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多途径多维化的采集手段
提高问题的查报能力是智慧城管处置、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基础。从数字化城市管理走向智慧城管,首先强调的是要“耳聪目明”,提高问题的感知、查报能力,关键在于依靠技术创新,围绕核心工作,丰富工作手段。随着移动终端等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原有的单一采集和热线相结合的问题采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清视频、微博、微信、物联网感应、市民通、部门间系统数据流转,甚至卫星遥感等前端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化。
(1)网格化管理,以专业化采集为主力。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精华所在,其本质是依托技术手段、规范前端管理,智慧城管延续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有所突破。一是实现了采集市场化。通过服务外包形式使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行业发展。二是实现了采集双规制约。建立了市、区两级监督采集体系。由各属地辖区以服务外包方式组建区级采集队伍,市级成立独立的考评督查队伍,实行采集双规制,辖区以网格自查为主,市级以查漏补缺为辅,形成两级采集力量的有效补充。三是实现了有效的采集监督。信息采集员的工作信息包括巡查线路、查报的问题,会以系统数据库实时记录,同时市级考评员队伍执行了市对区信息采集工作的监督、考评,所发现的问题将作为区考评工作的扣分指标,并设置了加权系数,有效督促了区级采集工作开展。
(2)公众化参与,以社会化采集为监督。无论如何完善的专业采集模式都会存在盲区,尽管宁波智慧城管网格不断扩大铺面采集范围,市民热线投诉仍占较大比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关注的不对称,因此开放公众采集问题途径必将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宁波市智慧城管主推公众采集模式,主张采集工作社会化,有效利用短彩信、微博、微信、市民通等方式进行城市管理问题随手拍,结合传统手段,既提升公众关注度,又推动部门有效处置。一是做强96310(12319)热线平台。智慧城管96310(12319)在受理途径方面打破市区独立受理模式,形成“市级一级受理、分区交办”的热线受理模式,同时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热线整合,统一受理市民热线呼叫,信息咨询,问题投诉;在运行模式方面实现与智慧城管平台并轨运行,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评价”原则引入事部件管理标准,不仅提高了热线的接听率、受理率、回复率,减少了服务质量无法监督误区;二是打造@甬城智慧城管微博平台。甬城智慧城管微博以问政为主,宣传和互动为辅,按照“宣传型、互动型、问政型”宗旨,坚持人机互动、市区联动、部门协动和社会齐动的工作模式,发布城市管理服务信息,集中受理来自网友的问题投诉和咨询,拓宽了问政渠道,创新了网络民生服务窗口;三是自主研发市民通终端。自主发布app系统,热心城市管理的市民可通过苹果网站或者安卓的论坛途径予以下载,帮助政府查报城市管理问题,公众参与得到普及化,公众监督得到社会化。
(3)智能化感知,以自动化采集为补充。宁波市将物联网定位成物化的神经末梢。适时、适地、适量地布设感应器,将会得到更多以往得不到的数据和信息。一是建立多元的视频监控网络。以“共享为主、自建为辅”为建设原则,通过共享对接,铺设一张覆盖全市的视频监控网络,通过智慧城管平台显示城市整体网络覆盖情况,点击任意定位,通过监控画面实时监控城市动态,目前整合的视频的点位包括公安、交通委、电信等单位和部门,尤其是公交车视频监控,在查报沿街道路的管理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二是提升人机结合的智能分析技术。视频监控数量规模一旦膨胀以后,将会面临管理难题,因此智慧城管提出了智能管控新技术,以替代视频点位人工盯防。目前,宁波市的智能管控可以通过海量视频信息复现筛选对占道经营、无证摊贩、乱抛撒等几种违章现象进行智能报警,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确保了违章行为的及时发现。三是利用感应器强化智能感应。宁波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大建设时期,工地噪声扰民管理是城市管理的焦点难点之一,尽可能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宁波智慧城管提出了智能感应技术,在示范工地安装噪声监控仪实时将采集噪音信号,通过系统自动描绘噪声分贝警示曲线,同时工地的信息也在数据库里面予以记载。这项技术的有效应用,为要求工地整改做到了实时、快速、有效,为查报减少了更多盲区。
(4)结合卫星应用,以云端化采集为辅助。大尺度对象的问题怎么采集?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宁波智慧城管的“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综合应用服务示范”项目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北斗卫星应用示范项目立项批复,在城市管理领域是第一家,主要重点示范一是用北斗卫星定位取代GPS定位;二是航拍的遥感卫星影像照片在城市管理领域应用,诸如违章建筑,树林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查报、跟踪方面,城市管理将大幅度提高技术的智慧化。适时适量地引入新技术、新工具,能够使城市管理更加耳聪目明,在提升问题查报能力方面更及时精确,从而帮助城市管理实现由数字到智慧转变的先决条件,为智慧城市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