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架构:方法论与云原生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本书定位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的关键是驱动企业从业务、架构、技术、组织等方面全面且系统地改造升级。在传统改造升级过程中,企业往往不关注架构设计,或者只关注IT层面,未从企业架构全局视角出发进行设计,特别是未从业务、应用、数据、技术等整体企业架构规划层面出发。如何结合企业的战略计划、商业模式,并加上与企业架构相关的整体架构规划,同时基于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并完成架构治理的闭环,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技术趋势是云计算中的云原生技术,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放大了生于云、长于云的IT架构的优越性,提升了企业对云原生的接受度。云原生让云计算变得更加开放和高效,是云计算的“下一站”。虽然云原生由来已久,但业界对于理念边界、架构本质、技术特点众说纷纭;特别是在企业总体架构层面,如何利用云原生的技术红利构建全方位的基于云原生的架构体系,是很多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基于此,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把企业总体架构规划与具体落地的技术架构及云原生技术架构结合在一起,从全局视角到具体落地,构建企业在业务层面、应用层面、数据层面、技术层面及管理层面的全面立体化架构体系。本书从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和本质出发,引出企业架构和云原生架构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同时介绍企业架构的经典理论,进而引出企业云原生架构方法体系,然后详细讲解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架构治理、架构师的自我成长及相关参考实践,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写本书的起因

回想从业经历,笔者自从业以来一直在和架构打交道。笔者在欧洲留学期间接触了企业架构和建模领域的相关理论,之后在北美洲读博期间主要研究云计算和微服务在建模领域的理论和应用;后来的海内外多年工作也主要与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相关;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后,前几年在阿里云做云原生解决方案架构师,曾帮助多个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做架构规划和项目落地;再后来,在阿里巴巴国际化中台参与打造云原生时代新一代架构和技术产品体系。在从业过程中,笔者看到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指引和方法,缺乏一些企业架构和云原生的知识体系。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架构,架构的本质什么,已有的企业架构理论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在此过程中,笔者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期间也有不少朋友和同事询问什么时候可以针对架构理论、云原生技术,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写本书,特别是在结识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彦红编辑后,他鼓励我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这就是本书创意的由来。

当然,本书不是一本完全学术派的教科书,而是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综合业界的一些通用知识体系,并融入个人的思考沉淀而成的。企业架构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欧美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我国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云计算、产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企业架构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结合先进的互联网和云原生技术,应用和实施与时俱进,并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就能有效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本书结构

本书共4篇,分别是数字化转型架构综述、企业架构设计、云原生架构设计、架构治理演进,共11章。

第1篇,数字化转型架构综述,包括第1~3章。

• 第1章,数字化转型架构之道。本章首先说明数字化时代的商业变革;然后探讨数字化转型企业架构,包括架构的本质、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企业架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以及企业架构的基本框架等;最后介绍企业IT架构的演进、云原生的核心技术,以及企业云原生架构助力数字化转型等。

• 第2章,企业架构的理论。本章首先讨论企业架构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企业架构的发展;接着重点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架构框架理论进行说明,包括Zachman、TOGAF、FEAF、DoDAF、eTOM、ArchiMate、Gartner等;最后进行企业架构框架理论综合分析,分析新时代对企业架构提出的新的挑战。

• 第3章,企业架构方法论。本章首先从方法论本身引入,介绍企业战略计划、企业架构规划、项目实施管理、架构运营治理等;然后讨论企业架构与数字化、云原生的关系;最后介绍企业架构实施参考。

第2篇,企业架构设计,包括第4~7章。

• 第4章,业务架构设计。本章从业务架构的基本内容出发,进而介绍关键要素,如商业模式、价值链、业务能力、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然后讨论如何进行业务架构的设计,以及一些业务架构参考案例等。

• 第5章,应用架构设计。本章主要介绍应用架构的本质、价值、设计框架、常用模式、核心策略、设计原则,重点讨论应用架构的利器——领域驱动设计(DDD),并给出一些参考设计。

• 第6章,数据架构设计。本章主要介绍数据架构的设计框架、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以及典型的数据架构技术、设计原则,并给出一些通用的数据架构参考设计,最后讨论云原生时代数据架构技术体系。

• 第7章,技术架构设计。本章主要介绍技术架构的本质、设计框架、常用模式、设计原则,以及技术架构制图;进而讨论技术基础设施上云、技术平台典型技术;最后讨论一些技术架构最佳实践。

第3篇,云原生架构设计,包括第8、9章。

• 第8章,云原生架构与核心技术。讨论企业架构中应用云原生架构的诸多关键环节,如云原生的起源、“15要素”和本质,云原生架构及其核心原则,云原生的核心技术,包括Kubernetes、Serverless、Service Mesh等。

• 第9章,云原生基础平台与实践。本章主要介绍云原生的基础设施、应用平台,以及相关落地实践,包括云原生架构设计、容器规模化、云原生DevOps等,并分析云原生的发展趋势。

第4篇,架构治理演进,包括第10、11章。

• 第10章,项目实施与架构治理。本章主要介绍项目实施管理和架构治理的一些方法、框架和相关的参考实践,重点就架构治理的成熟度模型、架构原则、架构演进,以及组织架构中的框架原则、角色与协同、绩效与激励、组织能力建设等进行讨论。

• 第11章,架构师的自我成长。本章从架构师本身的成长出发,介绍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架构师,带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包括架构师的特质、成长建议、能力培养、关注重点及思维模式等。

读者对象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如CTO、CIO、技术总监、研发总监等。这类读者通过了解企业架构、云原生架构、架构治理、组织架构等,助力数字化转型决策。

• 企业架构师和分析师,特别是参与传统企业转型为云原生架构的IT工作者。

• 软件架构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有微服务、云原生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开发工程师、需求分析师、运维工程师等。

• 大专院校师生,本书可以作为企业架构理论、领域建模、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等学科的补充资料。

联系方式

希望本书对数字化转型道路中探索架构之道的同人们有所帮助。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笔者的个人公众号是“架构思轩”。

王思轩
2021年3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