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勒石记功
杨光在郑弘身边有自己的亲信,很快就知道了郑弘“图谋不轨”,赶紧跑去告诉窦宪。
窦宪早就看这小子不爽了,毕竟这家伙天天和自己作对嘛。结果这个家伙首先把导火索给点燃了,那他自然就不能有任何的客气之心。窦宪决定在他之前展开进攻,就和皇帝举报郑弘把宫里面的机密事务透露出去了。
汉章帝自然就要质问郑弘:“咋回事?我说的话为什么会到别人耳中。”
郑弘此时也想问一句:“咋回事?你不管窦家一家独大,莫名其妙问我这个干啥?”
问你干啥?君主跟你说的话,你能随便到外面去说吗?你这不找死吗?
四月,郑弘官位被借故剥夺,郑弘觉得反正自己也是破罐子破摔,气愤地跑到廷尉那里想自己给自己判罪。
汉章帝坐不住了,写了封诏书把他赶了出来。
郑弘呢回到家中,义愤填膺,不久之后染上重病,发出“控制窦氏”的口号后郁郁而终。
汉章帝就算真的想管,也来不及了,这一年,汉章帝驾崩,年仅三十一,如此年轻就去世。
所以我们可以相见,下一任皇帝年龄有多小。十岁的太子继位,是为汉和帝。
汉和帝这么小,肯定不能自己理政,窦太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实际执政者,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窦宪也飞黄腾达,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窦氏家族把握朝廷内部诸多机关。
这一年,北匈奴内部饥荒混乱,南匈奴请求东汉王朝出兵,一起灭了他,这样子就可以绝后患。
如果汉章帝还在,他可能还会考虑制衡。但是窦宪不会,窦太后不会,或者说,他们考虑到了,他们甚至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出兵!
原来窦宪他最近惹了事,因为睚眦之怨杀了一个诸侯,被太后关了禁闭,现在急于立功赎罪,就在皇帝和窦太后面前反复说出征的好处。
窦太后知道窦宪什么意思,点头了。这一点头就是一个王朝的覆灭。
耿秉看了呢,一来不想得罪窦氏家族,二来嘛,也要自己立个功,三来讨伐匈奴确实一直是自己的心愿,也向上建议讨伐匈奴。
那么几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就进发了。
终于,他们联合南匈奴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一直赶到了私渠比鞮海,斩杀了数万匈奴人,投降的人更是有数十万之多。而窦宪功成名就,深入匈奴境内五千里,最后还请班超哥哥班固写文章,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传为千古佳话。这个故事后来也作为一个典故流传千古。但是我们今天看他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他的辉煌,更应该看到他背后的权力斗争。
北单于自己一个人狼狈逃窜,手下死的是惨不忍睹。所以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么窦宪有了这么大的功劳,也就有了嚣张的底牌,肯定嚣张起来了。那么皇帝的行为更是助长了他的气焰,九月,皇帝以窦宪为大将军,中郎将刘尚为车骑将军,封宪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窦宪现在有权有钱,自然就胡作非为起来了。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他兄弟窦景是执金吾,掠夺财物,强抢女子,搞的是怨声载道,百姓们也对他们非常怨恨。
这和盗贼有什么区别?可以看到,之前马太后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尚书何敞看不下去了,上书给窦太后,举了郑庄公和叔段的例子,极力阐述控制二人的重要性。
事实情况下,控制二人无论对朝廷,百姓,还是对窦家人,都是有好处的。
窦宪呢,虽然不想听,不想让他出现在自己面前,但是知道这家伙说的话也有一部分为了自己好,就把他赶到了一个威望很大的济南王手下。
济南王这个人很暴躁,但是却很器重何敞,这话放下不谈。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窦家太过嚣张,终将会迎来自己的灭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