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既然美是经验,如何获得这些经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设计专业和工程专业之间有一个人们不愿意承认但又客观存在的事实:学设计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先天)天赋的,至少是从儿时就表现出对形象表达朦胧的爱,为考大学而速成的审美训练终究是走不长久的,社会企业对设计的认知是:设计要么不为之,要么就是最优秀的,所以“盲从”高考大部队进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大多会被淘汰掉,因为只有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其一;其二是“灵感闪点”的获得:最有效的训练就是无时无刻不对美的实物感兴趣,通过各种经历提炼出美的初始元素,如图1-7所示。笔者认为,任何天生美的或天生丑的东西都有存在的理由,癞蛤蟆中一定有最美的几个,否则就不会绵延至今,科学家已经在不断研究挖掘出各种生物的天才本领,从形态到本能无所不包。而工程师和设计师则不断地把这种能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产品,这就是美无处不在,美是客观的。
设计师未必站在科学家的立场剖析自然,设计师更需要从设计视角关注各种事物(现象)的形式为我所用。
东西方国家上及几千年,哲人、智者对美的定义很广,本书不涉及这一广泛议题,只分析设计中的美的解析,甚至就产品设计领域,美也有好几个方面的定义。本书所言及的美的概念极其狭义:只指视觉美和触觉美,如图1-8和图1-9。
人们在长期与自然交流过程中,通过抗争自然、认识自然、顺应但又改造自然中获得了无数的经验和习惯,并把这种普遍的经验“遗传”了一代又一代。例如,从大量健康的动植物身上看到了对称形体,因此认为“对称”是美的——体现了健康、完整;绿色是美的——象征着生长、生命力;山体是美的——稳定、神秘、伟岸征服了人们……尽管今天我们的设计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可能会认为“对称、稳定”已经是过去时了,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公司敢于设计一辆完全不对称的车型出来,鉴于一般的审美观念,理应对称而不对称意味着“残缺、不完整和不健康”,任何生物如果缺胳膊断腿就是不正常的表现,即使是“萎缩”也不能容忍——因为缺少“正常”之美。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技术流行起来的有机建筑虽然大有成为新“国际主义”风格的趋势,但是也不乏头重脚轻、飘飘然的作品。笔者认为如果一幢建筑的稳重感还不及停在门口的几辆轿车是有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或许体现出风格形成初期的幼稚。
追求生动、灵性、新颖、健康向上、拒绝木讷、拒绝平庸、拒绝雷同、拒绝无趣无味
其实自然界很少有东西是绝对对称的,人们通过观察、通过整合再生成表现物,实现了数学意义上的对称,这就是设计,或者成为了具有文化含义的作品。一个不经人工干预的自然物可以很美,但不可以说有文化价值,如图1-10。美的一个层面是体现出文化之美。
如此说来,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美学观相当重要,必须被认真详细的研究分类发展以造福今天人们的生活,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些准则才能体现出设计作品的美感。
由于设计变化要比新材料进步、工艺技术进步的节奏快得多,因此设计不能像工程一样循规蹈矩,学习设计的过程也一定是从“学法”到“遵法”、“守法”,再到“疑法”,继而尝试“违法”——力图创新,最后达到“无法”的境界——设计的作品浑然天成,不留半丝僵硬的痕迹。
公认的设计法则已经不少,这些传统的法则有时经典到作出的设计达到“无错但无味”的程度,这固然有僵化地使用法则的因素,因而寻找新的美学方法也是设计实践者的责任。随着消费者品位的多样性和时代审美观的变化,新的法则的追求已经成为支撑未来设计的途径之一。
图1-8 古朴醇厚之美
图1-9 型的概括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切美感的来源都归于自然,如图1-11至图1-14所示。捕捉深藏于角角落落的潜在的美成为设计师孜孜不倦的常年功课。这种美或是稍纵即逝的,或是要抽丝剥茧才能被发现的,或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但近在咫尺却被忽略了的,甚至是恶心到让常人捂着口鼻躲之不及的,但是如果你是学设计的,就设计意识而言你不应该等同“常人”。如果你能驻足、关注并思考了,或许这就是产生新的灵感的“圣地”。
美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润物细无声般地慢慢体验才能养成的。因此美是无法用几堂课教得会的,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都无法彻底讲清楚美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与智者兜了一大圈后,苏格拉底不得不说“美是难的”。
图1-10 自然物的残缺美
图1-11 含蓄之美
图1-12 寓意之美
图1-13 捕捉瞬间的趣味
图1-14 “以小见大”
但是,美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在发展,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而引领着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