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陆浑灌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陆浑灌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处于伏牛山北麓、嵩山和熊耳山谷地在东经112。5′~113。5′、北纬34。10′~34。45′之间。灌区始建于1970年,从陆浑水库引水,纵跨黄河、淮河流域。在黄河流域有总干渠、东一干渠、西干渠、滩渠4条干渠,在龙门以上沿伊河两岸分布,龙门以下至荥阳县丁店沿伊河和伊洛河南岸分布,走向西南向东北,长160km,宽15km,呈狭长地带;在淮河流域有东二干渠沿北汝河北岸分布,东西长55km、宽8km,呈条状地带。灌区横涉郑州、洛阳、平顶山三市,灌溉嵩县、伊川等七个县(市)的134.24万亩耕地。陆浑灌区共计51个乡镇,60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31.42万人,农业人口114.5万人。总土地面积330.03万亩,总耕地面积为168.43万亩。
2.1.2 地形地貌
灌区地处伏牛山北麓、嵩山和熊耳山谷地的浅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由298m过渡到170m。灌溉面积主要分布在伊河两侧、洛河南侧及北汝河北侧,灌区耕地有河滩地、平坦地、坡地和丘陵坡,其中河滩地和平坦地占50%,坡地占30%,丘陵地占20%。灌区地形复杂,地面坡度大,沟壑多,天然排水条件较好。部分浅山地势陡峭,基岩裸露,海拔较高,林木稀少。
灌区范围土壤多属黄土及中粉质壤土,少部分为黏土。灌区内土层较厚,土质较肥沃,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较高,易于耕作和作物生长。
2.1.3 水文气象
灌区位于北温带南缘,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60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中70%降雨量主要集中于6—10月,年际间变化更大。灌区内水旱灾害频繁,且有连旱、连涝的自然规律,不利于作物生长。多年平均径流深200mm,75%年份为100mm左右,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平均,年际间最大最小比值为8.0。灌区年平均气温为14℃,平均全年无霜期287d,相对湿度6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5h,日照率为51%左右,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及粮食生长。
陆浑水库为陆浑灌区的主要供水水源。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山县,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伊河是伊洛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栾川县陶湾乡的闷敦岭,向东流经嵩县、伊川、洛阳、偃师等县(市),在偃师市杨村附近与洛河汇合为伊洛河。伊河流域面积为6100km2,占伊洛河流域面积的32.3%。陆浑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3492km2,占伊河流域面积的57.9%。
伊河流域基本上属于以降水为主要水源的河流,因此,年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年径流量的大小。1964年水库大坝以上的年径流量为25.09亿m³,为建库以来年径流量之最大值。1997年的年径流量为2.69亿m³,为建库以来之最小值。年径流量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9.3倍。一年中流量的变化几乎完全服从于四季雨量的变化。冬春雨雪稀少,河流流量主要依靠地下水的补给,因此,流量偏小,中下游曾发生过断流现象。6—8月多为暴雨发生季节,其中7月、8月两月暴雨最集中,强度大,河水流量也大。水库入库站(东湾站),1975年8月9日实测最大流量为4200m³/s;1974年7月15日实测最小流量为1.42m³/s;1959年10月10日嵩县站实测最小流量为0.35m³/s。1960—1986年平均流量为25.8m³/s,年径流量为8.13亿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