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城市实战

2014年5月23日,《顺德突破——建设国家可持续转型发展示范区》白皮书正式发布。区里四套班子、各镇街干部、企业代表和媒体机构等近千人,集聚一堂,参加这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建设国家可持续转型发展示范区!”

“建设岭南特色现代生态网络城市!”

“打造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从顺德区政府会议中心礼堂传出。

《顺德突破》,这是顺德面向未来的宣言,是发动新一轮总攻的战斗号角;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也是珠三角突围中一次先锋者的呐喊。

顺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也是珠三角的样板城市。广东”四小虎”、“顺德模式”、“可怕的顺德人”、“全国百强县之首”、“中国家电之都”、“中国花卉之都”、“中国家具之都”,这许许多多的荣誉桂冠,使得傲立在南中国顺德为世人瞩目。然而,畅享过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的改革红利之后,顺德也同珠三角的其他城市一样,正面临巨大的苦恼与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制约、产业价值低下。顺德需要迫切走出一条“全新道路”,为珠三角突围开路,为中国传统经济转型趟河。

2011年,顺德在提出了“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新战略之后,并力邀工作室进行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突破策划。

王志纲认为,中小民营经济发达的顺德是观察中国市场经济的标本性城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自然生长的城市。在行政思维主导、GDP挂帅、吹糠见米的城市化狂飙运动中,极具启示和示范意义,尤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今天。工作室非常重视此项委托,并调集了北京、广州精锐力量为顺德做战略,希望不仅能为顺德找魂、破题、上台阶,更希望能为珠三角突围,打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样本。

两次结缘

对于顺德,工作室的首席王志纲毫不陌生。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在顺德面对的两次重大转型时机,王志纲曾经以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结缘顺德改革,一次是新华社记者,另一次是独立策划人。

第一次是农村体制改革。以经济作物为主导的顺德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大批农民洗脚上田,发展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1980年,县委县政府抓住改革带来的契机,提出了“工业立县”的战略思路,在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和亲自参与,使得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一番,经济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至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90亿元,全国十大乡镇企业有5个在顺德,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的“顺德模式”。

1987年,当时的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在深度走访珠三角的许多城市之后,推出的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广东跃起“四小虎”》,这个比照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香港)而来的文章,把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四个样本“顺德、南海、中山和东莞”比作“四小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凡排名,必有争议。

02

广东四小虎空间布局图

顺德排在 “四小虎”之首,争议就未曾停息,其中还有发生两个小故事。一个是顺德的领导见到王志纲说,你这一排号,第二年税收多上缴了十几亿,抱怨背后略显得意;一个是东莞的领导,问王志纲论经济规模东莞比顺德大的多,为什么它居首位,并一再要重新考虑座次。其实,当时王老师这样排名,更多的是对带公有制成份的乡镇企业有几分亲近感。十五年后,甚至三十年后,说起“四小虎”,人们还是饶有兴趣地要为之争论不休,因为这几个地方,尤其是顺德和东莞,在珠三角实在是太具代表性了。一个是东岸外源型经济的代表,一个是西岸内生型经济的代表。

第二次是产权体制改革。1990年代初,由于“产权不明、责权不清、政企不分、管理不善”等问题,许多乡镇企业开始出现危机。政府信誉担保下大量借贷资金,使得企业和政府都负债不轻,“企业负盈,银行负贷,政府负债”是当时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这一切共同困扰着顺德的企业和政府。1992年3月,顺德撤县建市。5月,挂牌才刚刚两个月的市委市政府就向广东省委省政府打报告,提出要“加大改革分量,加快改革步伐,从四个层次展开综合改革试验”,并提出了10项具体的改革设想。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批示,同意以集体企业为中心综合性的全面改革。“转制”、“靓女先嫁”、“全员股份化”、“贴身经营”等新名词,成为全国讨论的热点。

顺德产权体制改革,历经几年,全市978家市、镇属企业全部转制。同时,改制也迅速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了从乡镇集体经济向民营经济产权机制的蜕变,带来第二次创业和经济起飞。民营企业灿若繁星,产生了一批像科龙、容声、美的、万家乐、格兰仕等的民营企业,家电、家具、花卉、装备、商贸等八大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00-2003年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首位,2006年GDP在全国县域城市中率先突破千亿,2013年达到2545亿元。今天,顺德生产的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电风扇、电饭煲、电子消毒柜、热水器等十几个家电产品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家用电器工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15%左右。

在这次产权改革之后的一家建筑工程队,也就是今天中国地产界的大鳄杨国强,与独立策划人王志纲结下了不解之缘。92南巡带来珠三角的房地产春天,许多银行纷纷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中在顺德北滘开发一个大盘的别墅楼盘,由杨国强的建筑工程队负责建设。真没有想到,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开发狂潮好戏不长,为了化解经济过热带来的诸多问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亲自挂帅,并兼任人民银行行长,1993年下本年开始实施全面经济整顿。整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银行注销公司退出实业。这对于一个小工程队来说,确实是一场巨大的危机,甚至可以说是灾难。工程款肯定是没有着落了,留下的只有这个楼盘项目和因为接收项目转让债转股带来的巨额反欠银行的款。

从乙方变甲方,身份变了,能力并没有变。求天天不应,只好求人了!一个偶然的机缘,杨国强找到了刚刚下海的独立策划人王志纲。因为广东“四小虎”的报道,王志纲在广东许多老板心目中占据很高的位置。在王志纲的大势把握和精心布局下,碧桂园起死回生。碧桂园景山学校的教育储备金化解项目建设的资金,一句“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打动了一批老板和香港投资人的心。2013年,碧桂园销售总额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TOP50中排名第6位。

第三次改革

珠三角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全国改革综合改革的“试验田”。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总体安排,要求珠三角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综合改革提供新鲜经验。

站在珠三角区位来说,顺德并不是条件最好的地方。既没有独特的资源,也没有深水码头交通枢纽,内部交通也不是十分发达。但是,通过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得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前列。但是,相对于2001-2004年全国县区排名第一,顺德的位置正在逐渐下降。可能是撤市并区带来机制体制的问题,也可能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和特征问题,也可能是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综合成本上升的问题。顺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顺德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顺德的未来发展出路在哪里。

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到顺德考察,明确表示不听经济状况汇报。他说顺德经济还是不错的,原来是靠改革去推动发展的,今天怎么听不到改革了。这几年改革做了什么,下一步改革有什么打算。

顺德的成功源于改革,顺德的未来在于改革,顺德的突破立足改革。2009年,经过省委省政府的批准,顺德被赋予重任,再次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此拉开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以改革为中心的背景下,“可怕的顺德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国内许多城市快速扩张的趋势下,顺德优势在逐步下降,人家的优势在逐步上来。顺德,作为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典型城市,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占据了大量集体土地,顺德不可能按照内地的城市化方式成长。那么,如果继续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汪洋书记的亲身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顺德政府听取了改革专家等多方意见和建议后,于2011年把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体制综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综合改革试验的重点方向,为国家探索深化和创新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次改革使得顺德又一次成为全国综合改革的示范城市。顺德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社会放权和转移部分职能,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行政体制,不断完善和优化了城市的商务发展环境,全面提升顺德综合竞争力,带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这里创业和发展。

突破战略

以综合改革为先导,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本着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工作室提出顺德在战略突破,将重点实施推进“城市重塑、产业重构、乡村重建”三大发展策略。

城市重塑:从城市结构上,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空间发展策略,建设符合21世纪的绿色生态网络城市;从城市功能上,东部片区是顺德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北部片区包括乐从、龙江、陈村、北滘以及勒流街道的北部等区域,服务广佛都市圈;西南片区主要包括均安、杏坛和勒流南部区域,该区域是顺德生态涵养区,也是岭南乡村文化的体现区。岭南文化是顺德文化之精髓。充分挖掘和提炼岭南文化元素,注入到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项目和城市设计、城市形象识别设中,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魅力和创造城市活力。

04

顺德城市功能布局示意图

产业重构: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提升传统产业,在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过程中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包括产业升级策略、培育策略、生态策略和区域合作策略。构建“1+3+3”现代产业体系,1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三大现代制造业:信息家电、智能装备、现代家具;三大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创意设计、休闲旅游。

农村重建:顺德区域内保存着众多桑基鱼塘特色的农业生态村落如杏坛逢简水乡等,这里有桑基鱼塘,纵横交错的水道,时隐时现的叶叶小舟,河畔的成片蕉林,通向乡间小道的青石板路以及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村落、古祠堂、古桥等,向向往乡村休闲的都市人展示着岭南特色水乡的魅力。借鉴中国乡村旅游的标志——成都的“五朵金花”的发展经验,建议在顺德广阔的农村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实施锦绣大地工程,再造桑基鱼塘,重现岭南水乡风貌,吸引珠三角城市群来这里休闲度假。

蓝图画就,最难的是找到真正的源动力。城市化能够促进产业,但是吸引劳动力,带动升级的根本还是产业力量,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升级考验。经过多年的努力,顺德制造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比起全部给人代工的东莞来说,也有一定的品牌,通过什么来实现真正的变革?

国际化新路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综合成本的上升,城市化率超过50%,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特征和服务业比重都将逐渐发生变化。由此还会带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从“中国全球化”转向“全球中国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将从全球产业转移的中心变为全球技术转移的中心,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的中心。

根据国际并购专家的研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全球并购的浪潮,它们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中国化”的推动下,中国将迎接并成为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的中心。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大量外汇和自有资金,30年世界工厂带来的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能力,并通过企业股权并购来获取企业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推动企业产品升级,并主导这一次全球并购浪潮。据区委梁书记介绍,2013年,顺德政府曾组织20多家企业去德国商务考察,并促成两家机械装备企业与德国企业合作,不仅带来产品附加值增加两倍,而且还借助德国的合作伙伴,把市场拓展到北美市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佛山市政府委托顺德区管理的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很好的国际载体和平台。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的汪洋在前往德国拜访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时,与对方达成合作共识,该项目的建立对于服务和辐射整个珠三角的技术合作价值巨大。中德工业服务区在积极完善城市建设的同时,正在从平台、技术、金融、法律、并购、咨询等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善自己的渠道,这将会是下一轮的重点。

顺德,作为一个标杆性的改革城市,它的意义从来就不限于一个县区市,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珠三角的代表,而珠三角则是上一轮改革开放最集中的成果体现。在中国大转型的今天,在沿海大转型的今天,顺德能否在这次从迎接产业转移到迎接技术转移的大潮中引领风潮,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