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除了须满足必要的强度及其他性能的要求外,为了节约土建结构物的使用能耗以及为生产和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常要求土木工程材料具有一定的热工性质,以维持室内温度。常用材料的热工性质有导热性、热容量、比热容等。
1.5.1 导热性
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可用热导率(λ)表示。热导率在数值上等于厚度为1m的材料,当其相对表面的温度差为1K时,其单位面积(1m2)单位时间(1s)所通过的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λ——热导率,W/(m·K);
Q——传导的热量,J;
A——热传导面积,m2;
δ——材料厚度,m;
t——热传导时间,s;
T 2 -T 1——材料两侧温差,K。
材料的热导率越小,绝热性能越好。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热导率差别很大,大致在0.035~3.5W/(m·K)之间,如泡沫塑料λ=0.035W/(m·K),而大理石λ=0.35W/(m·K)。热导率与材料孔隙构造有密切关系。由于密闭空气的热导率很小[λ=0.023W/(m·K)],所以,材料的孔隙率较大者其热导较小,但如孔隙粗大或贯通,由于对流作用的影响,材料的热导率反而增高。材料受潮或受冻后,其热导率会大大提高。这是由于水和冰的热导率比空气的热导率高很多[分别为0.58W/(m·K)和2.20W/(m·K)]。因此,绝热材料应经常处于干燥状态,以利于发挥材料的绝热效能。
1.5.2 比热容和热容量
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量。热容量的大小用比热容(也称热容量系数,简称比热)表示。比热容表示1g材料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K时放出的热量。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材料的比热,J/(g·K);
m——材料的质量,g;
T 2 -T 1——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比热是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不同材料的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材料,由于所处物态不同,比热也不同,例如,水的比热为4.186J/(g·K),而结冰后比热则是2.093J/(g·K)。
材料的比热对保持土建结构物内部温度稳定有很大意义。比热大的材料,能在热流变动或采暖设备供热不均匀时,缓和室内的温度波动。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比热见表1.3。
表1.3 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比热及热导率
1.5.3 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建筑热工中常把1/λ称为材料的热阻,用R表示,单位为(m·K)/W。热导率(λ)和热阻(R)都是评定土木工程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人们习惯把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称为保温,把防止外部热量的进入称为隔热,将保温隔热统称为绝热。
材料的热导率愈小、热阻值就愈大,则材料的导热性能愈差,其保温隔热的性能就愈好,常将λ≤0.17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