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设计
1956年5月,在水利部指示北京勘测设计院 (以下简称 “北京院”)编制的 《滹沱河规划要点》中阐述了滹沱河流域综合水利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全部规划方案。开发方案分三段实施,其中第三段的内容是:“干流岗南以下,冶河七亩以下,包括小部分山区,河道经黄壁庄流入华北平原,流域面积5400平方千米,洪水灾害最为严重,威胁着广大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黄壁庄水文站1956年最大洪峰流量13100立方米每秒,下游子牙河的保证流量仅500立方米每秒,因此,滹沱河的治理与水资源开发,以防洪、除涝、灌溉为主。”为调节滹沱河全部洪水和径流,规划中选择近期内适于修水库的位置,包括黄壁庄。在水库的修建方案中,经过坝址地质条件、调节洪水能力、工程量、投资、施工期及效益等优缺点综合分析比较,认为以修岗南、黄壁庄水库联合运用方案为宜。
1957年10月,北京院编制的 《滹沱河岗南水库初步设计书》中对滹沱河下游规划: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修建岗南、黄壁庄两水库,岗黄两库坝顶高程分别为205米及134米,近期先修岗南水库,将黄壁庄水库列为远景工程。1958年4月,北京院编制 《滹沱河岗南水库补充初步设计书》中提出提前修建黄壁庄水库,坝顶高程121米,利用岗、黄两库结合泛区,并考虑水土保持及中小型水库的作用,共同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经水电部审查,同意黄壁庄水库坝顶高程确定为121米。
1958年3月27日,省委农工部部长、副省长阮泊生,省委委员、省水利厅副厅长丁廷馨及石家庄地委书记处书记阎健等到岗南检查工作,听取汇报并进行座谈后,阮泊生向岗南水库全体职工做了关于 “大跃进”的报告,传达了省委提出的 “二年突击,一年扫尾,三年实现水利化”的要求,和省召开的沙河会议确定的 “以小型为基础,以中型为骨干,结合必要的大型”的治水方针及对全省各主要河流的治理中采取分河流、分专区包干的办法。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措施,他要求岗南水库4年工程3年完成,能否更快一些,并要求用岗南一个水库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中挤出一部分建一个黄壁庄水库。通过这次动员报告,水库职工响应形势要求,展开了献新计、破陈规、扫除保守浪费的大讨论,着重对黄壁庄水库进行了分析。职工们认为:在水电部北京院1956年5月编制的 《滹沱河规划要点》和1957年10月、11月编制的 《滹沱河岗南水库初步设计》及 《海河流域规划》中,均把修建岗南、黄壁庄水库联合运用列入推荐方案。根据中央及省的指示精神,综合考虑职工群众意见,确定了以一座水库的人力、物力、财力增修一座黄壁庄水库、“一库变二库,四年工程三年完成”的计划。
根据 《滹沱河岗南水库补充初步设计书》和水电部审查意见,黄壁庄水库工程局于1958年5月着手编制 《黄壁庄水库工程初步设计书》。在设计中对滹沱河以往水文分析及规划作了局部调整,并拟订了黄壁庄水库规模:坝顶高程122米,3孔正常溢洪道,其右侧为非常溢洪道,电站工程布置于古运粮河,灵正渠涵管于主坝左端坝下穿过。
1958年11月,黄壁庄水库工程局编制了 《黄壁庄水库设计说明书》报河北省海河委员会。1959年2月27日,河北省海河委员会以 (59)海工字第15号文批复:“同意坝顶高程122米、库容规划和工程规划”。1958年12月河北省滹沱河治理指挥部编制的 《滹沱河流域防洪规划修正说明书》中,防洪标准确定采用1956年洪水 (1956年洪水相当于原水文资料300年一遇),黄壁庄水库坝顶高程为122米。1959年4月初,河北省委根据电站基础地质复杂情况,决定将原布置于古运粮河的电站工程改至马鞍山右侧。
1959年9月,黄壁庄水库工程局编制 《黄壁庄水库工程设计书》,设计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计算,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大于300年一遇时,采取临时防洪措施。黄壁庄水库工程包括土坝、溢洪道、电站、灵正渠涵管等工程。土坝又分主坝和副坝两段,主坝起自滹沱河左岸正定县牛城村,穿过河床与右岸正常溢洪道边墩相接,长1370米,坝顶宽6米,坝高24米;副坝自马鞍山经古贤村、永乐至马山村西止,长5950米,其中碾压式土坝5649米,坝顶宽5米,一般坝高12米,最大坝高在古运粮河段24米。
正常溢洪道建于河道右侧马鞍山北岸,共3孔,每孔净宽12米,拟安设9.3米的弧形闸门,闸后接500米长陡槽。紧靠正常溢洪道,开挖一条宽50米的非常溢洪道,在溢洪道的尾端设消能设备。灵正渠涵管靠近左边坝肩,为了浇地方便,在原灵正渠道基础上修建涵管,直径1.8米,最大泄量39.9立方米每秒,全长183米。
水库全景
电站原设计在副坝古运粮河右岸,基坑开挖已经动工,经过现场会议讨论后,经河北省委进一步研究认为,电站建筑在细砂软基础上不安全,决定移至马鞍山南侧。该处为矽质灰岩,夹有泥灰质岩,岩石节理发育溶蚀现象不严重,比较安全可靠。
1960年10月,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编制的 《黄壁庄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书》中拟定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下游防洪标准50年一遇,灌溉用水保证率50%。并提出七亩水库近期不能修建,上游水土保持及中小型水库尚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因而拟定岗南、黄壁庄水库坝顶高程依次加至212米及128米。
正常溢洪道施工场面
黄壁庄水库工程在1962年以前历次设计文件中所采用的水文数据,均利用北京院编制的 《海河流域规划》及 《岗南水库初步设计书》中的水文分析成果。北京院于1961年对原水文分析成果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补充修订工作,1962年6月提出 《滹沱河黄壁庄水库设计洪水修改计算补充报告》,1963年1月经水电部批准。这次审定的水文成果数据与1962年以前的水文成果数据比较,有显著的变动,如1956年洪水按原水文分析成果对照相当于300年一遇洪水,与新修订成果相比仅相当于100年一遇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