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刺灸法
一、毫针刺法
毫针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针具,适用于全身绝大部分穴位。毫针刺法是泛指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完整的针刺方法。
(一)针刺前准备
1.明确诊断,确立治则、针灸处方及手法。
2.明确穴位局部解剖,针刺穴位的角度、深度及强度。
3.患者选择合适的针刺体位,安抚患者,放松心情。
4.做好医者手部和患者穴位局部的消毒,做好针刺环境的消毒。
5.选择合适的针具。
6.医者熟练掌握各种针法,熟练操作。
(二)针刺方法
1.持针法
又称“捏针法”“拿针法”,是指捏拿毫针的方法。毫针操作时,一般右手持针,将针刺入皮肤,称为“刺手”,左手按压腧穴局部,称为“押(压)手”。进针时刺手和押手常配合使用。常用进针手法如下。
(1)二指持针法:即用右手拇指、食指指腹夹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此法一般用于操持短毫针。
(2)多指持针法:即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夹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使针身垂直。此法一般用于较长毫针深刺。
(3)双手持针法:即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指腹夹持针柄,左手拇指、食指指腹夹持针尖,或左手两指捏一棉球夹持针尖。此法用于操持长毫针、芒针,可以防止长毫针弯曲,减少疼痛。
2.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用刺手的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中指随之将针刺入,直刺至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法:又称爪切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将针刺入穴位的手法。
②夹持法:用左手拇指、食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段,将针尖对准腧穴,双手配合,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进针。
③舒张法:用左手食指、中指或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于两指之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腧穴。
(3)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①角度:进针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而定。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90°,垂直刺入腧穴,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腧穴,适用于不能深刺及不宜深刺的腧穴。
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刺入腧穴,适用于皮薄肉少的腧穴。
②方向:进针方向指针尖所朝的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的分布部位和针刺要求到达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
③针刺的深度:针身刺入腧穴皮肉的深浅,应以既要有针下得气的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所在部位、医者针法经验等因素。
3.针刺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方法。
4.针刺的辅助手法
针刺的辅助手法是指在针刺基本手法的基础上,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的操作方法。常用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1)循法: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线,在腧穴的上下部位轻柔地循按。
(2)弹法:针刺后,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
(3)刮法:针刺后,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由下而上轻刮针柄。
(4)摇法:针刺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
(5)飞法:针刺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将针捻搓数次,然后拇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针刺后,右手持针柄,施以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
5.行针与得气
行针的目的在于促使针感的产生,易于得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经气的强弱、传导和扩散,从而达到气至病所,治疗疾病的目的。得气是指在针刺入腧穴时或行针、留针过程中,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6.针刺补泻法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所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针刺补泻中,能使机体的虚弱状态恢复为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补法;能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为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称为泻法。常用针刺补泻方法如下。
(1)捻转补泻法:是指在针刺得气基础上,以拇指和食指末节的指腹部来回转针,有进有退,以用力轻重、角度大小、速度快慢、左捻或右捻为主的不同手法而区分补泻。左捻针,即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的顺时针为补法;右捻针,即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的逆时针为泻法。
(2)提插补泻法:在得气基础上,将针由浅而深,插多提少,反复重插轻提,以插为主者为补法;相反,反复将针由深而浅,提多插少,反复重提轻插,以提为主者为泻法。
(3)疾徐补泻法:是掌握毫针进针、出针及行针的快慢为补泻的针刺手法。缓慢地进针,快速地出针,为补法;反之,快速地进针,缓慢地出针,为泻法。
(4)迎随补泻法:在针刺得气后,将针尖顺着经脉走行方向,随而济之为补法;反之,将针尖逆着经脉走行方向,迎而夺之为泻法。
(5)开合补泻法:是指针刺补泻过程中,以出针时按不按针孔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方法。出针后迅速按针孔者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者为泻法。
(6)呼吸补泻法:是指在使用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的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方法。在患者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出针为补法;反之,在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出针为泻法。
(7)平补平泻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即可出针,称平补平泻法,主要适用于临床虚实不明的一般病证。
7.留针与出针
留针指毫针刺入穴位,行针得气并施以一定的补泻手法后,将针留置穴位内一定的时间。在留针过程中,还可间歇行针,加强针感及针刺的持续作用。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是指将毫针拔出所刺腧穴的操作方法。出针的方法,是以消毒干棉球轻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将毫针缓缓提至皮下,静留片刻,然后拔离。
(三)针刺注意事项
1.饥饿、饱食、饮酒、愤怒、受惊、疲劳、精神紧张者,不宜行针刺治疗。
2.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针感不宜过强,应采取卧位针刺治疗,避免发生晕针等现象。
3.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
4.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毫针斜刺入穴位。
5.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或对胎孕反应敏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至阴等),禁止针刺。
7.患有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皮肤溃疡,皮肤肿瘤者,不应在患部直接针刺。
8.凝血障碍患者禁用针刺。
9.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四)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如果没有掌握好针刺的操作技术,或患者体位不当、精神紧张,或针具质量不好,未经认真检查,往往会导致一些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创伤性气胸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
1.晕针
晕针是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应立即停止针刺,将毫针全部起出。患者平卧,放低头部,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点按人中、合谷、涌泉等腧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滞针
滞针是医者感觉针下涩沉,捻转、提插、出针均困难,同时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嘱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使局部肌肉放松,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行循、按、弹等手法放松肌肉,或反向捻针。
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弯曲的现象。出现弯针后,不可再行手法,应慢慢将针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针断留于体内。
二、灸法
(一)概念
灸法是指以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腧穴上烧灼温熨,借温热力和药物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灸法有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疏风解表、温中散寒、温阳补虚、回阳救逆等作用,还可以防病保健。
(三)灸用材料
主要以艾绒为主,还有灯心草、黄蜡、桑枝、桃枝、墨旱莲、白芥子等。
(四)分类
灸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
1.非瘢痕灸
又称“非化脓灸”,将中、小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不等艾柱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将艾柱夹去或压灭,更换艾柱继续施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不起泡为度。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
2.隔姜灸
切取厚度为0.5cm厚的新鲜生姜,用针穿刺数个小孔,上置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一般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汗湿为度,如患者感觉灼热,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离开皮肤,片刻后即可放下,再行灸治。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
3.隔盐灸
又称“神阙灸”,只适用于脐部。治疗时先将纸浸湿,铺于脐窝中,上用食盐填平;也可不用纸,直接用干燥食盐填平脐窝,再放上姜片和艾柱施灸,避免食盐上直接放艾柱,以免食盐遇火起爆,伤及患者。本法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中风等证。
4.温和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约2~3cm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5~10分钟,至皮肤略潮红为度。
5.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小团艾绒施灸,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cm的艾条施灸,直到艾绒或艾条烧完为止。此法需注意防止艾火脱落,造成烧伤、烫伤,应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可在施灸的下方垫纸片。
(五)注意事项
1.防止烫伤。
2.做好防护,防止艾火掉下灼伤皮肤或烧坏衣褥,施灸后的艾绒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
3.除发泡灸、化脓灸和瘢痕灸外,其他灸法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能起泡。
4.重要脏器部位、大血管处、乳头、肌腱浅在部位等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5.治疗前应四诊合参,正确诊断,对症治疗。对于阴虚阳亢,邪热内炽者一般不用或慎用灸法。
6.艾灸后建议患者饮适量温水,休息片刻。
三、拔罐法
(一)概念
拔罐法,古称“角法”,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附于腧穴或病痛部位体表,造成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
(二)罐的种类
罐因制作材料和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常见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塑料抽气罐等。
(三)操作方法
本节以临床最常见的火罐为例,操作如下。
1.吸罐的方法
以闪火、投火或贴棉花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并迅速吸拔在治疗部位上。
2.运用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和病情特点,可采用单罐、多罐、闪罐、走罐、留罐、药罐、针罐和刺络拔罐等方法。
(1)单罐法:此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和压痛点。
(2)多罐法:此法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根据病情、病位吸拔数个乃至十几个火罐,如在背部背俞穴,常以排罐法吸拔。
(3)闪罐法:此法是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取下,直至皮肤潮红为度。这种方法多用于肌肉松弛、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病。
(4)走罐法:又称推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厚实,先在罐口或欲走罐部位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走行方向的后边着力,前方稍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上、下、左、右推移,来回拉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5)留罐法:又称坐罐法,即拔罐后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6)药罐法
①贮药罐:先在抽气罐内盛贮一定药液,常用的药液有生姜汁、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②煮药罐:将配制好的药料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中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
(7)针罐法:先在选定穴位上针刺,得气后施补泻手法,将针留置于原处,再以针为中心点,拔上火罐,留置5~15分钟。
(8)刺血拔罐法:此法也是一种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刺血的器具亦可用粗毫针、小针刀等,依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施术。一般针刺后拔罐留置5~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擦净血迹。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出血过多。
3.起罐法
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后,罐即脱落。起罐速度要缓,注意切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
(四)适用范围
拔罐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感冒,咳嗽,发热,风湿痹痛,各种急、慢性疼痛,如腰背痛、腹痛、胃脘痛、肩臂痛、头痛等,哮喘,消化不良,丹毒,疮疡等等。
(五)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体位,避免治疗过程中移动致火罐脱落。
2.对于初次治疗、体弱、紧张、年老、儿童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且拔罐的个数要少,选卧位,并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3.选择肌肉丰厚、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拔罐数目多时,罐与罐的间距不能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相互挤压而脱落。
4.拔火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注意勿烫伤或灼伤皮肤。
5.有出血倾向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不宜拔罐。
6.皮肤高度过敏,受术部位皮肤破损、水肿,大血管分布区,高热抽搐,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方艳)