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卧波碧天桥——寻梦塘栖广济桥
曾经江南佳丽地,世事沧桑人事非。
卅年故园成一梦,惟余古桥前尘忆。
塘栖古镇,如今最有价值的古物,应是那座横跨于千里京杭大运河之上的广济长桥了,它让多少远游的塘栖人念念不忘,魂牵梦萦。就连塘栖人的女婿,曾任共和国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黄华,在其晚年病重住院,家乡去人探望之时,还关切地问“那座长桥还在吧?”眷念之情令人动容。
塘栖广济桥造型秀丽大气,宛如长虹卧清波。
官方资料记载:“广济桥七孔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筑法,桥水平全长89.71米,高13.65米。桥面两端宽9米,桥顶宽5.24米,中间最大的石拱跨度为15.8米。广济桥主孔南北两侧各有对应的三对桥洞,它们的跨度分别为11.8米、8米、5.4米。桥的主孔有11节拱券石,两边桥孔分别为9节、7节,5节。每节拱券石由宽窄不等的多道拱石并列砌成。大桥两边共有石阶160个。”广济桥两侧用素面石栏板围护,栏板南北两端为卷云纹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桥顶四角望柱为覆莲形,其余均为圆球形。
塘栖广济桥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根据方志记载:“唐栖南北通衢也,跨溪有桥,额曰通济。肇自前代,漫不可考,久益倾圮,往来病之。”这是说,在广济桥原址有一古桥,桥名“通济桥”。相传通济桥是由唐朝大将尉迟恭督修。可据民国《杭县志稿》的编纂者查考,发觉尉迟恭一生中从未到过浙江,况且塘栖附近西险大塘及有关桥梁等建筑都出现在唐大历之后,这与尉迟恭在世时间相差了有200余年。原来,唐宝历年间(825—827,是唐敬宗的年号)又出了个尉迟恭,此人是个著名石匠、建筑师,人称大匠尉迟恭。他曾在西险大塘主持修建成章湾陡闸。由此看来,那“大将”应是“大匠”之误,此桥应是大匠尉迟恭所建,故塘栖有长桥距今应有1100多年历史了。时间到了明代,大匠尉迟恭建造的大桥早已坍塌。塘栖则已成为杭州北郊的一座重镇,大运河穿镇而过,水南水北的商旅百姓往来均靠摆渡,当时,每逢恶劣天气,风疾浪高,以船渡河,总有人落水遇难。当地也有人想重建大桥,但因工程量太大而畏难不决。是陈守清这位来塘栖经商的外乡人,在多次目睹了渡河溺水的悲剧后,挺身而出,发愿修复广济桥。
广济桥
方志记载:陈守清,是弘治年间一位来塘栖做生意的外乡人,抛家别子为建桥到处募捐,在化尽自身积蓄的百两银子,又用完了当地慈善人士捐助的银子,在建桥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的情况下,他四处募化,剃发云游至北京,并终日铁链缚身,在京城劝募,此事惊动了皇室,太后、太子纷纷助金赐银,朝廷命官也跟着解囊。历尽艰辛的陈守清募集到足够的建桥资金。前后历时9年,终于建成了这座泽被后世的七孔广济长桥,时为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从此,广济桥成为塘栖的象征,不仅仅是其身姿的雄伟或在交通上带来的便利,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守清所传达的急人所难、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精神。塘栖人称陈守清为“义士,化主”“广济大桥之父”,史书记下了其建桥的艰辛和功德,而这座至今屹立的大桥,本身就是彰显其功德的丰碑。
陈守清塑像
到了嘉靖九年(1530),桥裂,是里人吕瑭(字廷润,号一素)急公好义,两次捐金修葺,并用木材和石块在桥的两边各填一孔,成为五孔,使桥基更为坚固。后来,清康熙癸卯年(1663),广济桥又危在旦夕,里人又纷纷捐资,卓子孟独力承担六百金,大桥复又修葺。康熙甲午年(1714)桥又进行了大修。迨至1949年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广济桥,也先后斥巨资对其进行加固。
时间的年轮转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运河这条黄金水道中大吨位的机动船日渐增多,货运日渐忙碌,广济桥桥墩遭受往来船只冲击碰撞,古桥岌岌可危。又受桥洞阻碍通行不畅,经常发生运河航道拥堵,数以千计的船舶常在广济桥一带滞留。当时交通部门曾决意拆除广济桥,是民间有识之士和文物部门、媒体紧急呼吁发起了一场“保卫广济桥”的行动。最终引起高层重视,浙江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塘栖广济桥的问题,决定拨款7000万元,在塘栖镇北开挖新航道。此工程历时五年,1999年,为保护广济桥,总投资7500万元的运河塘栖段改道工程竣工,新开挖了四级航道2.93公里,架设大型桥梁三座,通航能力从100吨级提高到150吨级。从此过往船只绕道而行,保住了这座堪称古镇之魂的广济桥。
1983年6月24日,余杭县人民政府将广济桥命名为“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又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济长桥随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起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更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广济桥桥名考
广济桥的桥名历来有多种叫法。根据清光绪王同《唐栖志》记载:通济桥一名广济桥,又名碧天桥,一名通济长桥,俗呼为长桥。通济长桥,在唐栖镇。弘治二年(1489)建。《万历杭州府志》。一名碧天桥,俗名长桥,上有昭恩碑记,邑人副使邵锐撰。《康熙仁和县志》。弘治间,鄞人陈守清募建,桥计七洞。嘉靖庚寅桥裂,里人吕一素捐金修,丁酉复舍金重修。万历癸未、天启丁卯,及国朝康熙乙已,屡圮屡葺。辛卯北堍又圮,吴山海会寺僧朱皈一,与如意庵僧大生募建,甲午十月竣工。王同按:此桥跨大河,与里仁桥东西并峙,镇居其中,如锁钥焉。
广济桥顶龙门石
广济桥南第三孔鱼龙图
广济长桥是一座七孔拱形大石桥。是在平原软基上修建的大形石拱桥,此桥全部用条石砌筑,桥型宏伟,气魄雄壮,工艺精良,造型美观,“晚灯渔火,上下掩映”,以此形容此桥晚景,十分恰当。
塘栖广济长桥又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存世的七孔石拱桥,它与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明隆庆五年(1571)慈门寺僧性潮募建;嘉兴王江泾的长虹桥,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杭州拱宸桥,明崇祯四年(1631)夏木江所倡建;都是体量超大,又始建于明代的古石桥。建造工艺都是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术,简称“薄墩联拱”。据有关建筑资料记载:这种薄墩属柔性墩,其作用是使桥的拱梁受力减小,又可加强拱石间的契合,从而使桥梁拱券更为坚固。而且这种工艺又节省建桥石材,这对石材资源匮乏的平原水乡来说是十分经济的。
广济桥是鄞县人陈守清于明弘治间倡议募建的。前后历时九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弘治十一年,功德圆满,大桥建成。当时曾在桥顶端建有昭恩碑亭,亭中立有“昭恩碑”,碑记由镇上德高望重,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的邵锐撰写。今天我们仍可看到,在古桥顶端四个角上留下的直径30厘米左右的圆孔即是当年固定桥亭柱子的柱洞。
同以上朱家角放生桥、王江泾长虹桥、杭州拱宸桥三座古桥相比较,塘栖广济桥是其中建造年代最久远,体量最巨大,又最具沧桑感的一座古石桥。
广济桥建成后历代都有维修。第一次是在嘉靖庚寅年(1530)大桥因遭遇大洪水,致桥主洞开裂,里人吕一素(吕瑭)捐金修复,七年后他又舍金重修。
此后,万历癸未(1583)、天启丁卯(1627)及清康熙壬寅(1662)屡圮屡葺。辛卯(1711)大桥北堍又圮,吴山海会寺僧朱皈一与如意庵僧大生,里人邵九皋募建,三年后的甲午(1714)十月竣工。此次重建至今,已有304年之久了。
此桥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曾有过两次维修,其中最近一次是2007年的维修。
塘栖广济桥,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中孔两侧拱券顶的横梁石上都刻有“重建碧天广济长桥”桥额,其中东侧“重”字前面更有“康熙岁次甲午年孟冬月吉旦”的纪年款。在古桥东西两侧,联拱之间的桥柱上,还各镌刻有四条桥联,内容是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包括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这八位大佛和大菩萨的名号。在科学尚不昌明的15世纪中叶,塘栖先人用神圣的佛和菩萨来护佑大桥,应是颇具智慧的。
那么,广济桥为何会有多种桥名呢?
史籍告诉我们,明代弘治十一年此桥建成时,曾取桥名为通济桥。而碧天桥之桥名则出自嘉靖年间出资修桥的吕一素之子吕水山的诗句。当年大桥重修工程竣工,吕需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写下了《长桥晚眺》诗:
远眺成高陟,因之解睡魔。碧天秋水渺,红树夕阳多。
列岸摇酤旆,连舟起棹歌。欣逢谢康乐,吟啸更如何。
自此始,里人将此桥称之为碧天桥了。
此后康熙年间吕律有《长桥步月》诗:
飞虹远挂碧天桥,几曲溪流入市遥。
处处精蓝间梅竹,永明千佛矗云高。
稍晚的朱麟更写有《碧天桥》诗:
虹桥矗鳌柱,呼吸通座侧。灏气冲星辰,水天长一色。
道光年间的韩应潮有《长桥晚眺次朱少郭韵》诗:
雨洗山光净,登临极骋游。溪桥红蓼色,楼阁碧天秋。
晚市渔舟合,长空雁阵收。忘归看月上,吟兴属遨头。
再晚的张蔷归亦有诗:
洵是闲中多逸趣,碧天桥上拥清光。
都写出了碧天桥名。
而广济桥之名,从何时叫起,何以会叫此名,则难以考证。大抵是因为在大桥南侧,弘治年间与桥一起建造有广济庵俗称总管堂,以镇桥梁。所以“广济”之名应是以庵名命桥名的。
但此桥的桥名应是大桥正梁上镌刻着的碧天广济长桥。这应是塘栖长桥最完整的桥名,不知识者以为如何?
关于历代镌刻的塘栖广济桥碑记
清光绪《唐栖志》上关于历代修建广济长桥共有八篇碑记和一篇记事诗,将其按时间先后排列:
第一篇是明弘治三年状元,华亭人(松江)钱福所撰写的《重建长桥记》。时为弘治十一年,正是“大桥之父”陈守清历尽艰辛募化建桥资金,又工程断断续续,时经9年,终于建成通济大桥之时。
第二篇是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春,由时任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的湖州人蒋瑶撰写的《重修通济长桥记》。这是嘉靖庚寅(1530)桥裂,里人吕瑭,字一素,捐资修桥后,其长子吕坤,字克厚,号北野,请蒋瑶书写的。
第三篇是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由曾任山西学政的新市人陈霆撰写的《唐栖镇通济桥碑记》。这是该桥在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吕瑭又一次捐款重修完工后,由当时守桥僧人广玺出面,请致仕在新市老家的陈霆书写的。
第四篇是与第三篇同时由吴源,字龙江的官员撰写的《修桥岁月碑记》,以表彰吕瑭捐资修桥的义举。吴源,钱塘人,是当时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
第五篇是天启七年丁卯(1627),由曾任兵部员外郎的海宁人许令典撰写的《募修唐栖长桥略》。这是守桥僧显林请写的一篇募集修桥资金的疏文。此后用募集到的资金维修了广济长桥。
第六篇是康熙二年癸卯秋(1663),由里人卓天寅撰写的《重修长桥碑记》。
第七篇亦应是康熙二年,由里人徐士俊撰写的《撰重修长桥碑记》。
这是康熙初年,广济长桥又一次成为危桥,是里人葛公朗与镇上甲族卓麟异,字子孟为首倡议,卓子孟并带头出资六百金,随后镇上众善信纷纷响应,从而募齐了修桥资金,使危桥得以整修一新。
而最晚的那首记事诗:康熙甲午(1714)十月二十七日《重建长桥告成》书事,则是由那位写《栖水文乘》的里人曹屺(字菽园)所写。
清康熙四十九年辛卯(1711)大桥北堍又一次坍圮,杭州吴山海会寺僧人朱皈一与如意庵僧大生及里人邵九皋四处奔走,募得巨款重建大桥,至三年后的甲午十月(1714)大桥工程竣工。
诗是这样写的:
古来舆梁利民涉,王政于此占休嘉。
西溪长桥告成日,张灯彻夜何繁华。
恍疑元宵只无月,摐金伐鼓宣邻家。
新桃旧艾夹黄纸,灵符蟹篆霏丹砂。
富者赛神或罗拜,无非徼福兼祛邪。
梨园法曲数十部,崇台裹彩穷骄奢。
繁弦急管颇嘈杂,观者簇簇蜂排衙。
龙门才台吾已寝,起看野马飞窗纱。
昔闻此桥号通济,桥虹偃卧苕之涯。
缘塘百货涌阓阛,居民两岸环蒹葭。
四十五里近关口,旧时设务严稽查。
昭恩碑记太仆笔,可惜黄绢凄虫哇。
只今屹然还旧观,腥风发发来鱼虾。
布帆无恙烟波阔,估舶何异浮仙槎。
篷窗日落奏横笛,危樯风定蹲神鸦。
两朝宏愿出纳子,谩言功德同恒沙。
金钱不须颁内府,众手合成山堪拿。
捆驮结束任驰骤,晴空轗辘闻雷车。
阳候弗怒浪花息,杯渡永免沦胥磋。
明朝送客过桥去,踏歌闲步栏干斜。
正是此诗碑,真实记录了康熙五十二年大桥竣工时的盛况,因此尤显珍贵。
这次修桥,当时任工部尚书的德清人徐元正在康熙五十八年也写了《重修碧天广济长桥碑记》。
这篇记文,王同《唐栖志》未曾载入,而在民国年间汪坚清、姚寿慈、管伟编撰的《杭县志稿》中则载有此篇碑记。记文写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岁己亥。此记篇名正与如今的桥额文字相同,故而分析今天广济桥主孔上方的二方桥额正是康熙甲午年广济桥重修之时镌刻的。而根据《杭县志稿》“石在长桥北堍属德清境,兹以同属修长桥碑记因附载之。”分析此方碑石1946—1949年修《杭县志稿》时尚存于广济桥北堍某处。
民国《杭县志稿》卷二十记载着徐元正这篇写于康熙己亥的碑文。
《重修碧天广济长桥碑记》:
康熙己亥徐元正撰,吴肇缵书。石在长桥北堍属德清境,兹以同属修长桥碑记因附载之。
两浙利世济人凡事大之,在朝扆庙楹之上,小之不遗于一事一物,远之在四海九洲之广,近之不遗于一镇一乡。唯持任事者不以艰而阻,不以少而伏,则匹夫可以建不拔之业,而当时蒙其利、后世诵其功,顾任事者,亦有所甚难,志不坚不成,力不瘁不成,就使志坚力瘁,而囊乏季子之金,人鲜将伯之助,则心虽切而勿克遂,而况群疑众阻,掣肘牵挠,未必不垂成于俄顷,而败于须臾也。唐栖去余县数十里,虽名外镇,而生齿繁茂,百货骈集,衣冠仕宦之族指不胜屈,俨然郡县也。有桥也,厥名广济,界河而镇流,为南北要途。明弘治间鄞僧陈氏守清、镇人邵君翊勠力维新,于今又三百年,非复昔时之巩固矣。余间因到省停桡桥畔,目睹倾圮之状,而因念工力之浩繁,每有志而未逮。独念前既不知何人,出全力以创斯桥,而贻百世以后无穷之利,后复有嗣而兴之者,以缵百世以上,不知谁何之功。今人未必不如古人,又安知今日林林总总之中,宁无守清邵君其人者,惜乎余未之见也。噫,古人创制立法,原欲垂之万世,迨数传后不能补偏救弊,卒至荡然澌灭,而无可考者,不可悉数,何况一桥。余既以远宦故,勿获力襄斯桥,而当世亦卒无其人,坐见其朝损一石,暮损一柱,日复一日,渐至湮没,徒令后之人临流吊古,追指其地曰:是故广济桥之遗址也。斯亦事势之不得不然,而无可如何者也。而何意竟得吴山僧皈一,复得广文邵九皋,夫皈一,一贫僧耳,邵君亦落拓儒生,骤然以数百年将绝之绪,而仔肩于一身,竭五年之功,聚数千之财,而又众谤不摇,流言不夺,卒能以其精神,感动前大中丞,今少司空王公为之主,遂使继续之劳,同于鼎建倾危之址,稳卧安流,功在当时,业垂后世,可谓伟矣。余尝谓,斯桥之建,其利有三,利涉一也,复古二也,壮镇人形胜三也。皈一既邵君独能于众人不知任,不能任,不敢任之时,一朝而三利斯举,是皈一与守清不啻衣钵之传,而邵君与邵君实为裘箕之绍。安见古今不相及耶。余迩来家食里居,罕出庭户,不知桥之成也,若何崇高?若何广阔?较曩日规模更开拓否?仅兴之所至,偕一二至友,驾扁舟,携樽酒,登桥四望,俯激湍之奔流,仰林间之烟月,听欸乃而神怡,闻棹歌而心畅,则虽一事一物一乡一镇之功,又何不可与朝扆庙楹,九州四海之业同垂久远哉。镇人请书其事于石,而求记于余,余谓其功不可没也,宜以鼓后世之勇于任事者,至其工费之繁,襄力之众。皈一且有记,余不多赘也。赐进士第资政大夫,经筵讲官,工部尚书,清溪徐元正撰,龙溪后学吴肇缵敬书。大清康熙岁次己亥冬小春月。
按:塘栖广济长桥清代第一次修理是康熙癸卯年(1663),葛公朗、卓子孟为首修复。康熙甲午年(1714)桥又进行了大修。康熙辛卯年(1711)北堍又圮,吴山海会寺僧朱皈一,与如意庵僧大生,里人邵九皋募建,甲午(1714)十月竣工。徐元正此文写于长桥竣工的五年以后,时为康熙五十八年(1719),岁己亥。
撰文者,徐元正,字子贞,浙江德清士林镇徐家墩人,徐倬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前后在世。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由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元正工诗文,著有《清啸楼草》一卷,《鸾坡存草》一卷,《清史列传》并行于世。孙徐以升是雍正元年(1723)进士。而书碑者龙溪吴肇缵,在网上查不到此人资料,龙溪属福建省,拟留待后考。
关于广济桥两侧的楹联
塘栖那座横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已经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桥两侧那历经岁月剥蚀的八条楹联的文字内容已漫漶不清。不仅许多南来北往的游客不了解,而且本地镇上人都不清楚是什么文字。今用镜头将其拍摄下来,以使今人了解桥柱上的文字内容,并供爱好者研究此500年古桥的文化底蕴。
去拍广济桥石刻楹联那天,正好西侧运河里停着一长溜春节停航的运输大船。征得船主人同意,我下到大桥西侧最靠近广济桥的那条船上。先拍了主拱桥洞上方的桥额,后又至桥东侧用变焦拍摄了大桥东侧主拱下的桥额,文字与西侧相同:是“重建碧天广济长桥”八个阳文楷书大字。重建前面刻有题款:康熙岁次甲午年孟冬月吉旦。
款识的前面还有一些文字没拍清楚。依稀是些姓氏,估计是当年发起和捐助修桥的善信名字。
广济桥
广济桥额
广济桥上的佛号
大桥两侧各有四条楹联。
从桥西侧南岸往北岸依次为:
南無大行普贤菩萨。南無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無当来住世弥勒尊佛。南無大愿地藏菩萨。
从桥东侧南往北依次是:
南無大智文殊菩萨。南無消灾延寿药师光佛。南無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南無大悲观音菩萨。这是桥东北侧最近岸边的一条。
据此,我们了解到,现存这座大桥重建于康熙年间,查阅《塘栖志》所载的:康熙甲午年(1714)十月二十七日“重建长桥告成里人”碑记。正与桥额上的年月相吻,康熙甲午至今已有296年之久了。
而大桥两侧楹联有别于其他桥梁的楹联,一般桥联大都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祈福内容。而塘栖广济长桥之八条桥联镌刻的均是佛教世界最有权威的佛和大菩萨,这说明当时塘栖佛法盛行。不仅镇上佛寺林立,著名的有大善寺、清流寺、资庆禅院等,而且商民士绅大都是信仰佛教的。
从这八条楹联的石质风化程度、文字雕刻工艺,以及其镶嵌于大桥的整体结构来看,应该是成化年间陈守清建造大桥时即已勒石的原物,距今已经历了五百多年岁月沧桑了。
塘栖造桥先人在桥柱上镌刻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包括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八位佛界大佛和大菩萨的名号来佑护大桥,应是颇具智慧的。在科学尚不昌明的15世纪,用神圣的佛和菩萨来保护大桥,进而保佑栖镇平安,先人的愿望应是十分美好的。
广济桥这座扎根于中华神州,千里大运河之上的大桥,能历经数百年岁月至今仍屹立不倒,似乎验证了冥冥之中是有佛和菩薩在护佑它。
而今天我们行走在大桥之上,总会感觉清风拂面,心旷神怡,平稳踏实,神魂安宁,所以愚以为此桥是充满了佛性和慈悲的。
广济桥主孔拱顶正中双龙戏珠图案考
近日整理前两年拍摄的广济桥照片,偶然发现有一张长桥主孔拱顶“双龙戏珠图”的照片。回忆那次正是春节期间,运河中停满了假期停航的运输船,其中距长桥最近的那条大船离桥主孔仅二十多米。我上至船中央,仰望桥洞拱顶上那黑糊糊的,经年累月,被过往轮船烟筒里的煤烟熏黑的痕迹,拍了一张桥洞拱顶的照片。因之前我曾听永兴兄说过:他们小时候夏天在长桥桥洞中游泳,曾看到大桥拱顶正上方有一方双龙戏珠图案的石碑,上面还刻有文字。
这张照片当时原是无意间拍摄下来的,回来倒入电脑后也没认真看过。这次因寻找图片,在电脑上放大此图,发现了其上镌刻的文字,其中双龙图案正中竖排一行文字是“清康熙甲午拾月念七卯时……”后面几个字看不清楚。这应该是大桥重建的纪年文字。
除此以外,图案左上角有文字“总督福浙部院范助银某两”,左下角是“浙江布政使徐助银某两”,右上角有“浙江巡抚某某助银”等文字,右下角的文字因拍摄角度而看不清楚。
为了弄清楚此碑上的文字,我又一次去塘栖,运气很好,长桥河埠边停着两条山东人的捕鱼小船,商请船老大载着我去大桥桥洞里穿行了一回,拍下了长桥主孔拱顶正中那方双龙戏珠碑的清晰照片。
广济桥主孔正中的双龙戏珠碑
从此方碑石上的刻石文字分析,康熙甲午年这次重建的募集资金,来自上至当时浙江最大官员,下至普通黎民百姓的功德。所以此桥每个桥洞中都刻满了捐款修桥善信的名字。
而这块珍贵的“双龙戏珠”石碑上的文字,也证实了大桥的这次重建,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真正的大修。可以说是对大桥的重新建造,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明代原物。
里人曹菽园所写的“康熙甲午(1714)十月二十七日《重建长桥告成里人》”诗,与大桥主孔拱顶之上那方“双龙戏珠图”石雕正中那行文字“清康熙甲午拾月念七卯时”一致,正是大桥合龙的时间。故曹诗所述是大桥合龙那天的记事,真实可信。
据此,我们可知塘栖“碧天广济长桥”古代最后一次重建是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公元1714年。当年闽浙总督、浙江巡抚以及浙江、福建布政使均有捐款。长桥主孔拱顶正中的双龙戏珠碑的四角,记录有这几位捐款官员的官职、姓氏和捐款数额。
查考有关史籍:
第一位是总督福浙部院范助银五拾两。
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时任福浙总督的是范时崇(1663—1720),字自牧,号苍岩。汉军镶黄旗人。他是清初大臣范文程之孙,曾任浙江总督的范承谟之子。范承谟是在福建总督任上死于“三藩之乱”的。范时崇后以“难荫”出知辽阳州,迁顺德知府,有政绩。累迁至福建按察使。擢广东巡抚,康熙四十九年擢升福浙总督。至康熙五十四年入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授兵部尚书。奉命出塞,筑莫代察罕瘦尔,鄂尔斋图杲尔台站凡四十有七所。还朝后病卒。有子范宜中。
碑右上角“巡抚浙江部院王助银四拾两”
碑左上角“总督福浙部院范助银五拾两”
第二位是巡抚浙江部院王助银四拾两。
时任浙江巡抚的是山东人王度昭,他是从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至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在浙江巡抚任上4年。
百度百科载:王度昭(?—1724),清前期大臣,诸城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康熙三十一年,授云南浪穹(今洱源)知县。康熙三十六年,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历补云南道监察御史,迁光禄寺卿,顺天府丞,再擢大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太常寺卿,通政使。康熙四十九年(1710),出署湖南偏沅巡抚(驻长沙),又授浙江巡抚,于两省军政多有疏奏。康熙五十年(1711)兼署江宁巡抚,后两年召为工部侍郎,官至兵部左侍郎致仕,卒于家。
第三位是浙江布政司徐助银四拾两。
此徐应是时任浙江布政使的徐欐,从网上查不到徐欐的记载。《浙江通志》也仅有徐欐简短的介绍。根据《康熙朝实录》:徐欐是康熙四十七年癸亥从湖北按察使任上升为浙江布政使的。
第四位是福建布政司李助银八两。
《福建通志》载有:李发甲,字瀛仙,云南举人。康熙五十二年,任福建布政使,以孝悌化民,以清正率属。捐俸修洪山桥,建六柱洋亭,以便行人,道路戴之。未几,擢升湖南巡抚去。
碑左下角“福建布政使李助银八两”
碑右下角“浙江布政司徐助银四十两”
百度则载有:李发甲(1652―?)字瀛仙,河阳(今云南澂江)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历官湖南巡抚。书法飘逸秀健,雅近董其昌。著《世恩堂诗文集》。
以上范时崇、王度昭、徐欐、李发甲是290多年前浙江省职位最高的军政长官,他们秉承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地方上集资建设重大交通工程之时,能带头捐款,其行动应是十分可贵的。这对当时建桥募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可谓功德无量,应该得到塘栖人民勒石弘扬。
修桥筑塘、以继先德——解读明山西学政陈霆撰写的《唐栖镇通济桥碑记》
塘栖的广济长桥,古称通济桥、碧天广济桥。是千里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古石桥。她势若长虹,雄跨于古运河之上。
相传塘栖百米大河之上,古有桥梁,桥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当年,百姓来往均靠渡船,每逢风高浪急,总有人落水遇难。
方志记载:鄞县人陈守清,一个来塘栖做生意的外乡人,急公好义,筹资建桥。始募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因为所需资金甚巨,陈守清在花尽自身积蓄的百两银子,又用完了当地善信捐助的银子,在建桥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的情况下,他抛家别子,剃发云游至北京,终日铁链缚身,在京城棋盘街募捐。此事惊动了朝廷,太后、太子带头捐款,官员亦纷纷助金赐银。陈守清历尽艰辛,终于募集得足够的建桥资金。前后历时9年,于弘治十一年(1498)建成了这座工程浩大的通济长桥。距今已历500多年的历史。
塘栖人称陈守清为“义士、化主”,颂其为通济长桥之父,史书记下了其建桥的艰辛和功德,而这座屹立至今的大桥,本身就是彰显其功德的丰碑。
桥建成三十二年后,在嘉靖九年庚寅(1530)桥裂。里人吕瑭,字廷润,号一素捐金修复。七年后之丁酉年(1537)又舍金重修。
关于吕瑭捐金修桥,清王同编撰的光绪《唐栖志》上载有明嘉靖山西学政陈霆所撰写的《唐栖镇通济桥碑记》记其事迹。
碑文如下:
唐栖镇通济桥碑记,赐进士第、前给事中、经筵侍从、山西按察佥事,奉敕提督学政,致仕,进阶朝议大夫德清陈霆撰文。赐进士出身、承直郎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钱塘龙江吴源书丹。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累修诸书新安柳亭叶彬篆额。
唐栖去浙城不五舍。其地襟带江湖,接引瓯越,萦络吴会,使传之经行,商贾之走集,徒旅之往来,既以会道之冲,而凑津途之要。又其大溪中横,旷岸并睨。市区氓椽鳞次栉比,北乡左右,越墟出贩者,晨驰夕骛,肩摩迹累,溪渡则艰,徒涉则危。故非跨津设梁,则履辙不通,响唤靡应,非所以续地脉、接风气,济利而便安者也。通济之有桥古矣,岁久倾废,莫究遗迹。弘治甲寅,有陈守清者募财重建,工匠费殷,久莫就绪。事闻中禁,时太皇周后位长乐,康陵在东朝,咸遣官赐镪。桥克遂事。然溪之上游实受钱塘诸山之水,当其大发,则径冲旁注,水为桥拒,则涌为波涛,旋为湍激,澎跃击撼,桥几陊裂。议者为物虚则受攻,基实则永固。兹桥过水之洞七,究厥多虚,实召善毁,推是众议,募力塞其二焉。曾无几何,虚为实乘,中以边掣,桥之主洞,掀走载形,崩溃可待。吕君廷润覩而兴怀,谓其二子坤与需曰:“镇之有桥,吾先君尚翁尝两助其役,今须更治,度费四百金。吾藉成业力可办也,若辈其相予必继先德。”遂集工改构,砥以坚桩,圈以巨珉,范金以钩其联,灰蜃以弥其隙。其驾鳌屹其剩月,偃冲则莫臲卼也。无害履道之便,而启途之通。至是,桥可无替矣。工既竣,耆民陈礼辈以上之分臬水庸庸,使者相与嘉叹,亟下教奖焉。守桥道者广玺就予请记。维先王之教,曰利人,曰通物,是故杠梁之时,夏令则著;桥道在蜀,武侯维饰。盖事存通利,则在政必先。然大觌弗梁病乎。君国乘舆济涉,讥在执政,何者?事任在上,故宜无责于下也。吕君一里士,故能治办有国有政者之务,先王之教不戒而率充是心也。悦人非其事矣。呜乎?使世皆其人,里皆斯举,宁有赋苦叶者与?抑是役也,慨捐乐为,吕则急义;保功告事,里则向方;赏劳率作,官则知政。义以倡务,方以导俗。政以励众,务倡则集俗,导则募众,励则起事之骈美者也。是宜刻贞石铭之以诗:
维苕之南,浙川之阳。
左泽右陂,鸥凫作乡。
大溪南来,既折既东。
受涓纳湲,赴汇则洪。
斩焉两崖,气势中绝。
三时望洋,行旅艰涉。
乌江呼舣,亭长竖眉。
浅揭深厉,终焉悬危。
有巨者梁,成以积费。
几圮者再,乐输者避。
有伟其士,蹈义弗辞,
视痌在躬,捐金若遗。
作者百夫,给者一手。
积镪奚为?蚩虏之守。
往来幢幢,车舆骈骈。
曷知为功,徒信厥便。
父诏子严,祖德孙阐。
尚父有后,奕世其衍。
逝川沄沄,长虹压津。
有讯厥成,视我刻文。
嘉靖庚子夏四月朔立。
附《修桥岁月碑记》:
是桥之修,一素之力也。经始于丁酉仲春,越七月工竣。宪大夫黄山焦公、蛟峰张公两嘉奖之。又以成一素之美,寓励俗之仁也。夫黄山负地方之重,蛟峰任水利之专,均所事者,一素举之,二大夫彰之。善哉!一素姓吕,讳瑭,字廷润,郡仁和人。予在通家,尝闻其略,用补水南之遗,此名与此桥而俱存也。龙江吴源识。
在以上碑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
碑文首先讲了塘栖通济长桥作为南北通道的重要性,以及弘治年间旅居塘栖的鄞县商人陈守清募集资金建桥的艰辛。建桥“工匠费殷,久莫就绪,事闻中禁。时太皇周后,咸遣官赐镪。桥克遂事。”修建地方上一座桥梁,竟然惊动了深宫中的周太后带头捐款,才使大桥得以建成。
其二,讲到明代大运河遭遇洪水时水势要比现在大很多,说明上游苕溪的来水相当丰沛,又没有水库涵闸等水利设施的节制,所以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危及桥梁、堤塘、堰坝等河道设施。碑文中有“当其大发,则径冲旁注,水为桥拒,涌为波涛,旋为湍激,澎跃击撼,桥几陊裂”。又“掣桥之主洞掀走载形,崩溃可待”。汹涌的河水要将大桥主洞掀塌。这是自弘治十一年(1498)广济长桥建成至嘉靖庚寅年(1530)仅三十二年后,大桥即将坍塌的状况。
其三,叙述了当时的塘栖人吕瑭,眼看大桥坍塌在即,对他两个儿子吕坤与吕需说:“镇之有桥,吾先君尚翁尝两助其役,今须更治,度费四百金。吾藉成业力可办也,若辈其相予必继先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座大桥修造时,我的父亲尚翁曾两次捐款相助。如今大桥快坍塌了急需修整。维修的资金估计需要四百两白银,我们家有能力拿出这笔钱来修好这座桥。你们以后如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应该继承祖上尚义舍财的先德”。(按:在明代,四百两白银数量应是很大的一笔款项,当时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只是45两白银。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市斤。四百两白银可以买十多万斤大米了。)
其四,广济长桥维修竣工以后,镇上年高有德之民要求地方政府给予表彰。由德清新市人陈霆撰文。陈霆(1477—1550),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山西学政。致仕后,隐居在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渚山(西栅漾畔)约四十载。嘉靖庚子年(1540)陈霆年已六十三岁,已致仕在新市老家。其在这篇文章中对吕瑭捐资修桥的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褒扬。“吕君一里士,故能治办有国有政者之务,先王之教不戒而率充是心也。悦人非其事矣。呜乎!使世皆其人,里皆斯举,宁有赋苦叶者与”?更在诗歌中赞扬吕君“有伟其士,蹈义弗辞,视痌在躬,捐金若遗”。“父诏子严,祖德孙阐。尚父有后,奕世其衍”。认为吕瑭捐金修桥是以一家之财力,做成了一项政府工程。这样的义举是值得“宜刻贞石铭”记的,是应当“此名与此桥而俱存也”。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先王之教、为了圣贤书、为了弘扬人间正气和道义。
其实,整篇碑文中最有教育意义的一句话,应是吕瑭对其两个儿子吕坤和吕需所说的“若辈其相予必继先德”。愚以为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亦是历代塘栖读书人的一种人文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于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