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认识自己
2.1 我就是我
苏格拉底讲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至今铭刻在德尔斐神庙的大门之上。对自我的认识虽然困难却很重要,不论是古今中外的大家,还是已经走过一生的平凡人,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相信同学们自己也有思考过吧。大家试想下,在这一刻你能很自信地回答你对自己很了解吗?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是处于迷茫、认识模糊甚至偏差的状态。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会探索自己、认识自己。
【导入故事】
“丑小鸭”的苦恼
小朱,女,大一新生。她曾经是一位幸运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是入学后她发现大学生活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觉得自己与大学生活格格不入。她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时说道:“老师,你没有发现我长得很丑吗?你看我的眼睛不一样大,是先天的弱视,我的嘴唇比别人的难看,又大又厚……总之,好丑呀!上高中的时候,我一直很优秀,成绩总是在班里排名第一。但是我的内心感到很孤独,心情一直很压抑。因为在高三时我喜欢上了同班的一名男同学,也许这就是 ‘情窦初开’吧!心里感到很幸福,可当我知道那个男生和同班的一个女孩关系很要好,而且从来没有注意过我时,我就理智地告诉自己,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最出色,但肯定是我的长相不够漂亮,所以没能把他吸引过来。因此,我的渴求也是以彻底失望告终……现在,我又遇到相同的问题了。同班一位男孩很喜欢同我讲话,还约我和他一起上自习,可是我很自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从来不敢和他正面讲话,说话的时候也总是低着头。每次都是他先和我说话,他主动找我,我没有勇气去主动找他。”
【故事点评】
相貌很大一部分都由基因遗传决定,个人无法选择。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会过分看重。像小朱这样的女生在大学里并不少见,只是表达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处于她们这个年龄阶段即使在理智上懂得心灵美重于外在美,但仍然会因自己相貌出众、平平或丑陋而产生满意、自豪、不满意、自卑等不同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由“情窦初开”而强化。小朱的苦恼正是由此产生,她因为自己的长相问题,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从而产生自卑、不自信、胆怯、退缩等心理。
由此可见,在自我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自我体验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一个善于认识自己的人会更加成熟,也更能把握生活,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对于类似小朱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帮助她正确看待相貌的美与丑,外在美与内在修养的关系,正视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自然、大方、坦诚地与他人(包括那位男孩)交往。
2.1.1 自我意识的内容和形成
2.1.1.1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有研究指出,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身高、体重、长相、性别等方面。二是心理自我。即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强”“我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等,个体对自己进行心理评价时,往往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的情况,对自己的认识常过分夸大或低估自身客观事实基础以及忽视他人的评价。三是社会自我。即主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角色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如“我地位高”“我在我的朋友圈子里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等。社会自我发展得好,个体将会有一个良性的社交圈子,对外界事物也乐于接纳和开放,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如果发展受阻,就会出现退缩、逃避、攻击等不良行为,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失衡状态,影响社交行为,从而影响自我的意识发展和完善。
自我意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和目标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现实行为除受外在社会因素、所在的情境决定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自己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及自尊等内在心理活动状态紧密相连。有研究显示,自我意识评价积极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优于那些自我意识评价低的学生;当学生对自己评价和体验不佳时,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放松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也就是说,个体在决定自己如何行为以及以哪种方式去行动的前提条件在于其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自我意识的状态)。其次,自我意识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尽管他们获得完全一样的经历,但在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不一样。认识经验的方式体现人的意识。比如一个自认为其能力一般,也只能获得普通成绩的学生,对于在某些考试阶段取得优异成绩时,他们会很开心,感到十分高兴;然而,同样的成绩,对于平时就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在每次考试中都应该取得出众成绩的学生来讲,会认为自己很失败,会产生沮丧、失望等消极情绪。研究证明,当个体存在消极的自我意识状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自动地出现消极自我评价倾向;当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时,即使是失败的经验,他们也会尽量给事件赋予积极的含义,努力寻求解决途径。最后,自我意识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自我意识不仅对个体现在的行为和个体对过去的经验解释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望。这是因为,个体的期望水平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其期望结果取决于自我意识的性质。相关研究证明,成绩差的学生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不是单方因素决定的,而是他们的整体行为动力系统出现自我概念偏差、角色混乱的结果,长此以往的状态容易形成一个新的自相一致的系统,从而使整体系统偏离正常人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差生的成绩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是他们自身内在评价系统期待的结果。
2.1.1.2 自我意识的形成
人的自我意识不是出生就具有的,而是经过个体后天在环境中社会化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新生婴儿不具有自我意识,最初只能辨认外界客体的属性,然后才开始逐渐认识自己。一岁以前的婴儿没有客体永久性概念,也就是说,他们完全不能意识自己的存在,也不能辨别主客体的差异。比如,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嘴里作为玩具吮吸,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手指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一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产生了自己的感觉,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进行区别,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比如儿童能察觉和知道自己的手和脚趾头是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咬自己的手和脚产生的感觉和咬其他东西(毛绒玩具、糖果等)产生的体验不一样。阿姆斯特丹(B. Amsterdam)等人的点红实验也证明,24个月的婴幼儿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20~24个月的婴儿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他们开始能理解镜子中的“他”是自己,并能与外界的物体进行区别。
【知识链接】
阿姆斯特丹采用动物学家盖勒帕在研究黑猩猩是否能知觉自我时使用的点红实验来研究婴儿的自我觉知。实验中,实验者在88名3~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涂一个无害的红点,然后在旁边观察婴儿自身照镜子时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婴儿在镜子里能立即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或试图抹掉,这表明婴儿已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外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此外,在研究中阿姆斯特丹发现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6~10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对镜子里面的自己很好奇,但是他们不知道那是自己。第二阶段是退缩阶段:13~20个月。此阶段婴儿关注镜子里出现的物体和镜子外面的物体的相互关系,此时对镜子里面出现的动作伴随自己的动作更是感兴趣,但与镜子中出现的那个“自己”交往的积极性不高。第三阶段是自我意识萌芽阶段:20~24个月。此阶段婴儿开始从成人那里知道自己的名字并学会了使用名字,他们能将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巨大的飞跃。儿童在三岁左右时,学会使用了人称代词“我”来代表自己,表示他开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内容有一定的意识,这也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由此实现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将自己从客体转换为主体来认识。如小孩子在吃饼干,家长问孩子“你吃的谁的饼干?”孩子会说“我自己的”,而不是说妈妈的或奶奶的等其他人物。不过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还不具有意识性,不会像成人一样进行推理分析。
资料来源:AMSTERDAM B. Mirror self-image reactions before age two [J].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1972, 5(4): 297-305.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身体和智力的快速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及评价也出现了新的飞跃。在进入少年期、青年期时,自我意识发展已经从童年期的认识模糊到逐渐清晰,他们的认识从开始指向外部世界发展到自身内心活动的关注。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于成熟,基本完成。青年期的个体会考虑很多问题:我的长相怎样?我是谁?我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相对于他人来讲有什么特长?我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除了努力思考这些问题外,还会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认识准备好了吗?
2.1.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进入大学的学生,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这样的哲学性的问题:“我是谁?”“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现在我们回到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大家做自我介绍时,你首先是对自己的特征进行介绍(比如你的体型是高、矮、胖、瘦,你的性格是内向腼腆还是外向活泼可爱),还是从社会类别角度如哪里人等进行介绍。其实在生活中,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更喜欢使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体性评价,如“我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是一个学习认真刻苦,工作上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有时候执行能力比较弱的人”等。这些评价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真实表现。
自我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它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他人反馈、反射性评价、自身行为判断和社会比较四个方面逐渐形成和完善。但是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分化——从冲突到统一的过程。随着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一方面会出现许多自己尚未发现的“自我”细节,另一方面在自我同一性分化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冲突,这些冲突具体表现如下:
2.1.2.1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理想自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适度的距离能激励人奋发向上,让现实自我朝理想自我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获取相应的成就。但是,若两者之间差距过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认知失调等心理问题,比如自我设限现象,自卑、消极逃避,严重的甚至演变为人格分裂。
青春期的大学生,尤其是刚踏入校园的他们,对大学校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渴望通过大学这个平台来实现他们心中承载的梦想和抱负。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下,人们更多强调个人成就价值,许多大学生心中都藏着如乔布斯、马云、马化腾等成功的职业领军人物一样的理想,但是当他们踏入大学校园,面对同学之间关于家庭背景、学习、生活方式、人际适应等方面的差异时,就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尤其是大一新生会出现“动力缓冲带”和“理想真空带”,原有的豪情壮志在现实环境中处处碰壁,部分甚至因找不到方向而自暴自弃,放弃原有的理想抱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矛盾性是这一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时,积极的自我调节显得非常重要,这时大学生需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学会调整和评估自己的目标,直到两者协调发展。
2.1.2.2 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学生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们希望自己在生活、学习、经济、思想等方面免受家长的教条式管束,真正地像成人一样独立地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在宽松的环境和较大的自主性下,他们在心理上无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又必须依附于成人,进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人格独立。这样,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矛盾就成为大学生苦恼的问题之一。
当然,独立并不代表我行我素,不需要任何人的指点和帮助,不需要依赖他人,而是强调责任性,个体有意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起惊涛骇浪”。个体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也需要与他人团结协作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需要强调的是,独立的人往往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去攻克难题,他们具有审时度势、掌控事态发展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过分的依附容易导致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缺乏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做事犹豫不决,毫无主见;而过分的独立也会使部分学生过于自信,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不考虑他人感受,毫不利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2.1.2.3 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比较理性、客观、全面,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肯定,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是健全自我意识与成熟人格的标志。但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发展完善,有时对自身的认识评价和现实状况之间悬殊太大,失去自我平衡,导致心理冲突,形成自我认识偏差,出现过分抬高自己——自负或自恋、过分贬低——自卑等不良自我评价。自负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表现为“我行,你不行”。部分大学生高估自己,有很强的自我优越感,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喜欢放大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喜欢拿自己的长处同他人的短处相比较。这部分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成功时,其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会想尽办法去打击和排斥他人,并把对方的成果归因于运气等外在因素;同时,当别人失败时,他们会心中窃喜,不会同情他人,也不向对方提供任何帮助。
自卑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表现为“我不行”。自卑感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它是因为个体过于贬低自己而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悲伤、压抑等情绪表现。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讲过,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合理利用自卑情结就能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但是,少部分人会因为自卑感而消沉甚至是自我毁灭。在大学生群体中因为小小的考试失败、宿舍关系处理不好、恋爱受挫、大学生生活方式不适应等,他们就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能力或是怀疑自己是否存在性格缺陷等,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拒绝,甚至是不接纳自己,其结果则是陷入自卑状态,失去进取的驱动力,丧失自我调控的能力。
自负也好,自卑也好,归根结底还是与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偏差有关,自我认识偏差的状态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大学生应当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避免自我认识偏差的出现。
2.1.2.4 渴望交往与自我保护意识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大学生渴望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渴望经验交流与分享,渴望友情与爱情的呵护,渴望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渴望成为大众之中最闪耀的明星。但是,部分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受到父母等长辈的精心呵护,并时刻被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要学会提防他人,再加上社会环境各种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大家有很强的自我防范意识,导致自我封闭,不善言谈。这种渴望交往与过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所形成的自我封闭间的冲突,使部分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不知道如何同老师、同学交流,从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甚至是人际交往障碍。
2.1.3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2.1.3.1 自我意识的健康标准
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它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人类自我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个体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健全的自我意识标准如下: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有自知之明,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和促进自我发展。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具有协调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三者关系的能力。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善于自我肯定,独立并能与外界步伐保持一致。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实现自我统一,对待外界时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自省意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进取。
2.1.3.2 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
(1)以他人为镜。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必须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给予自己的评价、态度等属于“镜中我”反应的主要部分,个体往往倾向于通过这面“镜子”获取自我价值。因此,个体建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正确认识自我非常关键。在以他人为镜时需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我,二是可以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
(2)自我反省。
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自我对话、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等方式进行自省。自省是指通过自我意识的反省特征来发展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积极性。韩进之通过大学生自我意识反省调查发现:完全能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10%,大二学生占6.25%,大三学生占28.75%,大四学生占46.25%;具备自我反省能力但需要他人帮助的,各年级均在50%以上;没有自我反省意识的,各年级比例占2.25%~6.25%。研究结果还发现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缺乏责任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此,人们就必须通过自我反省来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表现,从而在吸取经验教训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同时这也是追求自我发展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形式。
(3)有效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有意向主动改造自我的过程,是个体能理性认识自己态度的细化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发展健康自我意识和完善自我的渠道。
通常来讲,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其一,建立合理的抱负水平,确定适合现实自我发展的理想自我。即通过现实环境分析,建立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通过小步子教学法,把远大的理想分解为大小不等的子目标,由低至高,由近及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子目标必须合理、科学,经过奋斗可以实现;否则,个体容易出现挫败感,导致无疾而终。
其二,增强自尊和提升自信心。激发个体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主动积极奋斗的驱动力,达到做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在看清形势下,满怀信心地思考和付诸行动,努力争取自己所需的理想状态。
其三,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健康的性格,发展忍耐力和自制力,增强受挫折的心理品质,让自己能够认清目前状况,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披荆斩棘,排除万难,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心理导航】
1.认识自我
巴纳姆效应: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
“巴纳姆效应”是一种现象,是指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概括性的、十分模糊及普遍的人格描述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这个效应是根据一位叫肖曼·巴纳姆的魔术师的名字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讲,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囊括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使得观众“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后来,心理学家为了证实巴纳姆效应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让一群人做完人格特征测试后,拿出两份结果让被试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做的结果。第一份是被试者做的结果,第二份是多数人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实验结果令心理学家感到十分吃惊,三分之二的被试者都坚定地回答说,第二份测试更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根据这个效应,我们可以认识到:
人们通常总认为自己很了解自我,而且也相信对自己的处境能进行正确地判断,但事实发现,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暗示,习惯于以外在的标准去判断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认识不准确。
此外,通过巴纳姆效应,我们可以发现:
人贵有自知之明,唯有自知才能认清自身的长短,从而扬长避短,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赢得一席之地。同时,巴纳姆效应也告诉我们:人难有自知之明。虽然人们总是自认为了解自己,可真正具有自知之明并非易事。也正因为难在自知,所以有很多人经常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常常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或人生道路,甚至在选择朋友与伴侣时也要走很多弯路。
因此,人们在分析自身优劣势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和客观。既不要一味地自我膨胀,也不要过分地自轻自贱。在面对别人的评价时,也要理性分析,既不要盲目听从,也不要一味排斥,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那些对我们来说客观有用的指导,有效地甄别和过滤那些不负责任的猜测与妄断。
心理学与生活:
《吕氏春秋·先己》中说,要想战胜别人,必须先战胜自己;要想品评别人,必须先品评自己;要想认识别人,必须先认识自己,这是对“自知”最好的阐释。一个对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无法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与未来发展道路作出科学判断的。人们若能做到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认真清醒地反省自己,充分利用自身长处,积极修正自身缺陷,那么必然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巨大收益。
资料来源:佚名.巴纳姆效应: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 [J].心理健康医生,2011(4): 30-31.
独特的我
目的: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并找到优化自我的方向。
操作:
第一步,分小组,每人分发表格“独特的我”。
第二步,老师先说明每个人都很独特,有自己的所长所短,了解自己非常重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再让学生独自填写表格。
第三步,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第四步,每组派代表在大组内分享。
练习:独特的我
2.关于自我的相关理论
(1)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和超我是人格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不断进行斗争;而自我是人格的另一部分,负责协调两者的矛盾。具体内容见表2-1。
表2-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表2-1(续)
(2)乔哈里视窗理论。
乔哈里视窗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隐秘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为了让人对自己能更客观的了解,可以同他人分享隐秘的自我,通过他人的评价减少盲目的自我。乔哈里视窗理论见图2-1。
图2-1 乔哈里视窗理论
谁塑造了我
目的:协助学生探索个人的发展历程,增强自觉性。
准备:“谁塑造了我”练习表。
操作:
第一步,老师阐述重要人物的概念,同时解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塑造与成形往往是有迹可循的。让学生仔细回想,并填写练习中不同人物对自己的看法、评语及任何难忘的正面和负面的经历。
第二步,思考下列问题。
(1)你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为重视,为什么?
(2)最难填写的或资料最少的是哪一部分?原因是什么?
第三步,分小组交流。
第四步,小组派代表在团体内分享。
练习:谁塑造了我
【心理自助训练】
找回自己
阿梅,女,20岁,文科生。她出生在四川某一个农村家庭,父母没有什么文化。母亲从不喜欢看书,被外婆强迫学习,父亲上到小学就退学回家了,经常在麻将馆打牌。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比较好,隔三岔五就会给家里打电话,每次都是同父亲聊很长时间,有很多话可以讲,但很少和母亲聊天,也不知道给母亲讲什么,很是尴尬。父亲没有什么追求,虽然朋友很多,但都是些酒肉朋友或麻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谈心、特别要好的朋友。阿梅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小说、名著,长此以往,读了大量的小说、名著,能够体会书中人物角色,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生阅历,增添了人生常识。可是现实中的她却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心态,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偶尔会想到帮助他人(但都是一些小事情),极少向人求助。即使是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独自处理,基本上就没有贴心的朋友。
虽然阿梅已经上大三,但不知道以后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难控制自己的想法,听天由命,总是觉得“不是我的终归努力了也不是我的,是我的最终还会是我的”,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尤其是很希望回到以前,一个学习努力、大家都很喜欢和尊重自己的状态。(这也能发现阿梅的动力资源——渴望改变,过去很积极阳光。)
课后思考:
1.该案例中反映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2.结合本节内容,思考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自己、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