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毒中生存:一种进化论的解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毒有生命吗?

首先,什么是生命?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却没有公认的答案。光是从生物学角度,就有100多种不同的答案。此外,从哲学上讲,答案就更多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曾经写过一本书,是从物理学角度论述的,书名就叫作《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

薛定谔

19世纪生物学的一项重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这是列文虎克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结构后的直接结果。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它们的遗传、变异、繁殖、发育、生长、分化以及新陈代谢等,都是细胞活动的体现。因此,细胞是生命体的建筑模块(building blocks),即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那么,细胞长得什么样子呢?它们又有哪些功能呢?

《生命是什么?》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示意图

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里的染色体也不成对;而所有真核生物(包括我们人体在内)的细胞,都有个圆圆的细胞核,就像桃子中间有个桃核一样。细胞核是发号施令的“指挥部”。细胞核中有许多条状的、成对的染色体。比如,人体的每个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前22对染色体,男女都一样。最后一对,男女不同,称作性别染色体。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中,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长得像爸爸妈妈。通过细胞中的染色体,医生可以查出胎儿的性别。女孩的性别染色体总是XX,男孩的总是XY。染色体中有许许多多的线状物质,叫DNA。DNA包含各种指令,称作基因。换句话说,基因是决定生物体性状特征的DNA片段,也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元。

显微镜下的巨噬细胞

(来源:Ryan Jennings与Christopher Premanandan著Veterinary Histology

人体的23对染色体

(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孟德尔在19世纪60年代,发现了生物中的遗传基因。但是直到1953年,才由克里克与沃森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他们因此而荣获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DNA指令书写成密码的形式;DNA密码只有四个字母:A,G,C,T。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字母A总是跟字母T配对,而字母C总是跟字母G配对。

染色体与DNA

我们的身体由亿万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中大约有3万多不同的基因,影响着我们的生长和发育。我们体内所有细胞的DNA和基因的组成都是相同的。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特定的位置。在细胞中,DNA或基因主导着蛋白质的构建。蛋白质像是生命大工厂里不同车间和部门的“工人”,在人体里执行各种不同功能。比如,往大脑传送信息,使牙齿与骨骼生长,以及使心脏跳动、食物消化和肌肉伸缩等。

有时候基因产生变异,会妨碍蛋白质在人体里正常地执行功能,这时候人就生病了。比如,信息不能正确地传送到大脑,牙齿与骨骼不能正常生长,心跳异常、消化不良以及肌肉运动不正常等。

基因是遗传的单元,决定了我们的很多特征(或性状),比如我们的肤色、眼睛的颜色、身材的高矮等。连宝宝的脸上有没有小酒窝,也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DNA或基因的差异也使所有的生物都有差别。

DNA还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比如,我们跟黑猩猩之间99%的基因是相同的,人与人之间99.9%的基因是相同的。

遗传与变异

为了方便下面的讨论,我们先系统复习一下上面介绍的遗传学知识。

右侧这张图中,中间条状的部分就是染色体。图的左下显示的是生物细胞,每个细胞都像桃子一样中间有个核,叫作“细胞核”。染色体就存在于细胞核中,每个细胞核中都含有许多条状的染色体。在染色体中,装着咱们遗传信息的是许许多多的双螺旋结构的线状物质,叫DNA,图片上方显示的就是DNA,而我们熟知的基因,实际上就是DNA的片段,其中包含各种遗传指令。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是遗传的单元,决定了我们的很多特征(或性状)。比如,人体有一对基因是控制眼睛颜色的。一个男孩从父母那里分别遗传下来的基因都是产生蓝眼珠的话,那么他肯定是蓝眼珠。如果来自父母一方是蓝眼珠的基因,而另一方是黑眼珠的基因,那么这个男孩会是黑眼珠,因为黑眼珠的基因相对比较“强势”。不过,请记住,这个男孩身上仍然带有一蓝一黑的基因。将来如果这个男孩把控制蓝眼珠的(而不是黑眼珠的)那个基因,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女,而他的子女从母亲那里遗传下来的也是控制蓝眼珠的基因的话,那么他的子女又是蓝眼珠了;因为孩子从父母双方那里遗传来的一对基因,都是产生蓝眼珠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子女眼睛的颜色会跟父母的不同。你们说神奇不神奇?

这就是遗传的结果。但是如果基因只是忠实地遗传会怎么样呢?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基因只会遗传,那么世界上恐怕所有的人都长得一模一样,张三李四分不开,谁也认不出谁来,那世界还不乱了套?但是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人们常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就连双胞胎,也不会完全一模一样。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同一株花生的果实有大果和小果;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相同的两片树叶。这些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那我要告诉你们,基因在传递过程中不仅会遗传,而且还会发生基因突变(出错),产生变异。比如,由于分管肤色的基因发生变异,父母肤色正常,却会生出白化病(即身上生有很多白斑)的孩子。由于遗传的因素,这种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病态还会出现在同一家庭的好几代人身上。如果连这样稀奇古怪的特征都会遗传的话,那么,常见的特征自然也会遗传了。因此,遗传是规律,不遗传才是例外;生物遗传的倾向性很强,这一点是没人会怀疑的。

基因突变

总之,遗传与变异是生物演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没有遗传的话,生物就不能传宗接代;因而,遗传确保了生物物种的世代连续性。而没有变异的话,生物演化就不可能发生,所有生物就都还保持最初那个样子,地球上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因而,变异确保了物种的可变性,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可能。所以说,基因扮演的这一双重角色,对我们揭开生命演化历史的奥秘,极端重要。若是没有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生物演化就不可能发生并持续下去。这是因为,如果变异不能传递下去,生物演化的接力赛,就找不到下一棒的接棒者,也就跑不下去了,那么生物演化就停滞了,岂不是大家全都完蛋了!正如达尔文所强调的,任何不遗传的变异,对于演化来说,都不重要。也就是说,变异的特征只有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生物演化才可能发生。

基因变异导致蓝闪蝶(Morpho menelaus)翅膀的斑纹呈现不同的形态

所以,一方面遗传与变异给生物演化提供了原材料。另一方面,光有原材料还不够;由于生物演化是个永不停歇的动态过程,因而还需要引擎来驱动,而这一引擎就是达尔文理论的另一个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关于自然选择理论,我们后面再详细介绍。

那么,病毒究竟有没有生命呢?如果没有生命的话,遗传、变异跟病毒到底有什么关系?

科学家们发现,病毒没有细胞;它们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细胞膜。病毒的核心是包含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核酸),外面有蛋白质保护壳。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它们作为遗传密码的载体,能够自我复制,产生新病毒。因此,病毒实际上具有了活细胞的一些特性,比如遗传与繁殖。正因为如此,病毒在遗传与繁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异。可是,病毒又跟生物体不一样,它没有新陈代谢功能,它不能吃不能喝,当然也就不可能把食物转化成能量。它缺乏核糖体(即核蛋白体),因此不能从信使RNA分子中自主地生成蛋白质。由于缺乏这些基本的生命功能,它不能自行繁殖,必须寄居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才能繁殖。这就是为什么病毒一定得要感染其他生物细胞才能繁衍,它所寄居的生物体称作“宿主”。

总之,一般认为,病毒不能被直接定义为生物,却能通过感染细胞表现出基本的生命特征,因而被视为一种无细胞的生命形式。换句话说,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交界处。不过,也有人主张:生物或可分为无细胞生物(即病毒)与细胞生物(即原核与真核生物);换言之,也许病毒在“生命之树”上代表一种不同的有机物,可以称作衣壳编码有机物(capsid-encoding organisms,CEOs)。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它是如何繁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