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土的压实性
填土用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例如用在地基、路基、土堤和土坝中。特别是高土石坝,往往填方量达数百万方甚至千万方以上,是质量要求很高的人工填土工程。进行填土时,经常都要采用夯打、振动或碾压等方法,使土得到压实,以提高土的强度,减小压缩性和渗透性,从而保证地基和土工建筑物的稳定。压实就是指土体在压实能量作用下,土颗粒克服粒间阻力,产生相对位移,使土中的孔隙减小,密度增加。
实践经验表明,压实细粒土宜用夯击机具或压强较大的碾压机具,同时必须控制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太高或太低都得不到好的压密效果。压实粗粒土时,则宜采用振动机具,同时充分洒水。两种不同的做法表明细粒土和粗粒土具有不同的压密性质。
1.4.1 细粒土的压实性
研究细粒土的压实性可以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在实验室中,将某一土样分成6~7份,每份土具有不同的含水量,得到各种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将每份土样分层装入击实仪内,用完全同样的方法加以击实。击实后,测出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干密度。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如图1.24所示。这种试验称为土的击实试验,得到的曲线称为土的击实曲线。
1.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在图1.24的击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ωop,它表示在这一含水量下,以这种压实方法,能够得到最大干密度ρdmax。同一种土,干密度越大,孔隙比越小,所以最大干密度相应于试验所达到的最小孔隙比。在某一含水量下,将土压到理论上的最密,就是将土中所有的气体都从孔隙中赶走,使土达到饱和。将不同含水量多对应的土体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干密度也点绘于图1.24中,得到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实曲线,即饱和度为Sr=100%的压实曲线,也称饱和曲线。
按照饱和曲线,当含水量很大时,干密度很小,因为这时土体中很大的一部分体积都是水。若含水量很小,则饱和曲线上的干密度很大。当ω=0时,饱和曲线的干密度应等于土颗粒的密度ρs。显然除了变成岩石外,碎散的土是无法达到的。
实际上,实验的击实曲线在峰值以右逐渐接近于饱和曲线,并且大体上与它平行。在峰值以左,则两根曲线差别较大,而且随着含水量减小,差值迅速增加。土的最优含水量的大小随土的性质而异,试验表明ωop约在土的塑限ωp附近。有各种理论解释这种现象的机理。归纳起来,可这样理解:当含水量很小时,细粒土颗粒表面的水膜很薄,要使颗粒相互移动需要克服很大的粒间阻力,因而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这种阻力可能来源于毛细压力或者结合水的抗剪阻力。随着水量增加,水膜加厚,粒间阻力必然减小,颗粒自然容易移动。但是,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ωop以后,水膜继续增厚所引起的润滑作用已不明显。这时,土中的剩余空气已经不多,并且处于与大气隔绝的封闭状态。封闭汽包很难全部被赶走,因此击实曲线不可能达到饱和曲线,亦即击实土不会达到完全饱和状态。细粒土的渗透小,在击实或碾压的过程中,土中水来不及渗出,压实的过程可以认为含水量保持不变,因此在ω>ωop时,必然是含水量越高得到的压实干密度越小。
图1.24 击实曲线
2.压实能的影响
压实能是指压实每单位体积土所能消耗的能量。击实试验中的压实能用式(1.48)表示:
式中:W为击锤重量,kg,在轻型标准击实试验中击锤重量为2.5kg;d为落距,m,击实试验中定为0.305m;N为每层土的击实次数,标准试验为25击;n为铺土层数,试验中分3层;V为击实筒的体积,0.9474×10-3m3。
图1.25 不同压实功能下的击实曲线(锤质量为4.5kg,落距为45.7cm)
每层土的击实次数不同,即表示击实能有差异。同一种土,用不同的压密能击实,得到的击实曲线如图1.25所示。曲线表明,压实能越大,得到的最优含水量越小,相应的最大干密度越高。所以,对于同一种土,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不是恒定值,而是随着压密能而变化。同时,从图中开可以看到,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以后,压实能的影响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击实曲线均靠近于饱和曲线。
3.填土的含水量和碾压标准达到工程控制要求
由于黏性填土存在着最优含水量,因此在填土施工时应将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左右,以期用较小的能量获得较高的密度。当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干侧时(如图1.24的A、E点),击实土的结构常具有絮凝结构的特征。这种土比较均匀,强度较高,较脆硬,不易压密,但浸水时容易产生附加沉降。当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湿侧时(如图1.24的C、D点),土具有分散结构的特征。这种土的可塑性大,适应变形的能力强,但强度较低,且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所以,含水量比最优含水量偏高或偏低,填土的性质各有优缺点,在设计土料时要根据对填土提出的要求和当地土料的天然含水量,选定合适的含水量,一般选用的含水量要求在ωop±2%的偏差范围内。
要求填土达到的压密标准,工程上采用压实度控制,地基规范中也称为压实系数。压实度的定义是
我国土坝设计规范《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中规定,1,2级土石坝,黏性土的压实度应达到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中坝,压实度应大于96%~98%。填土地基和路基的压实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
1.4.2 粗粒土的压实性
砂和砂砾等粗粒土的压实性也与含水量有关,不过一般不存在一个最优含水量。在完全干燥或者充分洒水饱和的情况下容易压实到较大的干密度。潮湿状态,由于毛细压力增加了粒间阻力,压实干密度显著降低。粗砂在含水量为4%~5%,中砂在含水量为7%左右时,压实干密度最小,如图1.26所示。所以,在压实砂砾时可充分洒水使土料饱和。
图1.26 粗粒土的击实曲线
粗粒土的压实标准一般用相对密度Dr控制。以前要求相对密度达到0.70以上,近年来根据地震震害资料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烈度区相对密度还应提高。室内试验的结果也表明,对于饱和的粗粒土,在静力或动力的作用下,相对密度大于0.70~0.75时,土的强度明显增加,变形显著减小,可以认为相对密度0.7~0.75是力学性质的一个转折点。同时由于大功率的振动碾压机具的发展,提高压密度成为可能。我国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37—2000)规定,对于无黏性土压实,要求浸润线以上的材料相对密度不低于0.75,浸润线以下材料的相对密度根据设计抗震烈度大小选用0.75~0.85。
【例1.4】某土料场土料的分类为低液限黏土“CL”,天然含水量ω=21%,土粒比重Gs=2.70。室内标准功能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dmax=1.85g/cm3。设计中取压实度为95%,并要求压实后土的饱和度Sr≤0.9。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是否适于填筑?碾压时土料应控制多大的含水量?
图1.27[例1.4]三相草图
【解】(1)求压实后土的孔隙比,先按式(1.26)求填土的干密度:
绘三相草图,如图1.27所示,设Vs=1.0,根据干密度ρd,由三相草图求孔隙比e:
(2)求碾压含水量。根据题意按饱和度Sr=0.9控制含水量。由下式计算水的体积:
因此,水的重量为
由式(1.4)求含水量:
即碾压时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稍小于18%。料场含水量偏高3%以上,不适于直接填筑,应进行翻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