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戈壁,挑战极限
2004年初冬,蒙古戈壁阿尔泰省。
罕见的冰雪覆盖在茫茫的戈壁上,扎布汗河半裸半遮,留出一片即将建筑电站的地方,考验着初进现场的9人。10月6日,第一批人先期来到泰西尔县,面对茫茫戈壁,束手无策。
雷敬义说:“还没见过这么荒凉的地方,出了乌兰巴托,两三个小时见不到一间房子,看不到一个人影,四周都是茫茫戈壁,就连草也很少。”
寒冷,是除了荒凉之外留给他们的最深刻感受:“刚到工地,我们住在泰西尔镇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每天只供应一个小时的电和一个小时的暖气,非常不方便。泰西尔镇说是镇,其实只零零散散住着200人左右。”
零下40多度的低温,谁也料不到这三年中最冷的超低气温就让他们赶上了。凿冰取水,安营扎寨,百废待举。营地选址、搭建,原始地貌测量放样——还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考验是无情的,他们身裹军大衣、头带棉帽,依然挡不住寒风的入侵,“稍站浑身打颤,稍动浑身是汗”,风里来雪里去,直到山上布满了测绘点,后期人员陆续进场,他们才有了喘气的机会。
当排排营区和餐厅醒目地站立在山间,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挑战生存极限的先行者:刘庆福、雷敬义、王雄心、李晓、胡西亚、彭固生、刘云峰、张建峡、王志平、李诗建、何长虹、董建敏。
蒙古泰西尔水电站项目职工合影
我们更不能忘记独闯蒙古的徐得贵。乌兰巴托这座诱人的城市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来说有着太多的无奈。办理物资入关手续及人员进入批文、市场咨询、供货商选择、业主与地方部门的沟通,即便是三头六臂,他一个人也难应付所有的事情。
布尔嘎斯台口岸,一顶帐篷,无水无电,隔月开关。在口岸清运物资,一做,就是近40天的连续工作,一个月洗不上澡,吃不上青菜。然而,武庆国、扎布和韩永华始终坚持在那里。项目所需要的进出口物资几乎全部从这里运输清关,三年中累计清关的水泥26369吨、各种外加剂224.5吨、钢材1709.4吨,以及各种物资设备和零配件、大批生活办公物资。清关的甘苦,是无法用数字量化的。
现在十一局派驻蒙古的员工,只有吴华一个人。
她看来平和而温柔,但确实已经在那样的冰天雪地中坚守了数年。回忆在蒙古的这些年,哪怕说的是艰苦无比的日子,她仍然带着笑。她回想在清关时,为了抢时间,领导带着她们用火将停在中蒙关口的物资外表覆盖的冰雪烤化。这些经历,哪怕已时隔多年,仍然是历历在目。
“冷,真是特别冷,那时候年轻,觉得身体能抗住,等到回国之后才知道膝盖已经被冻坏了。”
“说不上什么精神,只是公司既然把这个市场交给我,那我就一定要把它守住。之后我也不会主动申请调离蒙古的。“
冰雪无情,风霜刻骨,而她的眼神却一直这么温柔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