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1章 太宰蒍启强谏楚灵王礼待晋使

讲楚国讲了这么多,可以说从楚立国以来直到春秋此时,历代楚王,哪个不雄才大略?哪个不有所作为?

但楚灵王呢?一个“灵”谥,其实已经概括出这位楚灵王是何德性了。

春秋,到了楚灵王所处的时代,算是一个非常舒适的时代。因为楚晋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达成了停火协议,各诸侯国享受着世界和平带来的红利。

大凡是有点想作为的国家,此时哪个不抓国内改革、发展生产、积蓄国力?

如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执政期间开展了以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按什伍制对农户予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鼓励乡校开放庶人议政等,郑国出现了中兴局面。

齐国在齐景公领导下,以晏婴为执政大夫,重用国、高卿,公开言路,推行善政,齐国国力渐渐恢复,也呈现出齐国中兴局面。

另一个超级大国晋国,在没有了外患的情况下,却爆发了内乱。

晋平公时期,晋国官场腐败到了极点,政务尽数落在六卿手中,六卿势力愈加强大,国内权力斗争越演越烈。没了刀兵之害,晋国反而加重赋税,民不聊生。

当时的春秋形势相对平和,楚国和晋国为共同的诸侯联盟盟主,接受着除了齐国和秦国以外各诸侯国的纳贡,大家和平相处。

楚国的两大盟友齐国和秦国,暂时也不会去惹晋国。

晋国的传统小弟如宋、卫、鲁、曹等,虽然按规定向楚国纳贡,但内心还是偏向晋国多一点。

其中宋国因为促成了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所以影响力比较大一点。

楚国的铁杆小弟主要是许、陈、蔡等国,基本上就是老老实实向晋楚两个超级大国缴纳保护费。

春秋小强郑国还是有些性格的,他们抓住时机推行改革,国力得到恢复。

楚灵王一直觉得自己这个楚王当得太容易了。总得找点事做做吧,否则嘴巴淡出鸟来,身体闲出病来。楚灵王想。

他想起了楚庄王曾经问过的那个鼎。天下九鼎,其中一个是荆楚之鼎,那是属于咱们楚国的,应该想办法将这个鼎从周王室天子那里要来。

但眼下还是先等等,必须要让楚国的国威更盛一点,到时向周天子要,不怕他不肯。

想起了楚庄王,他便想着自己应该要做一个比爷爷楚庄王更伟大的楚王。

楚庄王有不少嫔妃,但没有一个是晋国公主。对了,自己首先应该在女人上,要强过自己这位伟大的祖先一筹。

向晋国求婚!

楚灵王刚娶了郑国美女,现在又要晋国美女了。

由于娶郑国美女时自己仅仅是一个令尹,所以没娶到公主。现在自己是楚王了,当然得要一个晋国公主了。

晋平公听说楚灵王来求亲,一口答应:太好了,寡人要将最漂亮的女儿嫁给楚王!

楚灵王本就是一个试探性的要求,想看看晋国人是如何反应。

听说人家居然一口同意了,又突然感到索然无味:这事那么简单,多没劲。

但不管如何,自己总算可以实现在讨老婆这方面超越了历代楚王:瞧瞧吧,不谷娶的,可是晋国公主哦。

不谷,是楚王的自称。那个时候,为表示谦恭,周天子自称“予一人”,那是周天子的专称。大一点的诸侯国自称“寡人”,小诸侯一般自称“孤”。

各诸侯国中唯楚国是给自己另搞了一套的,自称用的是“不谷”。

于是,公元前537年,楚灵王便派遣令尹蒍罢和莫敖屈生赴晋国迎亲。

晋国当然不敢怠慢,也派了中军将韩起和上大夫叔向送亲。

本来是多好的一桩美事,但楚灵王却忽发奇想:据说后人有一个叫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说法,要不,这一次忽悠一下晋国,让晋国也赔个夫人并折点兵?

朝堂上,大家刚刚向楚灵王道贺即将到来的大婚,楚灵王却道:“大家先别道喜,不谷认为咱大楚要抓住这个机会羞辱一下晋国佬。

想当年,先君共王一只眼睛被晋国佬射瞎了,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这事没完,必须报复,不择手段也要报复。

待韩起和叔向到了楚国后,直接将两人抓起来,然后砍掉韩起的脚,让他去当楚国城门的守门员。再阉了叔向,让叔向成为楚王宫里的一个太监。大家看如何?”

韩起是谁?

晋国中军将!那可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实际掌权者,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

叔向是谁?

晋国最有贤名的上大夫!

动了这两个人,会是什么结果?

绝对是世界大战!

几乎所有的楚国公卿大夫都不由变了脸色,好几代楚王都费心费劲让楚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尽快融入中原,让大家都接受楚国是华夏中华一分子的事实,楚灵王居然想搞这一出!

整个朝堂一片静寂。谁都想反对,但又不敢反对,因为楚灵王喜怒无常,一个多嘴罪很轻易便扣上,然后便被咔嚓。

但真的不能这样无耻,不能这样乱来!

太宰蒍启强终于忍不住了,他想了好几遍自己的措辞后,出班奏道:“大王,要这样干也行!”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你蒍启强脑子进水了?居然还怂恿大王要做此等无耻卑鄙下流之事?

楚灵王听得津津有味:“太宰,请接着讲。”

蒍启强也豁出去了,道:“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做足防备!

臣听说,如果要羞辱一个人,便要做好与他打架的准备,更何况要羞辱一个国家,而且是象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因此凡是圣贤之主,都致力于推行礼仪,没事不会想着去羞辱别人。

所谓礼仪,那便是两国之间,无论是朝觐聘问还是宴会接见都要用到规格不同的美玉,小国有向大国报告的规定,大国有向小国保护的义务。

接待来使,虽置了几但不能依靠,虽斟满酒但不能饮用,宴会时不但要赠送礼品,还要有足够的菜肴。

入境时,来使尚在边境时便要去慰劳,离境时要有赠送的礼品,这些都是礼仪的最高形式。

一个国家的败亡,往往会因为失去这样的礼仪而导致祸乱!

想当年,城濮之战,晋国胜了,但却不再防备我们楚国,因此要接下来的邲地之战中失败了。

邲地之战,我们楚国胜了,但同样没有防备晋国,因此楚国在接下来的鄢陵之战中败了。

鄢陵之战后,晋国没有丧失防备,而且对我们楚国礼仪有加,以和睦为重,我们有什么理由搞报复呢?

大王向晋国求亲,以示亲善,这是大王的美德。现在,我们已经与晋国结成了联姻,这多好啊,但现在却要羞辱他们,这可是自找麻烦自立敌人,我们做好了防备晋国的准备了吗?

如果大王认为我们楚国做好了防备,又有愿意为这样的防备承担责任的大臣,那大王如此羞辱晋国人,当然可以。

如果没有,臣斗胆请大王三思。

其实我们应该多想想,这些年来,晋国对楚国没有恶意。我们想要得到诸侯的进贡,晋国答应了。

我们想要得到晋国公主,晋国也答应了,而且据说是国君亲自送出国门,又是中军将和上大夫亲自送到楚国。礼数不为不全!

就算我们将韩起和叔向都留在楚国,表面上是给了晋国一个很大的羞辱,那晋国就只有这两人了么?

韩起之后,还有剩下五卿: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

叔向之后,还有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等八位贤大夫!

此外,还有韩氏七大城邑大夫,羊舌氏四族英杰人士,以及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等等数都数不过来的晋国各大家族,单单战车便有数千乘。

此等奇耻大辱,必定会让晋国人人都义愤填膺,晋国的报复那可是不得了的!

大王现在一定要把亲善换成怨恨,违背礼仪以招致敌人,而又没有应有的防备,那势必导致让我等下臣们去当晋国的俘虏了,大王这样满足了么?”

整个朝堂,大家静静听着太宰蒍启强的这一番长篇高论,不由暗自叹服:太宰学识渊博,对晋国了解之深,无人出其右啊。

楚灵王听着听着便脑门冒汗了,他赶紧站起来道:“太宰不用再说了,不谷知错矣。”

于是,楚灵王厚待韩起。

不过,楚灵王听说晋国上大夫叔向学问非常渊博,便想为难他一下,但一下子又没有什么可以为难叔向的。

再看到晋国公主确实美艳动人,还是先洞房去吧,于是厚待叔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