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乡镇给排水的现状
一、乡镇给水的现状
(1)农村饮水与乡镇给水建设严重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2009年年底,我国乡镇级区划总数为40858个,大多数乡镇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但目前约有一半的乡镇给水不足,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2)地区之间差距过大。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农村水利基础条件较好,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农村的饮水基本得到了保障。但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饮水困难问题。即使在同一地区,城市周边和经济较发达的地方与广大农村的差距也十分巨大。
(3)现有工程建设标准低,多数只解决水源问题,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都较低。农村供水除人畜饮水国家积极支持外,其他用水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缺少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存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工程标准低、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低的问题。
(4)缺乏排水设施,卫生条件差。随着我国农村饮水和乡镇给水的持续发展,农村、乡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其直接的负面影响是家庭污废水的增加。但目前在全国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居住区缺乏排水设施,更谈不上污水的处理和利用,严重影响人类居住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5)给水水价偏低。目前,我国乡镇所在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集中给水工程中,保本微利的、仅达到成本的和达不到成本的约各占1/3,村级给水工程的水价更低,使工程的正常维修和更新改造难以保证,不仅影响了给水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给水条件的改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6)经营管理粗放,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一些工程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二、乡镇排水的现状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其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内容,而排水问题则是影响村容整洁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的达标排放是保障“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农村排水系统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加控制任意排放,就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同时,乡镇雨水和冰雪融化水也需要及时排除,否则将积水为害、妨碍危及乡镇居民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目前,乡镇排水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农村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排水设施的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农村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这不仅难以改善人居环境,也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2)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法制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县级以下政府基本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少数乡镇级虽设有环保办公室,但仅限于管理乡镇工业的环保问题。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问题考虑不多,需要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法律体系。
(3)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由于人们对保护水环境的观念淡薄,农村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河道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目前农村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应当从农村建设的全局出发,加强排水工程的规划,合理布局,配置卫生设施,修建排水工程,使排出的污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加强乡镇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污水危害,保护水体,实现污水资源化,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