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引导,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帮助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壮大、加快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落地实施,实现了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制造业场景下的融合应用和高质量发展,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智能制造基础能力、推动重点产业智能转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5年持续不断地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由点到线及面”逐步突破。目前,基本形成了地方、协会、行业多方协同联动,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大中小企业分类推进的发展局面。
自2019年以来,为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的复制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组织开展了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以下简称“标杆企业”)遴选。遴选工作以企业自愿为原则,以国家标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号: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标准号:GB/T39117—2020)为依据,围绕人员、技术、资源、制造4个能力要素,全面评估企业在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所达到的智能制造能力水平,重点考察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已累计遴选出26家智能制造实施成效突出和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标杆企业,涵盖了汽车整车制造、家用电器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等21个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为进一步发挥标杆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加快释放智能制造发展潜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案例汇编(一)》,系统总结和梳理了标杆企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的经验智慧。感谢标杆企业、有关专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在编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不断涌现更多行业、更多领域和更大范围的标杆企业,为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