入梅以来,龙感湖地区遭遇多场强降雨,水位暴涨。7月4日上午8时,龙感湖水位达到16.72米,超保1.22米,直接威胁河堤及周边安全。

在小圩堤四闸,记者见到青泥湖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周少龙,一脸的倦容,头发早已被雨水打湿,正在查看水位情况。这里湖面开阔,水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暴涨的河水已把水位尺完全淹没。“这里的水位尺的最高刻度是16.50米,现已在水面下了。”周主任涉水弯腰将手臂伸进湖水里,通过他的手,记者依稀看到水位尺顶端的印记。周主任又带记者来到朱圩电排站,门口码放着彩条布、编织袋等备汛物料。电排站附近的水位差不多与河堤齐平。“青泥湖办事处小圩堤长6700余米,这里的堤身都比较低,堤顶高程平均不足16.50米,东西两侧最低处不足16米。现在水位16.72米,很多地方水位都高过堤顶了,而且大部分田地的地势都比堤坝低很多,一旦洪水漫灌进来,就会造成损失。所以我们对一些河道加固子堤,防止洪水漫堤。”顺着周主任手指的方向望去,绵延3公里的堤坝临水侧已经垒起一条高约20厘米的土方,用彩条布覆盖裹好,并用石块压住使其固定。除了洪水漫堤,小圩堤西侧还有2300米严重脱坡的险情,青泥湖办事处也是及时发现险情并快速抢险,龙感湖管理区还调派塞湖办事处的防汛抢险力量前来支援。

针对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龙感湖管理区在各个办事处各个堤坝成立防汛前线指挥部,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刘君瑜就在小圩堤前线办事处的驻点工作。“管理区的领导都在各个前线指挥部,从6月19日开始上堤,我就一直驻守在小圩堤。这两天雨一直在下,水位上涨得太快太猛。”刘书记介绍说,今年的汛情特别早,往年7月才开始上堤开展湖泊防汛工作,但今年6月19号就开始上堤,大家已经在堤上十几天了。龙感湖管理区组建了前线指挥部和工作队,都是由管理区各个领导亲自带队,驻守在各个办事处的各条堤坝上。自启动防汛Ⅲ级响应以来,根据水利部门的防汛预案与要求,管理区和各个办事处组织各方力量做好防汛工作。前两天小圩堤发生洪水漫堤险情,青泥湖办事处和前线指挥部快速组织力量,将小圩堤内人员转移至安置点,共转移22户36人。

在朱圩电排站不远处,老谢正冒雨给一段刚刚抢险完的子堤继续加固。老谢是青泥湖办事处的承包户,承包了5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记者问到他来堤坝上参与防汛工作的原因时,老谢说:“这算是我的义务吧。都希望堤坝能够安全,如果河堤毁了,水就漫进来了,我们的田地也就不保了。”

说话间,管理区发改局局长商海群和两名干部迎面走来。现在,商局长的身份是“驻青泥湖小圩防汛工作队队长”,他正和工作队成员进行每日的巡堤。(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这10多天来,我们工作队一直在小圩堤上巡查,发现险情就立刻上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抢修,尽快排除险情。”当记者问到每天要巡查多少距离时,商局长说:“小圩堤6700多米,每天都要走四五趟,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堤上巡查。现在第一位是确保河堤的安全。”除了工作队,青泥湖办事处还在小圩堤上每隔1公里就设立哨棚,每个哨棚有8人,每天两班倒,每班4人,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

“严防死守,保障人民安全!”谈到接下来的防汛工作重点,刘书记斩钉截铁地说。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仍将有强降雨过程。刘书记表示:“目前小圩堤的险情暂时得到控制,整体情况基本比较平稳。但我们绝不松懈,绝不掉以轻心,不叫洪水越过‘雷池’一步!”

img

7月4日下午,洪水倒灌入龙感湖管理区青泥湖电排站。经过1个小时的紧急抢险处理,电排站渗漏得到控制,险情解除。图为抢险队员赤膊跳入水中码放沙袋

本报记者 林若箐 摄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6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