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写作《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从各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总结45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助长课堂上的互助体贴及好学之风。通过阐释非暴力沟通的一些基本前提,我们勾勒出一个模式,它让教师们很乐意与学生分享。在创作此书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让老师和家长了解一个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很好地结合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提供一些实用方法,帮助教师把课堂变得生动,让师生以及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关心。
非暴力沟通既表明我们天生具有关心体恤别人的意识,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在写非暴力沟通方式的时候,力图清楚地描述这个方法的性质以及语言上的微妙之处,尽量避免套用公式化的语言或者暗示所谓的“正确的沟通方式”。因此,我们对非暴力沟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具有创造性并且能够即兴发挥的互动过程,要描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对马歇尔·卢森堡先生深表感谢,因为他所创立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使人们打开心灵,期待一种更放松、更愉快、更和谐互助的生活方式。
马歇尔·卢森堡先生研究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互助和关心。在早年的临床心理学培训和一些实践活动中,他很敏锐地意识到诊断性、贴标签式地下结论对病人有负面影响,同时也认识到语言对形成一个人的思维及意识具有的强大作用。他研究了当时的主流宗教文化传统,特别关注这些教义中的核心内容——那些能够传达爱和同情的人所使用的语言。经过研究,卢森堡博士得出结论:要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就需要消除那些责备、羞辱、批评和苛求的语言——这类语言往往以习惯性思维为基础,妨碍人们爱心的流露,容易导致暴力。他研究出一种语言沟通方式,使我们与价值、梦想、愿望、需要等人生经历的核心内容相连接。这种清晰的方式帮助人们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会乐于去帮助他人满足需要。
在一个由美国联邦基金赞助的项目中,马歇尔·卢森堡第一次使用非暴力沟通,他为一个融合了不同种族学生的学校提供调解和沟通技巧。从那之后,他就在世界各地传播这种促进和平交流的有效沟通方式。他曾经在很多惨遭战争蹂躏的国家进行过调停和培训,比如以色列、巴基斯坦当局、卢旺达、斯里兰卡、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哥伦比亚、塞拉利昂和布隆迪等国家。从1985年开始,他着手创建非暴力沟通中心,这是一个国际组织,组织的培训人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任职于学校、监狱、护理中心和政府机构等地方。
1999年,非暴力沟通中心发起一个教育项目,为学校开发教学材料,为教师提供培训。这个项目得到“新土地基金会”和“临界点基金会”以及一些个体捐赠人的大力支持。《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正是非暴力沟通中心教育项目的成果之一。
◆ ◆ ◆
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我们希望书中的观点、方法、活动和资源能够给老师提供一些支持,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滋养体恤的种子。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倾听教师的声音。而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教师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担忧以及他们所遭遇的挫折。从头到尾,他们的声音都一直在指导着我们写作本书,所以这本书的开篇就是“教师的心声”。
第一部分阐述了课堂关系如何影响教与学,重点阐述课堂上四种重要的关系:教师与自身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注意到这些关系,并在课堂上通过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来不断增强这些关系,那么我们就是在滋养体恤的种子。
第二部分讲述了一些实用方法和对策,帮助教师来营造体恤课堂。五个前提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具有关心别人的天性,这也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内容。非暴力沟通过程各个组成部分为学习如何关心理解他人提供了指导。四组对话能够完全显示这种语言在课堂互动中的影响。老师们新创的一些活动和游戏也可以帮助学生来练习、提高沟通技巧。备课指导部分给老师们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在备课的时候很好地结合本书中所讲到的练习和各种课堂活动。
我们真心希望《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的读者能够受到启发,学习并练习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他们将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以及人际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