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造园材料的概念
1.1.1“造园”一词的起源
享有“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美誉的中国,在造园科学和艺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我国造园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四个阶段。它生成于商周,转折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上下3000余年。在我国现存的文献记载中,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陶宗仪在《曹氏园池行》中“浙右园池不多数,曹氏经营最云古。我昔避兵贞溪头,杖屦寻常造园所。”的诗句,为“造园”一词的最早出处。或许明末计成《园冶》中,郑元勋的题词“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
《园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将造园实践和经验提升到造园理论和原则的专著,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的造园学说。直到20世纪,童寯、陈植等一批近代造园理论的研究者,梳理了我国的造园史,构建了我国近代造园理论体系,界定了“造园”和“造园学”所涵盖的内容。
造园是指各种“园子”的创作(即设计)、建造(即施工)、经营(即管理、保护)的全过程。这些“园子”包括庭园、苑囿、都市公园、天然公园及其他性质类似的各项设施,如名胜、古迹、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国土美化、风景资源开发及旅游开发与经营等。造园学则是包括农学、林学、生物学、工程学、气候学、地理学、美学等的综合性科学。
1.1.2“造园材料”一词的起源
作为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的陈植先生,在构建我国近代造园理论体系,界定造园学所涵盖范围的同时,还制订了高等院校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他在《造园学概论》一书中,明确地将造园体系分为造园材料学、造园建筑学、造园设计学、造园管理学、造园行政学等14个学科。这一对造园学体系的科学总结,为我国高等教育造园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造园材料”一词也由此应运而生。造园材料作为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表达设计理念的客观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造园史就是一部人们利用材料、改造材料的发展史。
时至今日,“造园”、“园林”、“风景园林”等词并用,它们的词意基本相同,如将其分别置于“材料”一词之前来表述一门课程,则“造园”一词更为简洁和准确。
1.1.3 造园材料与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关系
长期以来,造园材料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部分设有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目前,造园材料的知识多散见于各类建筑工程及园林工程书籍之中,教材建设十分匮乏,致使没有开设《造园材料》课程的院校也多以土建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或《建筑材料》为教材或参考用书,此种做法,存在诸多不妥。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应用于结构工程中的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总称,它是工程结构
设计和施工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适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习。建筑材料是指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的材料,它是建筑设计者必备的基础知识,适合高校建筑学专业学习。造园材料是指应用于造园过程中的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的总称,它是景观设计和园林施工者必备的基础知识,适合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习。
总的来讲,造园材料、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三者之间虽然有交叉重合,但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造园材料知识进行研究、优化和整合,突出造园特色,满足专业需求,增强专业归属感,使造园材料知识更富有专业性、适用性、针对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