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重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4 识别情绪、行为背后的认知

通常来说,当情绪或行为出现问题时(不适合工作和生活,自己不满意),其背后一般存在着不合理的认知,所以识别情绪、行为背后的不合理认知是改变的第一步。有的很容易就能找到,有的可能需要费一些工夫。识别出来之后,再去分析其不合理之处,进行认知重建,得到合理的认知。

这里的“合理”认知,更多的是指能够产生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认知。这里的适应是指适合于工作和生活,自己觉得满意。不合理的认知,也是指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认知。世界是复杂的,有时难以简单地判断认知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这也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如果你觉得微信聊天很有意思,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耽误了工作和计划,你也觉得这样不好,那么“微信聊天很有意思”就是一种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的认知,需要改变。而如果没有因此耽误什么事情,还有娱乐等作用,那么这就是一种合理、适应的认知,不需要改变。

我在做一些单调枯燥的工作,或者干一些乏味却费时的家务时,常常有些烦躁或急躁。这对我有些不良的影响,所以我想去解决这个情绪问题。首先要去识别烦躁背后的认知,我发现这是因为我觉得这些工作价值不大,有些浪费时间,所以既不愿意做,又想赶快做完了事。这种习惯性思维自然容易让人烦躁。所以,认知需要进行改变。

我采用了新的认知:这些事情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既然是人生的一部分,那么自然应该安然接受了,即使看起来价值不大或浪费时间)。有了这样的认知,我自然就平静多了,形成新的习惯性思维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原来的习惯性思维一直存在,但是因为它自动出现,而且对我来说这算是小事,所以我也没有有意去识别,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自然不会去改变它,以至于让这种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影响了我二十多年。

从这个例子来看,难以断言原有的习惯性思维和新的认知哪个正确、哪个错误,只是说,原有的习惯性思维产生了不适应的情绪(烦躁),所以是不合理的;而新的认知产生了适应的情绪(平静),所以是合理的。

案例:

认知改变,行为改变

十年前,我曾经在研究机构担任科研小组组长,当时别人都说我很犟。比如科长和我沟通时,我常常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导致和领导关系不好,自然会有些“吃亏”,这引起了我的反思。

其实我跟朋友和家人相处时还是好商量的,并不犟,为什么在工作中会犟呢?其实是因为习惯性思维。

我认为:为了做好工作,坚持正确的意见是应该的,不必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思维来自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前辈的影响,他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还与我“坚持真理”的核心思维有关系。

思维形成之后就一直想当然地觉得是对的,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它可能是不合理的。在经历重大挫折之后,我才去反省,识别出来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并重新去思考、分析,有了新的认知。(参考第十一章05节:《别太较真,保持适度自我怀疑》。)

认知改变了,行为的改变就轻松了,很快在工作中我就不太犟了。

如果我们的情绪、行为出现了问题,这背后一般存在着不合理的认知,需要通过反省、觉察、分析,识别出它来,然后和自己讨论,形成合理的认知,之后多次在实际中应用,就形成了新的、合理的习惯性思维,这样情绪和行为就改善了。

在家庭教育之中,很多父母就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我在《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一书中,对很多常见的习惯性思维进行了剖析,所以,很多家长通过看书,改变了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辅导作业时导致家长对孩子发火的常见习惯性思维是:孩子应该会,应该懂,应该做对,应该记得住,做作业时应该很专心,应该不被家里的事情所吸引。有了这些习惯性思维,那么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他不应该如此,所以就容易发火。但是,如果我们学会理解孩子,就会发现:存在就是合理的,孩子的表现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应该的。比如,这些知识虽然我们看起来简单,但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他其实是应该不会,应该不懂,应该做错的;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所以他做不到完全专心,偶尔想玩一下、动一下也是正常的;孩子也是好奇的,被家里的某些事情吸引也是正常的。认知改变了,那么对孩子发火就会少多了。

本书会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分析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提供一些相应的合理认知供参考,这些认知有广泛的适用性。当然,什么是合理的认知?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认知体系不同,在我抛砖引玉之后,读者可以去发现、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