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1年的春天,我接受了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城市幸福指数研究”,随后便组织团队学习文献,进行了开题报告。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我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为世人所瞩目。但早期的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怪圈”急需被打破。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民众幸福感作为评价改革发展的指标,就是从关注人们的物质需要、经济条件,转变为关注精神追求和心理感受,以新的视角去审视人们的物质需要、经济条件、生活质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核心和基础是以人为本。这其实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阶段性的问题。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世界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①这既肯定了对幸福感的研究,也为幸福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就是对该城市居民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的测量数值。在深入学习文献,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幸福指数概念,编制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测量工具,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历时七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也触发了对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些思考。本书便是对这些研究和思考的集结呈现。全书共分为九章,具体内容如下: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们以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为脉络,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概念和幸福指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建构了城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并编制了《城市幸福指数量表》,分别从总体幸福指数(包括总体生活满意度、情绪满意度、意义满意度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的生活满意度)和领域幸福指数(包括经济生活满意度、政治生活满意度、文化生活满意度、健康状态满意度、环境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满意度)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71位居民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基础分别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总体特征、与经济因素有关的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其中,第三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指数和各领域幸福指数的特征;第四章则重点考察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特点;第五章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在不同收入、职业、住房、居住地区4个与经济有关方面的幸福指数的现状。
在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中,我们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探讨了导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现状的可能原因。其中,第六章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角度探讨了何种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第七章从经济收入、生物基础、人格特点、人际关系和时间花费方式等角度探讨了什么样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第八章分别从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角度入手,系统分析了城市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
在第九章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途径上,较详细地分析了保持健康、调控情绪、维护友谊和家庭、高效工作与休闲,以及养成健全人格在提升个人幸福感中的作用。
梦想引领人生,信仰是幸福的基础。心理学是探寻心迹、理解人生的一门学问,其责任是点燃人类心灵的真善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愿我们这本书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尽一点绵薄之力。
黄希庭谨识
2020年4月于西南大学有容斋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