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环境与物候
1.中国有哪些茶区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不同地区所产植物会有很大的不同。自然,作为植物的一种,不同地区生长着的不同类型和品种的茶树,其所产的茶叶品质、类别也有很大不同。
一般来讲,我国茶区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其中,华南茶区包括福建中南部、广东中南部、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中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包括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东南等,为我国最北的茶区;江南茶区包括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浙江、江西、安徽南部等地区。
2.中国的种茶地点最北能到哪里
茶者,南方嘉木也,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茶树原产且适合生长在南方。
但是虽然茶树是喜温喜湿的植物,随着现代技术的提升,以及受到海洋调节的小区域气候的影响,北方的许多地方也生长茶树。比如,现在的山东半岛东部和东南部(如日照、青岛崂山等地)、江苏省东北部,最北到北纬37°左右的地方,都有茶树种植。不过这些地方,因为夏秋季节高温多雨,因此夏秋茶产量较大,所产绿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特点。
3.茶树适合生长在什么地区
唐代陆羽《茶经》有云,茶树喜“南方之嘉木”“阳崖阴林”“上者生烂石”的环境。从现代农业科学角度看,茶树为常绿木本植物,适应力强,很多地方都能生长。但因茶树喜阴、喜温、喜湿,喜漫射光、酸性土壤等条件,所以南方更适宜茶树生长。山东以北的地方因为温度低、气候干燥,土壤以中性、碱性为主,所以不太适宜茶树生长。
4.如果茶树的生长环境水分过多,茶品会有水味吗
“晴采雨不采”是因为如果下雨天采茶叶,会因为叶片含水量过多,导致叶片泛黑、滋味有水味,所以品质不佳。
或许有人会产生疑惑,如果不是在下雨天采茶,而是在雨水过多的茶叶生长季节,茶叶会有水味吗?
这个答案不是肯定的,因为茶叶喝起来有水味,不仅是雨水茶这一个原因导致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引起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茶树生长环境水分过多,会对茶叶的生长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湿灾,引起植株死亡。
茶树生长需要水分,但是具体需要多少水量,与茶树的需水规律和茶园水分含量息息相关。
5.生态好的地方,产的茶叶一定好吗
许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茶树生长的地方生态好,所以茶叶品质好。
其实不然,茶叶品质好不好,环境自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个环境不仅指山清水秀、植被丰茂,除此以外,更重要的因素还包括此地的土壤、风向、温度、湿度、海拔、植物、朝向等。其中,土壤因素又包括pH、矿物质含量等,比如pH值要在4.5~6.5才是好的;温度既包括早晚温差,也包括四季平均温度,还有土壤温度等;湿度不仅包括空气湿度,也包括土壤湿度……
茶树是一种植物,有其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个生长环境又直接影响了其品质。如果仅仅看到景色优美,环境无污染,是不能简单粗暴地断定该地所产茶叶品质的。
6.现代人认为露水叶不好,为什么《茶经》里“凌露采焉”
露水过多的露水叶,在现代被普遍认为品质不佳。既然如此,为什么陆羽在《茶经》里写要“凌露采焉”?
其实,仔细分析《茶经》,就可以猜测陆羽之所以这么认为,很可能因为在唐代时候,茶叶制法为蒸青,而蒸汽杀青对鲜叶的含水量要求不那么严格。不像现在,茶叶制作以锅炒杀青为主,需要严格控制鲜叶的含水量,不仅不能“凌露采”,鲜叶采回来还需要摊凉散失水分。所以,在现代我们探讨茶叶品质,尤其是历史上的茶叶时,都需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制作方法来综合考虑和判断,否则就很容易陷入古今制作和饮用方法的矛盾陷阱之中。
7.高山茶一定是好茶吗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那高山茶就一定是好茶吗?当然不一定。
虽然海拔高所产的茶叶持嫩度高(持嫩度,即能够保持嫩度,不快速木质化的时间),又因昼夜温差大,可形成较丰富的内含物质。但是也因为夜间温度较低,容易产生霜冻芽叶,产量也较低。且因为市场过于追捧,导致部分茶商、茶农盲目制作,工艺也参差不齐。
海拔高度只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不应过分强调、夸大和渲染,其采摘标准、制作方式、土壤条件、湿度、温度等,每一个因素都能影响茶叶品质。因此茶叶品质是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协调的结果,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比如,鼎鼎有名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都不是高山茶,但是品质都不差;而云南普洱茶位处云贵高原,随便的山头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也不见得都是好茶。
因此,万万不可只凭单一条件来判断茶的品质,一定要视综合因素而定。
▲2016年于湖北黄梅芦花庵高山采茶时的云雾
8.明前茶和高山茶哪个好
好多人说明前茶好,也都说高山茶好。那么就有人问了,既然都好,明前茶和高山茶哪个更好呢?
其实,明前茶和高山茶,一个是指采摘的时间早,一个是指茶树生长的海拔高。这是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概念,不能相提并论。
同一种茶,既可以有明前低山,也可能有明后高山,二者哪个更好,要就茶而论,看其产地是否为核心产地、采摘是否头采等来断定,而不能信口断言。
9.茶园里种什么植物,所产的茶就有这种植物的香味吗
一些人喝到茶里有兰花香,就会认为是茶园里种有兰花的缘故。
这个想法太过于想当然了,茶园里种的是什么植物,与茶里有什么香气,并没有直接关系。否则,茶园里植物繁多,却也不见得茶里拥有所有植物的香气。比如,凡产茶之土,大抵都有映山红,却并没有见谁说起茶里有映山红的味道。
因此,就算茶园里长有兰花,也仅代表该茶园的生态环境良好,所植之茶自然品质优良,而不是茶叶里含有兰花香的原因。
不过,因为茶园里的植物与茶树共同生长,因此其他植物的根部、植株所需要的营养和分泌的成分,可与茶树的根部、植株所需的营养和所分泌的成分互相吸收,共同协生,相互生发促进,这也是茶园往往需要多种植物共植,要求良好生态的原因。
而茶的香气,除了与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有关之外,与其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红茶的焦糖香就与烘焙干燥时候的温度息息相关,而花果香则与渥红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兰花香的形成则与优良的生态环境、上佳的茶树品种以及精湛的制茶工序息息相关。
10.什么是云雾茶
通常而言,云雾茶代指绿茶。但是,云雾茶是一种代称,仅代指所产茶品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茶区。也就是说,被叫作云雾茶的茶品,仅代表茶树的生长环境在云雾缭绕之中,而不代表产地区域、品类等级、品质优劣等。
▲果树与茶树共生的碧螺春茶园
通常,有高山的地方均可盛产云雾茶。如黄山毛峰的前身,亦称为“黄山云雾”。再有,庐山云雾、天台山云雾等,亦为世人称道。
11.为什么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高山一般都具有多云雾、高湿度、温差大的特点。多云雾高湿度能够避免日光直射,散射光较多,使茶芽持嫩度更高,有利于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形成;温差大则意味着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使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等内含物质含量增加,晚上的温度低又降低了呼吸作用,使有机物的消耗减少。
综上所述,才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
12.什么是阳崖阴林
爱茶人大都知道,好的茶树生长环境,应是在阳崖阴林。那么,何谓阳崖阴林呢?
所谓阳崖阴林,也被叫作阳坡阴林,指茶树的生长环境在朝阳的山崖、山坡,且在高大的林木之下。这种环境生长出来的茶,才会有优良的品质。
阳崖表示温度适宜,又有光照,利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而阴林则避免了阳光直射,相对减少茶多酚的合成,而增加氨基酸、蛋白质等的形成,这样的茶喝起来才鲜爽甘甜,品质上佳。
13.干旱天气,茶叶品质会变得更好吗
有时会听到一种论调,认为天气干旱,茶树缺少水分,因此茶汁浓度增加,所以茶叶品质会更好。
这么想当然的说法,乍听似乎有理,结论自然是错的。
因为,如果缺水,首先,茶树气孔关闭,能够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质形成,倘若长期缺水,甚至可以严重破坏茶树的水分平衡,限制酶的活性,植株的碳素同化作用几乎停止;其次,茶树叶组织受到损伤,产生焦叶、半焦叶,生理机能严重受损,影响儿茶素的浓度累积;最后,含氮化合物的代谢与产生,是需要水分为介质进行吸收和运输的。如果缺水,茶多酚、氨基酸等内含物质含量减少,茶叶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会下降。
▲六安瓜片蝙蝠洞产区,标准的阳崖阴林
所以,所谓干旱时,茶叶品质会更好,简直是无稽之谈,并没有科学依据。
14.什么是洲茶
洲茶是武夷岩茶里具有某种特定特点的产地所产的茶,《随见录》有载:“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
而崇安县令王梓的《茶说》有载:“武夷山周围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由此可见,洲茶在过去有两种意思,一为生长在水边的茶,一为生长在平地上的茶。在如今,洲茶则已泛指为崇溪、九曲溪、黄柏溪溪边靠近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低于正岩茶和半岩茶。
▲洲茶
15.武夷岩茶产茶地点有哪些
武夷岩茶,其产地在武夷山。武夷山方圆60公里,全山36峰,99名岩,岩岩产茶,产于此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按照产茶地点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正岩茶指武夷山风景区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香高味醇,岩韵显著;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则泛指为崇溪、九曲溪、黄柏溪溪边靠近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更低。
16.制作抹茶的茶树为什么要遮阳
制作抹茶和玉露的茶树,在采摘前需要“被覆栽培”一段时间。被覆栽培,简单理解就是要用稻草或苇帘等覆盖茶园,即遮阳。一般来讲,视所制作的茶叶不同而定,遮阳时间从一个星期到二十天不等。
遮阳目的是减少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呈鲜甜味的化合物(比如氨基酸)的合成;减少呈苦涩滋味的化合物(如多酚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而形成特有的茶叶香气,被称为“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